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4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糖坊里,沈黎占股百分之六十,严文庆百分之三十,县里所有的百姓占股百分之十。为何呢,因为沈黎推出了购买糖坊的糖票,手中持有的糖票越多,年底分红就越多。

家里有点闲钱的,而且非常信任沈黎的百姓都会愿意出几百文钱投进去。这个年底,有没有分红他们还不知道,但是生意好是真的。

沈黎说了,年底要将进账账本给每个投资者看,争取取得大家的信任。今年已经是他来到燕回县的第三年,看眼任期将满,等着下一任县令到来,他就能圆满退下来了。

他将一切都铺垫好了,不出五年,燕回县说不定会接纳其他贫困的村落,然后扩大行政面积。它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县城,在人口和面积会越来越平衡,不至于十里地都看不到人烟。

可是毕竟这五年每一年都很关键,最艰难的三年已经过去了,只要剩下的两年里,县城稳扎稳打,前途就是肉眼可见的光明了。

燕回县的发展迅速,税收也很丰厚,不知道宣帝到底会派谁过来。人人都觉得这里是一块肥肉,杜仲现在可以投入使用了,朝廷里不少关注沈黎的人,都觉得沈黎花了那么多心思在杜仲树上,没想到任期一满,他就没有资格使用这批树,不由得有些同情他。

沈黎不觉得自己需要被同情,他叹了口气,派谁过来他管不着,只希望新来的县令不要将他的心血毁了就成。

不过对各大厂的投资商来说,新来的县令若是想分一杯羹好说,但是想直接废除沈黎留下的规矩,恐怕他们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官比民高一阶,可若是民不配合,官也是个光杆司令。沈黎并不想出现治下之民不听县令约束的现象,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跟新县令交接好,跟他讲明利弊,然后他才能放心离开,回吏部带着文书述职。

可能人是禁不起念叨的,新县令上任的时间还没到,新县令就到了。沈黎看着熟悉的青衣长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林先生?原来您就是新县令啊!沈黎赶紧请自家的启蒙老师进县衙,快快进来,学生实在是惭愧,居然让老师自己跋涉到燕回县,没有在城门迎接。

沈黎夜没办法,一来,林先生向来是低调的人,看他穿着一身儒生衣袍,别人也不知他是新任县令,他登记了出入证,就能进城了。

二来,沈黎和林先生向来只有过年才通信,他知道先生在刻苦攻读,考科举,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贸然打扰。

林文远高兴地拍拍沈黎的肩膀:你长这么高了!今年已经十五岁,到了及冠的时候了!看到燕回被你管理得这样好,你替老师我省下不少力气啊!

沈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哪里就值得内敛的林先生这样夸奖?

老师,晌午了,咱们入座吃饭,您也跟学生说说,您这几年过得怎样。遇见故人是高兴的,而且这个故人还认可自己对燕回县的一系列改造,这简直喜上加喜。

余氏也特别高兴,这几天家里的几个人因为即将离开燕回县,要回乡了,收拾得心里酸酸的。黎儿更是担心燕回县的产业会被新县令折腾,毕竟根基没稳定下来。现在好了,像林先生这样品行好的人,大家都对他放心。

沈黎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拿出上等的梨花白,给林先生倒了满满一碗酒。

先生,多年不见,先生还是这样年轻。我还觉得您当日教我读书的事情发生在昨日呢,没想到转眼间已经六七年过去了。

林文远跟沈黎对酌,是啊,当年还要多谢你,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想到继续读书,去参加科考。时也命也,若不是对科举失望,他也不会去母亲的老家教书。可是如果不去教书遇上沈黎,他也下不定决心破斧成舟地考科举。

沈黎知道,当初林先生走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他还不知道原来自己对林先生的刺激这样大。

林文远突然对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地方官员的沈黎道:所说你已经为官,可是作为你曾经的教书先生,还是要叮嘱一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读书,不过你一向是勤勉的,这点我很放心。

沈黎有些惭愧,为了搞经济,他确实没有怎么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去书房了。不过他知道看书的重要性,一般不忙的时候,他会整日泡在书房里的。

先生说得对,如今我读书确实有懈怠,实在是惭愧。

林文远摇头:燕回县变成如今这个繁华的县城,可见你的心力都在这里,你辛苦了呢。等这次任职结束,你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一边看书,一边四处走访。

很明显,林先生是真的很有水平的,在大昭,根本不会有人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话,但是林先生能凭着自己的经历告诉沈黎这个道理。

沈黎点点头,继续说燕回的各种不足之处。

我本想在燕回县多造书塾,可惜人才还是不够,到现在才造了四间大书塾,乡里许多百姓家里,许多仍然只愿意把孩子送到工坊去学手艺,学生劝不动,还是要靠着先生你继续劝学了。

林文远舒朗地笑道:我以前就是开私塾的,这不必你说,我也会好好经营。

沈黎笑笑:先生有所不知,我的书塾,和别处的不同,除了教典籍,还教导生活常识,手工,经济,算术

林先生哑然:你啊你啊,还好接任的是我,不然可叫你坑到别人了!

林先生不知道,沈黎接下来要交代他的事情,比建书塾还要复杂。

大约分为经济,文化,政治等等几个方面。其中经济最难,有小农经济,市场经济,私营,还有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总之在接下来短短十几天内,沈黎都会对林先生进行知识补充,否则整个燕回县的发展路线,他是不会理解的。

林先生看着沈黎的纯良的眼睛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由得愣怔一瞬。

他还不知道,接下来,他就能感受到数学,经济这几个词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了。

沈黎把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只等着温文尔雅的林先生为新知识头秃。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啦~~大家中午好~~感谢在2020040111:47:12~2020040211:5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佛渡青衣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蔻媺20瓶;木墓、桂花糕15瓶;琑:逍遥公子、依依然然2瓶;浮生止于梦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