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扶尘欲哭无泪。
书生与狐狸的传说庸俗至极,没有新意,本座给你讲个书生与狐狸的故事可好?
有什么区别吗?
自然是有的,谁先动情则必定是输家,况且此狐狸非彼狐狸,你可知狐狸精与老狐狸的区别何在?
不知道!都说了不要乱蹭!!
被他气急败坏在腰上掐了一把,风长欢浪笑着收回作恶的腿,不再胡闹。
他的故事平淡无奇,是千篇一律的赶考书生彻夜苦学的开头。
书生投宿于荒庙,熬油苦读,夜半三更听得门外一阵窸窣,出门察看,竟见一男子昏死在血泊中,吓得魂飞魄散。
冷静后,他将人带到庙内,生火为人清理伤口保住性命,可他终究还是怕事,天亮便收拾细软匆匆进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书生进城后见官府张贴告示,得知当地大户家的小姐夜夜为梦魇所缠,请来得道高人断定是狐妖作乱,有人帮忙解急可付酬金百万,并许配小姐为妻。
书生认出告示上绘的人像正是昨夜救过的男子,唤来家丁去往荒庙拿人,结果就是那狐妖尚残一口余息就被残忍活埋。
至此,你认为书生对狐妖是恩大于仇,还是仇大于恩?
虞扶尘沉吟良久,答道:仇大于恩。书生对伤重的狐妖置之不理是本分,毕竟人性如此,漠然相对无可厚非,况且狐妖就算伤重也未必会死。但他若施以援手,又有心将人置于险境致死,用心则与杀人无异,自然仇怨比起恩情更甚。
他做出这样的回答,风长欢并不感到意外,一如从前摸着他的头,半鼓励半教育:
但对狐妖而言,素昧平生,无恩无怨,有人愿相助于他乃是莫大恩情,至于后来恩人听信流言中伤于他,亦是无可厚非。又或许书生只是被恶言诱惑,并无伤人之心,甚至怀着一腔救世热忱。
他说:行止,你要记得,这世上恩情远比仇怨难得,伤人轻而易举,救人却难如登天。手执凶器刺入皮肉只是一瞬间,但缝合伤口抚平疤痕,却需要一辈子,只有皮骨腐朽,仇怨才会了结。
风长欢拉着虞扶尘的手抵在自己心口,被绷带缠得笨重的身子有些滑稽,但后者知道他掌下触及的,是险些再次夺了他性命的刀口。
师尊,你很久没用这种语气教我人生道理了,我会如你所愿,原谅他的。
不,本座只是想告诉你,无论温和还是暴戾的人格主宰风知难的意识,都无法改变此人是你师尊的事实。
说着,他将头靠在虞扶尘怀里长出一口气,安然的很。
书生与狐狸的故事并未完结,日后得了机会再说与你听,现在抱抱我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出自《牡丹亭》。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忘记发文的顺序,原来上上章作话里提到的书生与狐狸的故事是在这一章,突然错乱
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啊~
第56章师尊的腰好软
师尊你的腰好软。
该硬的地方也很硬。
放手!不准乱玩!!也不准吃!!!
日上三竿,被闹腾的彻夜难眠的明斯年顶着黑眼圈蹲在院里捣药。
待虞扶尘穿戴整齐出门,就见后者满面憔悴,一手抵在腰间忽上忽下,生出了难以辩白的误解。
你不至于吧?我把消息传给了步少主,他应该很快就到,你别这样
说什么狗话,看看自己那张狗脸,面色无光,面黄肌瘦,有伤在身还纵欲无度,真不怕被吸光阳气,成了具干尸!
说什么呢,我是纯阳灵体,师尊又是男子,阳气相吸只会越来越盛。
听他大言不惭,明斯年急火攻心。
我你!你和师尊
从前是瞧出过端倪,可他只当二人在修炼不能见光的功法,从没想过
如今被堂而皇之的说起,他脸皮薄,听不得下流话,见不得龌龊事,后悔回到二人身边,整日担惊受怕还要被孤立!
二人无言相对,明宫商悠悠进门,见虞扶尘满面红光,一副通体舒畅的德行,拱手道:看来你伤势大好,恭喜恭喜,既然如此,可要商谈合作之事?
有只成了精的狐狸虎视眈眈,料虞扶尘也难安生度日。
瞥见风长欢正在房里美美睡着回笼觉,知道该来的躲不过,他便应了一声,随明宫商一并去了后堂,临走前还不忘嘱咐明斯年:照顾好师尊,别忘了普陀莲瓣。
我倒是觉着你需要肉苁蓉
明宫商一路憋笑,避了人才放声道:你还真是精力旺盛。你那师尊旧伤未愈,又有恶疾缠身,受不住你的疼爱,与他相比,我可是年轻许多,身子骨也硬朗许多,任你怎么折腾都不会有半句怨言,可随你登至极乐巅峰,可要试试?
凡人皇族都这么浪的?
对方打算一笑而过,却意识到他是间接切入正题,曝出自己的身份必定有所准备,虽然在此之前他并非有意隐瞒,可猝不及防被揭露还是措手不及。
想不到你损了半条命,还有心思查探我的底细,是该说一句荣幸吗?
废话少说。
虞扶尘不会明说是昨夜从风长欢支离破碎的话音里听得凡界国号北冥,国姓为明一事,不过与明氏兄弟有关的琐事一桩桩一件件算起来的确令人费解,若二人真的身为皇族,所有疑惑都有了合理解释。
明宫商没有隐瞒的意思,随手拉过曲径两侧的花枝,搭在指节静观待放的花苞,时不时与虞扶尘对视一眼。
你可知傀儡司,乃至九重天对凡界造成的影响有多深重?
不知。
傀儡司一词出于先秦典籍,战国以后,秦王横扫六合,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以始皇之名自居,召天下能人异士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为寻不死之法曾访昆仑蓬莱,最终无果,东巡途中崩予沙丘。
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假借王命赐死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扶持十八世子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时有术士献计,据传周身覆以黑纱斗笠求见二世,不得见真容,只闻其声婉转,有如金丝鸟雀啼鸣。
见始皇遍寻一生无果,二世并未执于长生修仙之法,为平息各地起义战乱,只求掌控人心的秘法。
术士言:可为帝君解燃眉之急。
就此入宫以咒术控人心智,后为中丞相赵高所用,命为傀儡司,大秦灭亡后不知所踪,但江湖中始终传有流言,难辨真假。
傀儡司之司既为官署,也为官衔,流言称从古至今,傀儡司仅有一人,而不广收门徒。
傀儡司素有蛊惑人心的本事,汉时陈皇后惑于巫祝被废黜,卫皇后也因巫蛊之祸自裁,便有人称傀儡司为江充谋事。
江充素与太子刘据不和,为陷其不义而向武帝告发此事,为太子刘据所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武帝怜其子含冤而死,怒灭江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