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黎听了,只好收下这二十两银子。他有些惊讶,怎么会这么多?

舅舅,你是不是没有把成本去掉?

余兴宏道:什么成本?你给的图纸不是成本?不要跟我计较这么多,你舅舅如今卖的这些东西,很快就能办个店面了,到时候生意不好了,还要靠你给我新出主意呢!

沈黎摇头:舅舅,四六分不合适,下次二八分吧,你出人工,出材料,还要靠着你去卖,我拿这么多烫手,我娘也不会答应的。

余兴宏见沈黎把他娘搬出来说话,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以后假如外甥再有方子,他就直接花钱买下来,这样外甥不用吃亏,他也能安心做生意。

余良自从学了些字,就更喜欢往沈黎家跑了,沈黎见他想当掌柜,就教他珠算,还有简单的数学加减法。阿拉伯数字他一开始怎么都学不会,可是后来被沈黎每天提问,讲解,他也能理解了。

他这个人比较老实,思维也没那么复杂,只问沈黎是在哪里知道这么好用的计算方法,沈黎回答是胡商教他的,余良也相信了。

沈黎上次又得了不少棉树的树苗,询问一下棉树的种植方式,沈黎就决定把棉树种在自家山头上。种两个山头的棉树,沈黎觉得差不多了。一棵小棉树,等秋天能有十公斤的棉花可以摘,不过要注意用木棍将棉树枝支撑一下,免得被压断了。

等棉树长大了,就更不得了,一棵树又高又粗,能有上百公斤的棉花可以摘。

有了棉花,就有棉布可以做成衣服穿了,沈黎真的非常想念棉料的衣服,贴身又吸汗,还很柔软。

村中人看到沈黎种了这些稀奇古怪的树,都来询问,沈黎也老实回答了。

就这个能做布?那还能比绢布舒服?

比绢布舒服些,但是天热的时候,不如绸缎凉快,就是非常吸汗,穿着不容易得热症。

村里人看过热闹也就罢了,这树苗据说不便宜。

沈黎也不管村人怎么想,他打算培育一批棉树种子,再育苗试一试,如果产量还可以,倒是可以卖给村人,到时候做出棉布,那就是村中进项了。

甚至可以开个小型服装厂,到时候把织布的工具改一改,纺织机做出来,缝纫机做出来,效率一定会提高不少的。

沈黎虽然有些小富即安的思想,但是既然上天给了他这么大的金手指,怎么说也要为这个时代做出点贡献,才不枉此生。

沈黎的肥皂生意越做越好,外乡人背着背篓,也要把猪身上的肥肉还有家里的废油带过来,送到沈家村。为何呢,因为沈家村的猪肉价格给的更高。

古人不爱吃猪肉,沈黎家的猪肉是经过料酒等贵重调料改善过味道,感觉味道好吃的,最重要的是,沈黎家的公猪都变成了公公猪。沈黎没打算卖猪肉出去,家里的猪肉都是自家人消耗的。

外面的有些地方,猪肉价格不高,譬如隔壁县城,一斤肥猪肉不过三四升粟米,换成铜钱不过两三文,到了沈黎这里,一斤肥猪肉可以卖到五文,这价格不得不说是相当高了。

不过既然要猪油,那得杀猪,有聪明人直接把猪赶到沈家村来杀,刚好猪肉还能在这里卖掉。一头生猪要便宜些,一斤卖得三文钱,因为猪还有骨头,猪头,内脏之类的东西嘛,这样一卖,甚至比单纯卖肥肉或者猪油方便些。

沈家村的人如今不缺钱花,自家的猪留着过年吃,那买猪肉自然是可以的。乘着这段时间盐价格不算贵,许多人家都腌制起猪肉来,馋了就在饭锅里加上大蒜蒸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时候,皇帝派来嘉奖沈黎的官员快要到清河县了,他们还欣赏到了一群风尘仆仆的农人赶着一群猪往沈家村那边方向跑。

带头的八字胡是礼部五品官,他疑惑道:现在农人养猪,还要负责放猪?我原来只听说过放牛,没想到还有放猪这样的做法。

......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订阅,爱你们!小扑街是周六上千字收益榜,希望到时候不要垫底嘤嘤嘤。感谢在2020021923:02:44~2020022022:5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考研冲冲冲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当清河县县令和八字胡沈平来到沈家村的时候,沈黎正在忙着给来家里的小孩子蒸米糕吃,不能用红糖,沈黎就用甜果子榨出来的甜果汁和米粉混在一起,做成淡红色的米糕。可能是过程哪里不对,沈黎做出来的米糕甜中还带着酸,但是大概也是好吃的,至少小孩都吃得很开心。

大人们有些不好意思,纷纷回家拿大麦,粟米或者大豆来换,如今家里有粮食了,倒也不用苦着这群嘴馋的孩子们。

来秋!村口来了县令,还有一个穿青衣服的,看着挺有派头的大官!他说他是礼部员外郎!来给你家送陛下的恩赏的!几个在沈家村做工的人因为常年混迹在县城,知道县令的官服是啥样的,看到一队人马走过来,赶紧过来报信,好让沈家早点做准备。

村人一脸羡慕地看着沈来秋,来秋啊,你要走大运了!怕不是皇帝陛下看你生意做得好,要赏你个官当当吧?

沈来秋愣住了。

他半晌才反应过来,皇帝派来的?我们家有什么事情居然让皇帝陛下知道了?

沈来秋心不在焉地向周围纷纷向他道喜的村人拱手,村人知道他如今不方便招待自己,随便道了两句喜,便知趣地回自己家去。

他叫沈黎和余氏赶紧换一身好看些的衣裳,平常在家里做活的时候,一般外边的衣服不穿特别好的,怕费衣服。见客的话,这一身旧布衣裳穿着不像话。

等他们换好了衣裳,刘县令和沈平已经走到村口了。沈黎赶紧把家里装着皂液的瓶瓶罐罐,还有散发着销魂气息的腐乳或者臭豆腐搬到厨房去,免得熏着客人。

沈来秋和沈黎对着二人作揖,余氏福了身,不便见外男,倒了茶水,就很快下去了。沈来秋对着沈平和刘县令,还是有些紧张的,反倒是沈黎,因为在现代经常参加演讲和学术汇报,一脸无所畏惧的样子。

沈平在心中暗暗称赞沈黎这个孩子处变不惊,淡定自若,觉得这孩子没有出生在官宦世家真的可惜了。

入座之后,沈平道:吾乃礼部员外郎,奉陛下旨意,嘉奖沈家麒麟儿。然后传达了皇帝陛下的口头表扬,说沈神童做出了利国利民的农具,真是天佑大昭的好事,赏赐沈神童是上天的旨意。曲辕犁和筒车做出来后,可以,免费给沈家村分发三份,农人可去粮长那里借用。

沈来秋就是粮长,他本来还说沈黎做的曲辕犁不够,村里许多人还未借到,如今皇帝陛下如此体贴民意,真是让他颇为感动。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