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配的自我修养(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1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直接从一个受害者,瞬间变成呼吸都是错的,处处被人唾弃的荡妇,甚至还会连累儿子杨禾高。

可知道她存在的是一整个村子的人,要封住一个村子的嘴,得费多大功夫,不是时砚一个小小童生能办到的,其中需要谋划的事情多了去了。

所以这件事情要按照杨禾高的意思去办,麻烦大了。

这般想着,时砚一句放屁!还是脱口而出!

你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长得漂亮还是人家的错了?男人自己把持不住,就想方设法的把错误往女人身上推,说人家穿着不正经,说人家举止轻佻,说人家言行不得体,说人家勾引你?

问题是满大街那么多人,怎么旁人没被勾引,就单单你被勾引了?人指名道姓说要勾引你了吗?你明知人家故意勾引,还上钩,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左不过是打着占便宜的心思罢了,说的冠冕堂皇,自己若是心正,便是褒姒站在跟前儿,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是,你一个外人觉得杨秀才头顶绿了,杨禾高前程被耽搁了。

可反过来,你怎么不说是姚石无耻,见色起意?说杨秀才无能,识人不清,引狼入室,害了自己性命又害了柳氏一生?

整件事中唯一没有错的便是无辜的柳氏,何大啊,你拍着胸口好好想想,你到底是如何理直气壮的说出让柳氏直接去死的话的?

时砚双眼直直的盯着何大,轻声道:你怎么不问问禾高,他是宁愿要一个冷冰冰的坟堆,一具阴森森的尸骨,还是要一个有血有肉,为了他忍辱负重,能站在他面前嘘寒问暖的母亲?

第368章惨不忍睹

已知柳氏之事是姚石主导,苗家族人作为帮凶。要解决掉这两方人,还不能牵扯上柳氏,之前的一些打算便不行了。

不能从柳氏身上入手,放弃之前的计划,时砚也不遗憾,转念一想,就有了新主意。

现在看来,姚石和苗家村那边勾结在一起,是在苗老爷还活着的时候,而那时候,苗家当家的还不是苗凤花,因此那个时候,姚石几人,也不是苗家的掌柜。

那么,时砚便大胆推测,姚石能成功被苗凤花看中,成为苗家的大掌柜,后面有苗家族人的影子。

目的便是从中谋取利益。

时砚手指轻轻敲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嘴里喃喃:可这件事说不通啊,上屋县苗家可是大族,随随便便能出几十个壮劳力上这边儿耍横,即使在银钱上着紧些,也不至于打从那个时候便盯上这边的家产。

说到底,这边的所有产业,加上如今居住的这座宅子,几千两顶天了,不至于让人处心积虑的费心谋划好些年。

单是六叔公一家的几个秀才儿子,稍微用点心,找个富足的商户人家做亲家,都不能将这几千两银子看在眼里。

何况全族?

真不至于到这一步。

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啊!

心里有了疑惑,时砚打算趁着姚石还在大牢里参观十八般刑罚的间隙,亲自去上屋县,找六叔公谈谈人生。

临出发前,时砚非常心大的将家里生意交给了刘二伯和杨禾高二人。

谁主管,谁打下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反正米粉店就这么些流程,你们早就烂熟于心了,我这次出行,时间不定。

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视具体情况而定,家里一切就都交给你们了。等这次回来,禾高你的事儿应该会有结果了,在此期间,稍安勿躁。

我跟镖局那边儿打过招呼,何大会带两个人过来帮忙守着,出不了乱子,就这样吧!

闻言杨禾高的面色便有些奇怪,倒是没说他报仇的事,因为知道姚石不在上屋县,给了他机会接近母亲的原因,竟然是姚石被时砚被托人关押在大牢里,他心里火烧火燎的恨意便暂时压了下去。

再也不在人前提起这件事。

于是认真问了时砚另一件事:你就不怕你的方子被我学了去?

像是担心时砚不相信似的补充了一句:你知道的,我在这方面一向很有天赋,能精准的尝出吃到嘴里的每一味调料。

而且,杨禾高自信的想,这人对自己不设防,当自己和刘二伯一样迟钝?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大碗米粉的精髓和秘密,这件事就不要告诉眼前这人了吧!

反正也没打算靠着这个维生,不说,免得这人觉得的商业机密被自己知晓,心里着急,现在还得利用他和苗家,和姚石不对付的关系,救母亲出苦海,不能惹毛了。

再说,这是个好人。

被贴上好人标签的时砚似笑非笑的看了杨禾高一眼,说了一句非常装逼的话:小子,你还差的远呢!

真当自己研究了好几年的秘方是这般好学的?单是其中几味调料,合成的过程便极其复杂,不说用量比例,就是火候掌握不对,出来的味道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算是知道了是用哪几种调料合成的,只要搞不懂其中合成的顺序,出来的味道便千差万别。

按照自己教的流程,拿着自己准备好的调料,整出一锅快餐米粉,真当他掌握了精髓呢?

想的太简单了!

若不是如此,这般大的利润空间,这么长时间过去,城内怎么没有第二家同样味道,甚至相似味道的米粉店出来?

没有眼红的人吗?

有,那可太有了!不知道多少人私下里使用龌龊手段,从米粉店偷师,偷原材料,偷调料,偷汤头,偷码子,甚至自家的酸菜缸,客人吃剩下的腌萝卜碟子底儿,都有人打主意。

那些人在时砚的眼皮子底下行事,时砚并未阻止,放开手脚让他们加油干,这种事情,越是阻止,越是遮遮掩掩,旁人越会认为这里面有猫腻。

时砚大大方方的让人搞,就差在门口写个牌子:欢迎同行前来考察学习!

放任的态度就是自认为身为大碗米粉对家之人,也感到汗颜,一度认为这其中包裹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若是那些人真能成功,时砚说不定还真能为他们感到开心。

事实上,那些竞争对手没给时砚为他们的成功而开心鼓掌的机会,至今连个相似口味都没弄出来。

前些日子听说城里出了一家口味差不多的,据说是直接放出话来,说是破译了大碗米粉的秘方,加以改良,精心研制出来的。

味道更美,价格却只有大碗米粉的一半儿。

客人当即就跑了八成,毕竟日日花费八两银子,对县令公子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每月都要从母亲和祖母那里缠磨一些才堪堪够用。

何况普通人呢?

八两银子相当于日日吃五味楼的上等席面,家境一般的真负担不起,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甚至有人私底下嘀咕:便宜了一半儿呢,就算味道稍微差上一些,我也是能接受的。

实在想的紧了,再咬牙来许老板这边解解馋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呢?味道哪里是差了一点儿半点儿?

初一尝,味道确实大差不差,可到了嘴里细细品味,既没有让人幸福的味道,也没有让人精神一振的感觉,这哪里有大碗的精髓?

大碗米粉的精髓,那是一口下肚神清气爽,两口下肚幸福满满!

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已经脱离了简单的生理需求,出身于食材,却超脱食材的享受。

不是简单的调味品叠加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