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我家也种得!
族长愿意种,那村里都得跟着种了。沈黎就是单纯觉得山地空着浪费了,钱如今够花,对于他来说,支配这一大片地怎么种植是一种快乐。
等差不多种完地了,整个春天差不多也过去了。沈家村的炊烟从来没有断过,因为熬制皂液,做豆腐都需要大量薪柴。这时候村人就特别庆幸这附近的山头都是沈家村的,去砍柴划草来烧火用不会有别的村争抢。
不过,沈黎跟沈来秋说了,山上的树不可以没有节制地砍伐,否则留给后辈的只能是荒山了。这时候山上啥都不多,就是树多,好多人仍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族长发话了,得听沈黎的!小树不给砍,得砍大树的废枝丫,一户人家砍了树,春天就得种点补回去!
族长人老了,可是不糊涂。沈黎这个孩子,在他们村里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如今成长为一个连皇帝都嘉奖的人,可见他说话是有根据的,只是他们这样的白丁,不懂罢了。不懂没事,愚人只需要听从智者教导行事,哪怕不会有大出息,只要别做出错事便可以了。
沈黎得知族长这样推崇自己的决定,怀疑族长是不是对自己有超级厚的滤镜。但是族长愿意约束族人,这是好事。因为这项决定,沈家村的村人甚至养成了没事就去自己的山头种点树的习惯。其他村的人看到了,居然也有样学样地种树。
他们村发达了!跟着他们村学准没错!
这倒是沈黎没有想到的结果,种树不是什么坏事。村人出于小孩子爱吃果子,大部分人种的是枣树、梨树、桃树和柿子树。红果树也种了些,但是红果树爱生虫子,村里随意种了两棵也就算了。
沈来秋打算过秋了把粮店开起来,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现在就把镇子上的粮店门面租出去,赚些租金,也能不叫房子闲置落灰。
四月初,沈黎收到了世子的包裹和信件,是他的随从快马加鞭给送过来的,里边包了一袋子红糖,一袋子白砂糖。沈黎看到这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一定是时机成熟了。说不定如今京城里都有专门卖红糖和白糖的糖店了。
只见信上主要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沈黎,他建造了许多塘坊,目前由他自己经营。产糖的南边世家被陛下骂走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动手杀鸡儆猴。第二件事就是告知沈黎,三皇子参与到了糖行业中,价格不会很贵,但是也不会便宜。一斤红糖二十文已经是最低价格了,再低恐怕会惹皇帝不高兴,如果沈黎想做糖的生意,需要给官府挂个条子,他会护着沈黎的糖坊。
沈黎收了信,还没想好要不要给个回信,就让这随从在客栈雅间住着,等他这两天想好怎么回信,再让他带着回信走。
沈黎:跟权贵说话,权贵还主动提出要罩着他,有点开心,也有点慌。
好吧,他承认看到这封信真的相当高兴,在这个世界,世子算是他的第一个朋友了,讲义气,三观也正,重点是,他长得帅,是个好大腿。
这些天,往来的商人总是能带来许多消息,叫沈黎知道许多接触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坏事。
听说了吗?南边有个城闹瘟疫呢!哎呀,官府都派人过去处理了!一个北地商人悄声跟村里人说这件事,满脸的唏嘘。
处理?怎么处理?清河县山多,消息闭塞,也就是这一年沈家村发迹了,往来商客才多些。
嗐,这还能怎么处理?不就是画个圈,叫染病的进去,然后治不好了烧掉吗?
可怜啊,怎么就治不好了?村里人爱凑热闹的人都一脸同情。
没钱医治啊!那边药材不够用,医者也不够,朝廷倒是拨款了,可是还不够贪官吃喝的,哪里顾得上这些人死活?
朝廷没派人看着?
这谁知道呢?
沈黎突然道:那我捐些钱粮,可以到那儿吗?
那人摇摇头:这会子,谁给你送去?你们村以前常来的南商,这几次我进货都没瞧见他,不知他是不是那地方的人。这会子那座城都封起来了,也不知城里什么情况了。
沈黎摇头,封建社会,平头百姓的命和草没什么区别。但是既然听说了,世子又刚好派人送信,那就整理一下现代防治传染病的一些方法给世子看看吧,希望可以对这样恶劣的情况有帮助。
沈黎不知道,刚派人去绞杀完恶僧的闻柏鹤,正在看那座死城中传来的密报。
闻柏鹤皱着眉头道:爹,云城告急。城中粮食不够,瘟疫太严重,医者不愿意进去医治,那群狗官也跑了,还贪了救灾的粮食和药物。
安王叹气:你我如此情境,太过尴尬。上次进献曲辕犁,筒车,还有制糖方子已经让陛下起了疑心,你若插手他儿子赈灾的事情,恐怕......
闻柏鹤定定看着他爹:您已经安稳了这么多年,不争不抢,处处小心,连儿子也装病,甚少出门。陛下若是还不放心我们一家,是你我之错吗?
安王也不忍看到一城尽毁,沉吟半晌,三天,在等三天,若是陛下还不出手,我就去上朝觐见皇兄。
闻柏鹤叹了口气,但是看着他爹花白的头发,也不忍心再逼。这些年陛下喜怒越发无常,他爹担惊受怕,一个王爷,竟然不如一个农户活得轻松。
他突然想和沈神童换个位置,不知道沈神童处于他的位置上,会如何行事呢?
沈黎正在奋笔疾书,列了许多条款,从瘟疫的隔离,治疗,还有防治进一步传染都提到了。更提出几个新的东西,比如医用酒精怎么做,口罩的好处,防护服等等。制度上,他无能为力,封建社会,不拿人命当回事很正常,只盼着能有个好官吧。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君奉劝陛下,重视此事。
太华丽的语言沈黎也不便写出来,直接用荀子的话告诉世子,相信世子一定能理解自己的意思。随从带上信还有特产,便朝着官道疾驰而去。
但是沈黎的心,并没有轻松多少。
第37章
沈黎用麻布和绸缎做了几副口罩,虽然达不到现代医用口罩的效果,却也能让口鼻避避灰尘和柳絮。沈来秋和余氏觉得甚好,透气不说,这还是儿子亲手做的,怎么也得带着出去显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