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椒被沈黎做成了花椒油和藤椒油,花椒油口感麻一点,藤椒油比较香。他收购了大批藤椒,做成这两种油,又给家里赚了五贯钱。这是除去人工和原材料之后的纯利润,算是一大笔进项了。
当然,有不少人都跟着学,学就学吧,这个时代也没啥专利费,只是村子里的人多少都有些不好意思,赚了钱买了礼物给沈来秋送去,都是花了钱,花了心思的。
也许是沈黎在梦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吧,纵然别人跟着流程做这两种油,好像味道和沈黎家的还差了一些。有镇子里和县城里的酒楼听说了这两种油做一些菜特别好吃,味道十分奇特,就纷纷来沈家村买油,沈黎家的油价格就贵一些,不过没有影响到客人买油的热情。
总之,沈来秋的身家,算是颇为丰厚了,他甚至有了新的野心,想在汴京买田地,买宅院,到时候带着沈黎去府城那边读书!沈黎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还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顺带把他生活的沈家村变得富裕一些,他也很高兴。沈黎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不是懦弱,也不是胸无大志,而是根本不觉得自己能有改变社会的能力。
在他心里,他不是一个把沈家村周围的商户和农户联系得更加紧密的人,而是简单搞出一些吃的,喝的,用的,仅此而已,没有意识到在这个社会,这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大年三十,他爹带着他去祖祠参加祭祀。在祭祀之前,先去爷爷家里会和,女人们守在家里做吃的,男人们带着祭品一起去祖祠等着其他的族人到来。
爹,带了点新奇点心给您尝尝。这是县城买来的,口味好,不黏牙。还有这件羊皮大衣,牛皮靴,您和娘一人一件。左右这点钱在他眼里不算什么,买了就买了,穿出去的东西,别人也看得见,知道是谁买的。
唉唉,花这个钱做什么,我衣服还能不够穿吗?话虽这么说,他还是高高兴兴穿上了,手不停抚摸大衣下摆,沈高氏虽然不喜欢沈来秋,也不会和二百文钱的大衣过不去,自然是穿在身上,等身体好些了,再去显摆。
三弟发达了,也不提挈一下哥哥我,以后你侄子说不定要跟着你混呢。沈来春脸上笑呵呵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明明都是农户人家,凭啥他沈来秋如今得了这么大的庄园?豆腐人人都会做了,那王爷也是轴,居然给他这么多赏银。
沈来秋也笑呵呵的,哪里哪里,两个侄子,早早就念书了,以后怕是有大前途,我们家沈黎,怕是比不上两个哥哥了,以后还得靠着兄长们呢。靠个屁,老子的儿子,肯定比你儿子强!念书有悟性,还会教导他老子念书!有神仙托梦,受神仙眷顾,还有个粮长爹,怎么着也用不着靠别人。但是谦虚还是要谦虚一下的。
沈来夏看着他们寒暄,也不在意,如今他三弟,给他进货便宜些,导致他在岳父那里越来越受看重,找了许多家上线,低价进货,高价卖出,给岳家,也给自己赚了不少钱。以前他是看不上三弟,如今形势变了,也只有老大还觉得老三还是以前好欺负的老三,言语还敢挤兑。他就不一样了
三弟啊,你当初娶三弟妹是娶对了,你看看你家沈黎,长得多俊俏啊,肤色好看,耳坠也厚,有福气!以后有了大出息,可别忘了你二伯!还亲切拍了拍沈黎的肩膀。
沈黎:不愧是把自己嫁到县城的男人,以前跟爹还不是这个态度,今日之转变,当真让人咋舌。
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怎么样,在外人看来,这三个兄弟,感情还是很好的。
如今沈氏一族,钱粮不缺,今年个个都穿着喜庆的锦袍,脖子上围着兔毛或者羊毛领子,除了沈来秋,其他人耳朵都冻的通红的。
来秋啊,你耳朵上是啥?一个族叔问道。
沈来秋笑得合不拢嘴,正好没机会夸儿子,立马回答道:咳,我儿子,沈黎,怕我冻着耳朵,非要给我做一个耳捂,我们全家现在都带着呢,这是兔毛的,羊毛做的也有,没有兔毛的舒服。
长辈们上手摸了摸,嗯,是挺好的。于是瞪着自己五大三粗,只长个子不长孝心的儿子们,吹胡子瞪眼,暗示他们也想要这样的耳捂,多舒服啊。跟沈来秋平辈的男人也羡慕他有这么个好儿子,过年才七岁,居然就知道孝敬父母,为父母打算的这样精细了。
沈黎嘴巴甜,见到人就喊,又得到了一波人的称赞,于是沈来秋几乎要在一波夸赞自己儿子的声音中迷失自我。
等族长念完祝词,祖祠祭祀就结束了,沈大满高兴地带着儿子们回老宅吃饭。分家这么长时间了,他想念以前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感觉,今天这个念想实现了,得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小高氏看着余氏穿着这么好的红袄子,难免眼红,可是他们家如今不好得罪沈来秋家的,言语中只是奉承。
文氏是个心高气傲的,以前觉得余氏穿得不好看,还没有嫁妆带过来,根本不把余氏放在眼里,只是眼下,她爹很看中从沈家村买进的货物,所以也不愿意叫余氏不高兴,说了几句奉承话,哄的余氏十分舒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收藏!感谢在2020021522:34:27~2020021620:59: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羽罗千寻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非茕、别咬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在祖父家吃完中饭,沈来秋也没有多留,带着妻儿回去了。他们一回去,就开始准备真正的年夜饭。
胭脂鸭(其实就是腊鸭),红烧肉,红烧鱼,白菜豆腐,酱烧鸡,羊肉火锅,烤鸭,板栗烧鸡,红烧排骨,清炒豆芽,黄豆猪蹄冻,萝卜烧肉,这就是年夜饭他们一家人准备吃的菜。大部分都是硬菜,也是沈黎爱吃的菜。不过定下这么多菜,真正要烧起来,还是不容易的。因此,余氏和沈黎一起在厨房忙活,沈来秋则是忙活准备着正月走亲访友的礼物,还有明天拜年的孩子吃的东西,糕饼茶不能少。
屋里屋外都点了灯,屋子外面的红灯笼亮堂堂的,屋里点着红蜡烛,屋内点的是香膏蜡烛(动物油脂做成,里面加了香料),看起来亮堂又喜庆。沈来秋一边收拾,一边看着明亮的屋子,听着厨房里的笑语,觉得心里无比安宁。
今晚接灶的供盘摆好了,石榴,红果,云片糕,麦芽糖,摆成四个盘子,寓意事事顺利。忙完这些,又去厨房提醒余氏不要忘记在灶上煨一锅红枣红豆鸡蛋。这是明天早上必吃的东西,客人来了,也可以盛上一碗枣子茶汤,里面放许多枣子和一个鸡蛋。这个待遇很不错了,因为往常沈家村的人并不舍得吃鸡蛋。
吃完晚饭,古代当然不会有什么看春晚之类的活动了,沈黎本来想和爹娘一起守岁,但是他年纪小,今天又走了许多路,自然守着守着睡着了。沈来秋呵呵一笑,把他抱到自己的床上,也没忘记给沈黎的枕头底下塞几枚铜钱。
这是沈黎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除了有些想念当初被自己吐槽过的春晚,还有在现代的亲朋好友外,也没别的什么。一滴晶莹的泪珠从沈黎的眼角沁出,很快隐没在枕头里。这个迟钝的人,恐怕不知道自己想念现代的家了。
正月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除了做点豆腐换黄豆,粮食,铜钱或者布,帮忙算算账,就是看书写字。沈黎也会偶尔做一两道好吃的菜,或者零食,比如跟现代的绝味鸭脖差不多味道的麻辣鸭脖,鸭翅之类的,还有卤味。余氏不是嘴馋的人,也吃了好多。香香辣辣的鸭脖,谁不喜欢吃呢?卤味的香气传播得很远。
沈黎第一次做卤味的时候,那香气,把周围的村人都招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