杨秀荷比杜秀才小两岁,男人在矿上做工时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死,矿厂赔了她们家不小的一笔钱,但男人家中亲戚朋友见杨秀荷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不到周岁的女婴,着实好欺负,都想将那笔买命钱据为己有。
于是杨秀荷不得不连夜带着女儿和银钱跑路,一路跑到陈家村,见这地方民风淳朴,村民热情,乐善好施,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比较自在,手头宽裕,不像是会惦记她手头银钱的。
于是有了在陈家村落户的想法。
和杜秀才一拍即合,在村人的说和下,两人简单拜了天地,结为夫妻,搭伙过日子。
杨秀荷,就是杜识滟的亲生母亲。
简单来说,识滟他们家,就是一个重组家庭,识滟和她哥识有,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妹。
说话间,杜识有听到动静从房间走出来,见识滟一副毛小子打扮,皱着眉有些委屈道:我上次给你买的绢花怎么不戴呢?妹妹你不喜欢吗?
你喜欢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哥哥下次再给你买。
时砚指着自己全村姑娘最黑脸道:哥,你好好瞧瞧,我这张脸,戴绢花不是磕碜我自己吗?
说实话,时砚这张脸,也不全是做农活搞成这样的,要说真在田间地头大太阳底下暴晒,正常情况下,不仅会黑,还会爆皮,严重脱水,晒伤现象和现在的单纯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她这张脸,还有她的身体,一副天生发育不良,且不知什么原因,捂在屋子一个冬天都不会白的样子。
请大夫瞧,大夫也只能摸着胡子得出结论:先天胎里不足,只能慢慢养着,好生改善。
杜识有是典型的读书人,一身青色长袍穿在身上,皮肤白净,据说很有杜秀才年轻时的风采,闻言皱眉苦恼道:阿妹你莫着急,上次诗会上,为兄认识了一位好友,那人家中姐妹极多,据说对美白很有心得。
我那好友已经答应为兄,帮忙打听他家中姐妹的美白秘籍。
杜识有说到这里,看一眼在厨房忙碌的杜母,小声对识滟道:阿妹,你和母亲是亲生母女,我听闻村里的婶娘们谈论,母亲年轻时皮肤白亮,你一定可以白回来的。
识滟被杜识有口口声声的阿妹喊得直起鸡皮疙瘩,想到他现如今是个没蛋的姑娘,这感觉就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分外新鲜。
但她还不得不提醒杜识有:什么叫白回来?我长这么大就没白过好吗?哥你认清现实,别挣扎了行吗?现在这样就很好,我很满意!
据识滟回忆,她和杜母对她的身体状况一直都表现的很佛系,倒是杜父和杜识有这个大哥,简直是为此操碎了心,从小到大不知道打听了多少偏方,哄着骗着让识滟吃,吃的识滟现在只要一想到偏方两个字就想吐。
但杜识非常倔强,拳头紧握,不愿放弃:阿妹,你千万别放弃治疗,什么全村最黑的姑娘,比小伙子都黑的话,是别人嫉妒你才说的,你千万别信!
识滟低头瞧瞧自己比杜识有还平的胸,不到一米五的身高,见所未见的黑皮肤:真心不觉得我这样有哪里好嫉妒的。
第279章以暴制暴
杜家的小日子原本还算富裕,家中虽有两个读书人,但杜父止步秀才,放弃了科举之路,这些年在村中族学教书,每月的束脩加上平日里帮人题字作画还有名下挂靠土地,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且杜识有本人争气,今年十八,在府城读书,先生说年后下场参加院试,得中秀才的几率非常大,一家人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偏杜父几个月前生了病,本以为是普通风寒,请村中赤脚大夫诊脉抓药,结果连着吃了几个月,身体每况愈下,日日夜夜的咳嗽,吃不好睡不好,加上病痛折磨,人消瘦了许多。
家中便觉得这般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在县城请了大夫来瞧,大夫开的药中全是大补之物,人参灵芝不在少数,坚持吃了一个月,杜父的病情不见好转,家中银钱肉眼可见的见了底。
因此这几月来,杜家开始节衣缩食。
杜识有见识滟还是不肯戴他买的绢花,便以为妹妹是不愿意他浪费银钱,对妹妹的懂事十分心疼,摸摸识滟还不到他胸口高的头顶:阿妹你放心,哥哥将来定会给你买最漂亮的首饰,让你成为陈家村最美的女孩子。
识滟心说这个哥哥不光眼瞎,审美大概率也是不行的,这世界女子以白为美,就她这堪比黑炭球的皮肤,这辈子跟美这个字就不沾边儿。
识滟懒的和杜识有在这方面扳扯,从厨房拎了烧开的热水转身进了杜父房间,给杜父的茶壶里添上热水。
杜父身形单薄,正靠在床头看书,见是女儿进来,笑的十分温和,朝识滟招手道:阿滟,来瞧瞧你哥哥新写的文章,爹爹瞧着又有了新进益。
杜父便是这样的人,从小杜母教导识滟女儿家该学的针织女红他不反对,但他本人在教导儿子读书识字时,也没落下识滟,两个孩子一起教。
识滟在读书上极有天分,杜父曾多次在私底下感叹可惜阿滟不是男儿的话。
这年头,女子无法参加科举,不能为官,嫁一个好夫君就是终生追求,杜父有时候都在担忧,让女儿有了男子的胸襟和眼界,将来却要被困在一方小小的后院服侍夫君,孝敬公婆,打理家务,是否过于残忍。
好在杜母于女儿读书一事上,从未有过异议,一直以来持支持态度。
因此这样的事,在杜家常有发生,识滟从杜父手中接过杜识有的文章大致瞧了一眼,心里对杜识有的水平有了初步掌握,笑眯眯的将文章还给杜父:爹,女儿这几年不曾提笔,不再读书,对科举文章上的事生疏了许多,瞧不出哥哥的真实水平。
杜父长长的叹口气,一时没忍住又咳嗽了几声,怜惜的瞧着识滟:苦了你了,若你哥哥将来有幸高中,定要让他好好报答于你。
在杜父的认知中,女儿打小就热爱读书,两年前却主动放弃,跟着母亲开始绣荷包帕子织布卖钱补贴家用,都是因为当时杜识有开始去府城读书,家里开销陡然增大,女儿懂事,一切都是为了给儿子攒读书的费用。
但事实真不是这样,识滟只不过是早就认清了现实,知道她一个女子,在当下的环境,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会一手好绣活儿来的实用而已。
跟着识滟进来,始终没说话的杜识有也道:爹说的对,阿妹你对哥哥的帮助哥哥牢记于心,将来定要让阿妹你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
识滟心说,这事儿还真解释不清楚了,我不想要你的报答,你别动不动就喊我阿妹,提醒我现在是个没蛋的女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不能。
识滟只能一脸烦躁的对杜识有道:就是公主都不能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哥你如何帮我做到这一点?
杜识有眨眨眼,一脸高深莫测又带着几分打趣的对识滟道:阿妹,不若为兄帮你找个如意郎君如何?有哥哥看着,保证他对你百依百顺,让你一辈子过的快活!
进屋喊三人吃饭的杜母闻言,脸色有一瞬间的奇怪,脚步一顿,很快恢复正常,笑的十分温婉,对杜识有道:哪家的儿郎呀?要人品样貌家世过关,会疼人才行,否则娘可舍不得将你妹妹嫁人。
杜识有本来是打趣妹妹,想看妹妹不好意思的样子,没想到妹妹的一张小黑脸上看不出任何羞赧,倒是让他娘听见了这话。
他可没想这么早就将妹妹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