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完,喻莘把昨天烧的草木灰清理出去,又拿着牙刷去刷牙。
刷完牙后去兔圈,兔子都躲在洞里没出来。他又往外转,例行去查看部落里的水和柴还够不够,一路上遇到不少人,大家都问他昨天发生的事。他含含糊糊地说朔救了他,但没有详细说过程,更不想提被他一路抱回来的事情。
倒不是怕丢人毕竟全部落眼中他都是个弱鸡,而是昨晚梦里又梦到了那些情景,它们反复回放,再是迟钝他也品出了一点暧昧的意味。
一有了这样的认知,便无端感到心虚,就更羞于提起了。
还好鸣很快出现,先问了喻莘的身体状况,然后欢天喜地地把他往部落另一角带,那里聚集了好几个人,鸣指着大树下栓的动物道:你看你看,朔他们昨天带回来的,是我们前天吃掉的那只猪的兄弟。
喻莘:
好可怕的说法。
野猪凶悍,喻莘不敢靠近,围着观察了一下。
他最近发觉,他对自己的异能掌控越来越得心应手,不知道是换了个世界风水不一样了,还是他天资聪颖,他的异能隐隐有了越来越听话的趋势。他隔了越一米多的地方使出异能,便很快查看完了三头野猪的身体状况。
挺好的,他们都很健康。喻莘道。
挺着大肚子的棉也在,她问:朔说你说可以把它们养起来,能生小猪仔?
这话有点绕口,喻莘一愣才听明白,这本是他无意跟朔说的话,他竟然记得这么清楚。喻莘看了圈周围的环境,回答道:嗯,咱们用木头和篱笆给它们搭个窝,可以养的,就是野猪性烈,养在部落的外围吧。
朔也是这么说的!鸣飞快赞成。
喻莘听到这个名字,心没来由得一跳,又故作平静道:狩猎队已经出去了吗?
早就出去了。鸣说。
哦。
因为要给猪搭窝,喻莘带着采集队去砍树和竹子。野猪的战斗力远远强过兔子,光是一道篱笆肯定不够,采集队的人忙进忙出,弄了大半天才把猪圈搭好。
棉站在搭好的猪圈边,一边抚摸肚子,一边担忧道:它们会不会把猪圈冲倒?
圈里的几只猪一直在来来回回跑动,很不安分。
不会的,他们还小,獠牙都没长全呢。喻莘道,发情的时候会比较麻烦,过些日子把它们的獠牙拔掉,喂一段时间就安分了。
鸣又问:要喂什么?
有什么喂什么,猪什么都吃的。喻莘说。
这天两只狩猎队都没有回来,打猎常常需要跟踪猎物,大家对这样的不归也算习惯,晚上吃完饭就陆陆续续睡觉去了。喻莘去看过野猪,让人把吃剩的食物拌了拌扔给猪吃,然后也准备睡了。
但是他遇到一个难题。
他现在名义上是跟池共用一个山洞的,但他的东西现在全在朔那里,所以今天晚上自己应该睡在哪里?
池和朔都没回来,这个问题便没有人会替他拿主意。
喻莘在熄灭的篝火边来来回回绕了半天,最后决定偷个懒,还是睡朔那里吧,谁让自己的东西都在那呢?
翌日,喻莘依旧在鸟叫声中醒来,早上喂过猪以后,他让采集队的人背上最近新编的背篓,跟他一起去下游找到陶土的地方挖陶土。
采集队一行浩浩荡荡,沿着河流走到喻莘落水的地方。
鸣一路上叽叽喳喳,把那天落水被救的经过仔仔细细讲了一遍,又夸了不下一百遍朔真是太厉害太了不起了。他还拉着喻莘一起夸,喻莘想不说话都难,惹得他一遍遍想起那天自己大哭的事情,真是找条地缝钻进去的心都有了。
幸好有陶土的地方离他们不远,很快就到了。
部落的人都觉得喻莘聪明但柔弱,所以体力活都已经不叫他干了,等他教会了众人辨别普通泥土和陶土后,他们便叫他跟养胎的棉一起在旁边休息。
喻莘跟棉找了个太阳好的地方坐下,聊着聊着他发现河边树林里的树上有鸟窝,里面的鸟蛋隔这么远也能看见。
喻莘连忙喊来了鸣和几个半大孩子,问他们:那些鸟蛋能摸到吗?
鸣瞧了瞧:没问题。
鸣带着其他孩子去掏鸟蛋,这些小孩都是爬树能手,很快就带着收获回来了,这些鸟蛋很大,堆了半篓子。
陶土那里也挖了好几篓,喻莘觉得够了,便带队往回。
到部落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采集队很少回得这么晚,巧合的是,朔的狩猎队也刚好回来,跟他们在部落门口遇上。
回来啦?喻莘有点尴尬地跟朔寒暄。
朔点头,他身后跟着抬猎物的池他们。
鸣跟在喻莘旁边,看看朔,又瞅瞅喻莘,大声问:朔,莘,你们的耳朵怎么红了?
第15章族长
鸣的声音清亮,嗓门又大,本来没有注意这边的人也被他吸引了过来。
喻莘脸上一热,连脖子也烧了起来,心虚地大声道:你看错了,是被夕阳照的!然后闷头往里跑,边跑边说:不是要吃鸟蛋吗,快点来帮忙。
说起吃,鸣立刻忘记脸红的事情了,兴奋对朔道:莘好厉害,他发现鸟蛋了,而且他说有新的吃法!
朔点头,让他们进去。
你耳朵真红了?采集队的人三三两两回去,狩猎队的也散了后,池问朔。
朔扫他一眼,把石刀给他:割肉,分。
狩猎队今天的收获也不错,打到两条鳄鱼。鳄鱼的外皮很坚硬,里面的肉却很好吃,味道跟鸡有些像。不过因为外皮坚硬,分鳄鱼肉可不是个好差事,池哭丧着脸接过石刀,分了起来。
喻莘那里,他跟采集队的人找出一块部落里以前抬回来的,扁平的大圆石,把它架在了火堆上。
鸟蛋不能烤,不然会爆炸,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生吃。
喻莘回来的路上却告诉他们,可以煎着吃,不止鸣他们几个孩子,连大人们也很好奇。
喻莘一次次给他们惊喜,所以他现在说什么都有人信。
这块扁平的大圆石是部落从河里捞上来的,面子上被冲刷得非常光滑,直径大约有一米的样子,厚度大概在十到二十公分不等。以现代人的眼光而言,这不是理想的烹饪工具,但这是喻莘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工具了,毕竟他的陶土才挖回来,要弄出陶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石头加热的过程非常缓慢,喻莘搬来他的磨刀石和骨针,慢慢磨起来。
前段日子他提起要鹿,朔很快打了一头回来,他把鹿的韧带抽出来洗干净,都跟自己那些家当放在一起。
线有了,他现在还缺一根针,所以他精挑细选了一根细小笔直的鹿骨,打算磨成针。
磨针的日子枯燥无聊,喻莘只能不停念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此来给自己催眠。
这是什么?鸣第一次见到喻莘磨针,好奇道。
他见过磨石刀石斧石矛的,但没有见过磨针。
喻莘打着呵欠道:这是针。
我可以磨磨看吗?磨刀是战士的必修课,鸣当然也会,就是很少有机会施展。
喻莘惊喜:当然可以。
鸣欢天喜地地接了过去。
在做什么?刚刚解放了双手,身边忽然多了一个热源。朔在喻莘身边坐了下来。
喻莘还是有点尴尬,看都不敢看他,回道:煎蛋,在等石头热。
他运气不错,朔来的时候,石头已经热了。喻莘把准备好的肥肉先铺上去,等它们炸出油以后再放蛋。
肥肉一接触到滚烫的石头,噼里啪啦冒出了油,香气阵阵。部落里的人都围了过来,人一多,喻莘反而自在许多。
喻莘拿起一个有两个鸡蛋这么大的鸟蛋,敲碎打到锅里。作为一个独居的小卖部老板,他的手艺还不错。
做完示范,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喻莘忙了,采集队里两个人自告奋勇,学着喻莘把剩下的蛋都打在石板上,喻莘只要在旁边指挥两句就行。
晚饭的时候鸣吃得上蹿下跳:莘这真是太好吃太好吃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