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村如今越来越热闹了,一块豆腐,引来了无数没有生计的穷苦人。葛根的收益如今还不能体现出来,豆腐成了主产业。像沈来秋家里的小作坊,村里,镇子上如今都有不少,这样大大小小的作坊收了不少无业人群做工,运输业也在逐渐兴起,本来做挑夫的人就那么几个,现在挑夫也多了起来,当然也有力气大的妇人,每天背着一个背篓的豆腐,去隔壁镇子卖。
看着那些瘦弱的肩膀背着重重的背篓,却没有人觉得辛酸。辛酸啥?冬天里连吃饭生火的钱没有,被冻死了草席裹尸才叫辛酸。
换句话说,只要愿意出把力气,都能赚点银钱供家用,没钱的人,也能赚点家用钱,不至于隆冬的时候,被寒风冻死。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沈黎觉得欣慰,好歹没那么苍凉了。
这样的村子,如今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村子,在这样的冬天,都是沉寂,麻木的。因此闻柏鹤路过沈家村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走反了方向,又回到长安那边的镇子上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在家里呆得傻掉了。
第18章
闻柏鹤撩开了帘子,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身边已经有人开始四处打听这里的消息了。他可有可无地听着身边人的汇报,对沈来秋表示了一点点好奇。
一个人,到了将近三十岁都没有发迹,怎么现在突然开窍了?也是奇怪。
要属下查探一下吗?
闻柏鹤懒洋洋地放下帘子,不必了,只是个吃食,不用这么紧张。一个人的气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一时可能显现不出来,只是,该到谁走运,谁就会走运,走吧,姨母该着急了。
他倒是没有想到,自家老爹给沈家送了这份运气。
就在他放下帘子后,沈黎带着一大帮小孩去村头用豆腐换了黄豆,家里黄豆又不够用了,一群小孩你追我赶,看到这样华丽的轿子,一个个都呆住了,如今家家户户吃得好,小孩子没那么瘦,看着非常讨喜。银甲小将被一个冒出鼻涕泡的小孩逗笑了,从荷包抓出几百文,往后一撒,小孩子蜂拥而上。都是小孩子,沈黎不用担心发生踩踏事件,只是他不缺钱,实在不愿意去捡地上的类似于施舍的钱,而且,他也不是小孩子了,就在旁边看着他们捡钱,随时准备抱起跌倒的小盆友。银甲小将第一次看到这样沉稳得不像个小孩的孩子,就咦了一声。
闻柏鹤问:怎么了
银袍小将将刚才的那个古怪的孩子告诉闻柏鹤,闻柏鹤也笑了,两个极端,要么就是自尊心和心智比其他孩子都强,要么,就是心智比其他孩子都弱。
闻言,大家都笑了。他们也没功夫谈论小孩,赶路要紧。
与此同时,一个胖胖的太监走在另外一条羊肠小道上,去往沈家村的路过于颠簸,乘车并不是什么特别明智的选择。
累死咱了,要不是为了安王爷高兴,咱怎么可能来这么个鸟不拉屎的破地儿!
这个胖太监姓庞,但是身体比较肥硕,大家私底下叫他胖爷。胖爷不是安王的贴身太监,虽然在王府有些年头了,仍然比不过府上有头有脸的太监。
这次差事辛苦,不过不辛苦也轮不到他。可若是办好了,他就有机会在王爷面前露脸了。没准还能在府上多管些事儿,看那些烂了心肠的内院太监们还敢不敢把脏活累活都扔给自己干!
他骂骂咧咧抱怨着,可是一到沈家村,就变成一个满脸堆笑,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的胖太监,显得格外好说话,身边跟着一溜儿的徒弟都在感叹自家胖爷的变脸之快。
他在王府不是最得志的太监,可是身上的油水也没有比其他太监少,他会钻营,人缘广,消息灵通,也舍得砸钱买划算活干,一开始过来骂骂咧咧,还是因为他胖,不想走这样难走的路,对这里的人是没有偏见的。
他丁点瞧不起人的意思都没有,这里的人是比他穷,可一个个都是健全人啊,他现在是有钱,可惜少时没摊上个好父母,给卖到宫里当了太监,吃不饱,经常挨骂挨打。他在年少的时候,阴天或者撒尿,不可言说的地方都会痛到打滚。好在后来被安王挑中去了安王府,别的不说,饭是吃饱了。安王一直是个心软的主,最见不得他们这样的小太监挨打,因此除非真的犯错了,不然府里的下人也是很少挨打的。
从那开始,他就想做安王身边伺候的太监,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只能做做外面跑路的活。罢了,做奴才的,做啥都是为主分忧。
老丈,请问,沈家村里沈来秋家怎么走?路上他就打听到了豆腐是沈来秋教别人做的,看来王爷交代的赏赐得给第一个做出豆腐的人。
老丈给指了路,你们是要学做豆腐吗?还是来探亲戚?他家如今可算是发达了,这块的人都说沈来秋是豆腐鼻祖,要被称为祖师爷呢!
庞太监呵呵一笑,他知道豆腐是沈来秋做的,只是沈来秋还真的不算做豆腐的第一人。早在前朝,豆腐就被南边的世家做出来了,那些世家,怀揣着各种方子,就是不愿意拿出来,即使到了新朝,他们还是老样子。皇上早就想教训他们了,可惜,世家要是能被打击得落寞了,那倒不是世家了。
别的不说,光是做官的人,也是南边比北边多。难道南边人读书就比北边人好?
跟老丈道别,他就来到一个修得还算不错的农家院落外,平平整整的篱笆围着一个相当大的院子,里面热气蒸腾,还有吆喝的声音,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他带着一帮徒弟和抬着礼物的下人直接进去了。
沈黎正在喂院子角落的鸡,看到穿着绸缎衣服,长相富态,还带着一大帮人的庞太监直接进来了,连忙上前问道:伯伯你找谁?
庞太监道:这可是沈来秋家?
正是。
那便对了,你是他儿子?快去叫你爹出来,王爷有赏。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希望明天可以有榜吧。
第19章
真的吗?豆腐传到长安了吗?沈黎不再耽误,赶紧去找沈来秋。至于为了豆腐的方子,那也好办,看这个太监的样子,就知道不是那等凶恶之徒,只要不威胁到家人的生命,方子给了就给了,左右沈家也没打算藏着。
沈来秋没和太监打过交道,只是听说过。据说还是王府的太监,那就不能怠慢了,他赶紧叫余氏收拾出几碟子干净吃食,倒几碗豆浆,自己再请那个胖胖的太监进屋。
庞太监没想吃什么,只是闻着碗里米白色的像牛乳一样的汤发出好闻的味道,不由得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嗯,这个好!一股子香甜的味道。
这是豆浆,也是靠着豆子做出来的,我还加了蜂蜜。沈黎看着庞太监对豆浆很感兴趣的样子,简单讲了几句。
庞太监很是高兴,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将来意说清楚了。然后,从荷包内拿出四张银票,王爷知道你们沈家仁义,可是王爷要得急,恐怕不能按照你们家的规矩来了,这不,王爷也不让你们为难,四百两银子,对于王爷来说不算多,你们收下,精心教导那些小太监做些好吃的,也就完了。
沈来秋吓得跳了起来:王爷要方子,还要给银钱!使不得使不得!方子我直接给您就是了!折煞我们家了!
庞太监摇摇头:王爷要给,你不收可不行。因为这个豆腐,王爷讨了皇上高兴,你们也算是做了贡献,这个钱拿着,好歹了了因果。
沈来秋怂怂地双手接了过去,心中狂喜和担忧参半,这可是四百两啊!得买多少地啊!黎儿爱吃羊肉,这个钱要是统统换了羊肉,恐怕沈家村都装不下吧......胡思乱想中,就把钱递给了余氏。余氏屏气着拿过去,转身回房间,觉得藏在哪里都不合适,只好塞在自己的小衣服外面缝制的口袋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