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配的自我修养(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3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果然,两人从屋里出来的时候,许老大阴沉着脸带着一家子人已经站在院中,气氛古怪。

见着时砚,许老大露出十分灿烂的笑。

许老二便见老五朝老大招手,两人私下里耳语一番。

许老二认命的摇头,心说老五以前看着奸懒馋滑,没个正形,也不知这些日子发生了什么,身上竟然有了这么些改变。

这大半年来,周围人到处说上门女婿许老五的事迹,旁人是羡慕嫉妒恨,可听在他耳里,就跟茶楼说书先生讲的传奇话本似的,遥远的很。

怎么都无法将他们口中那个一直藏拙,奋发向上的老五,和记忆中一起长大,猥琐流氓的老五联系在一起。

可今儿亲眼所见,他这心里终于有了数。

老五还是那个老五,对家里人说话直接的很,怎么戳心窝子怎么来,还是不待见上头的哥哥姐姐,也不跟家里任何一个人亲近。

许老二心说:或许正是因为他不跟任何人亲近,家里人也常忽略他的存在,才导致如今一大家子压根儿没人知道那些年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吧。

时砚可不管许老二怎么想的,把面子活儿做的十分到位,刘二伯不在家没人赶牛车,特意花钱雇了一辆牛车,直接付了铜板,亲眼看着爹娘带着一大家子坐车上回去。

看不见一行人的身影了才背着手遛遛哒哒的往回走,路上还有人夸时砚:许老爷可真是孝顺!前几次许家老太爷老太太来,苗老太给准备的大包小包让人带走,今儿又是亲自相送,你爹娘真是好福气,让人艳羡啊!

还有人私下里嘀咕呢:到底是亲生父子,一家人没有隔夜仇,当初在巷子口闹得那般难看,都以为人家要老死不相往来了,转眼又好的跟什么似的,没处说理去。

时砚孝顺的好名声便是苗老太一手促成的。

这大半年里许家人趁着时砚不在家的时候暗中来了十多次,目的就是要钱儿,苗老太为了让许家息事宁人,便偷着时砚给了一次又一次。

原本苗老太的目的是隔绝许家与时砚的直接接触,没成想误打误撞,用银子给时砚扬了一个孝顺的好名声。

时砚但笑不语,一副不愿多言的样子,心说这种福气,也不知是不是许父许母想要的,但愿两人到时候被许老大这样那样的时候,不会太惊愕吧。

乡下的许父许母究竟是何感受暂且不知,今儿中午在店铺接待客人的时候,杨禾高显得过分殷勤了些,直到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这小子凑到时砚跟前,小声和时砚说:

先生,方才穿青色长衫,留一把美髯的老者,是不是您让我打听的那人!

真的是他!先生您到底是如何让那人主动来咱们店里的?您是不是想通过那人往上走一步?按照咱们打听来的消息,那人随性的很,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很难投其所好。

我一直以为那些消息都是坊间传说,今儿瞧见那老者的一双眼睛,方知自个儿浅薄的很!

先生,那位来咱们店里真的只是为了吃米粉吗?不是说他最讨厌奢靡之风吗?为何会主动来吃咱们家八两银子一碗的米粉?还是说他还有其他目的?

这目的对您有没有利呢?

见杨禾高兴奋的直搓手,时砚提醒他:回头从账上支取银子,不能让人家白白帮你打听消息。

杨禾高将胸口拍的邦邦响:先生您放心吧,他们以前是我做乞丐时认识的,有过命的交情,我知道该怎么做。

就算不知道,跟在先生身边这么些时日,学也该学会了。

关上店门,锁头咔哒一声,今儿又是早早做完生意的一天,帮刘二伯把最后一个坛子搬上牛车,杨禾高就跟脚底长刺似的,围着时砚抓耳挠腮,一副非常想知道事情真相的样子。

时砚挥手让刘二伯前头先走,自个儿背着手遛遛哒哒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吊足了杨禾高胃口,免不了提醒两句。

老人家是真的,单纯的,来咱们店里品尝米粉,他是客人,咱们是店家,仅此而已,不要多做无谓的事。

杨禾高今儿做的就有些过了,往日店里客人和店家基本上各司其职,很少有交流,今儿表现的那般殷勤,很难不叫人怀疑。

见杨禾高点头受教,时砚才继续道:此事消息来源是刘公子,让你去打听,只不过是想更加确认而已。

那时刚好我四哥找我要米粉方子疏通学政大人的关系,虽然他选择从学政夫人的娘家兄长身上下功夫,听起来十分迂回。

但我四哥在这方面天赋过人,我猜想他最终会成功的将咱们家米粉送进学政大人府中,都说学政夫人娘家兄长是个会吃的,爱吃的。可在我看来,梅溪园住的这位老人家才是天底下正儿八经会吃的,在吃食上讲究之人。

杨禾高灵活的绕过街上往来的行人,围在时砚身边,好奇的仰起头看他:先生怎知那位老人家是个会吃的爱吃的?

时砚抬手用食指敲了杨禾高脑门儿一下:想学我的手艺,书房那些食经却囫囵个看了一遍。根本就没过心?

见杨禾高想反驳,时砚当即道:梅溪老人亲手所著的《饼经》,《胡辣汤》,没印象了?

杨禾高恍然大悟:先生,这梅溪老人,便是梅溪园住的那位老先生?您这般说我便明白了,学政大人作为那位老先生的学生,明知先生喜欢这些小东西,手里有了美味的米粉方子,自然不会忘记孝敬老人家。

这一来二去的,咱们的米粉只要进了那位老先生家厨房,定能勾的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最终有了今儿老人家亲自走一遭!

没错,绕这么大一圈子,鼓动许老四冲锋陷阵,时砚的目的正是让这位老爷子主动出现在自己面前。

第377章愿者上章钩

要说时砚找上这位确实有自己的目的,但这目的跟杨禾高想的却不相同。

这事儿在杨禾高或者任何一个知道那位老先生身份的人看来,都是时砚一心钻营,想通过那位的手走上仕途,几乎没有第二个可能。

可时砚偏就走了让人想不到的第二条路,他是想给自家闺女找个先生。

经过将近一年的观察,时砚发现阿云聪慧,机敏,这点从剧情中就能知道,否则也不会在男主的教导下成为他身边的得力干将。

但时砚要说的是,阿云的聪慧并非只体现在军营里辅助男主那一套上,要真只能玩转军营那一套,最多说明她擅长那一套。

可真正的聪慧是一通百通,很多事情,包括时砚平日里做过的事情,读过的书,偶尔说过的话,都会让阿云若有所思。

人一旦会独立思考,她的人生便会在无数的节点上,产生无数的可能。但聪明人都有一个毛病,便是在无人引导的时候容易走上偏路,这就跟平常人说的聪明人容易想多一个道理。

因此时砚想给她找一个合适的先生教导于她。

至于为何时砚不亲自教导,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

首先,他脑子里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平日里总会不经意间带出一二。而两人的父女关系过于亲密,又同住一个屋檐下,阿云年纪小,正是爱学着亲近长辈行事的年纪,他身上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会被聪明孩子学了去。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