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这也太小了!我小的时候,也这么小吗?
那倒没有这么小,这两个是双胞胎,挤在一起,肯定没有你那么大只。
哥,这两个是弟弟还是妹妹?
那边的婢女赶忙小声回答道:是三公子和四小姐。
沈言看着他哥,我看不出来哪个是女娃娃,哪个是男娃娃了。本来只想要个妹妹,谁知道居然还有个弟弟冒出来了。不过也好,总得有个供他使唤的臭小子嘛!
沈黎看着两个软软的小人,不由得给他娘点赞,他娘真的太不容易了,这两只生得比沈言好看!就是不知道以后他娘能不能将身体调养过来。
如今大名当然还不能起,余氏醒来,看到这两个孩子,知道男孩是哥哥,女娃娃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十分满意。
沈来秋给女娃娃起了小名叫小芽儿,男娃归余氏起小名。他现在就稀罕这小闺女,看到她,便觉得心里软成一团。
那小子也许是身子骨比妹妹强壮些,没多久就开始扯着嗓子嚎,沈言哄着他,这小子还算给面子,渐渐也不哭了,可是嘴角还委屈地撇着。
沈言道:你就叫小哭包吧,看你也挺能哭的。
余氏道:瞎说什么呢,弟弟小,哭才正常。
那妹妹都不哭。
余氏语塞,没好气道:当年你哭得比他还厉害呢,别嫌弃弟弟了,看你爹,也不来抱抱这个不受稀罕的小子。
沈来秋赔笑道:害,我倒也想稀罕,就是这小子扯着嗓子嚎,我就不敢抱他了。
沈黎抱着弟弟来回晃动,将小崽子调整了一下睡姿,不一会儿,这孩子就睡着了。
他叫小包子,这样好不好?
哭包不好听,小包子还行。
于是沈家就有了个小包子三少爷,小芽儿四小姐。
作者有话要说:慢慢写吧。晚安。感谢在2020042100:08:46~2020042123:56: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俞夏未满60瓶;坠落,星空22瓶;万、啃猫の鱼10瓶;我磕的是真的7瓶;419758282瓶;dodo、一只大柑、猫与彼岸、羽毛蓝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章
宣帝忙完了西南边防的军务奏折,就已经是十一月初了。
沈黎告假几天了?
五天了。据说是家里生了个双胞胎,母子均安,沈黎的父亲宴请宾客三天,还在城郊摆了一天露天席面,行人,乞丐均可食用。凡是露天席面的吃食,都用布蒙起来,不会粘上灰尘。并且派了家丁四位,守在席面旁维持秩序。行人或者穷苦人家排队取食,只需要说上一句吉利话,便可用沈家特制的竹盘取走想吃的东西。
哦,宣帝点点头,双生子,还母子均安,难怪要如此庆贺。不过,他也该回来了。小十二吵着要出宫看沈家的新生儿,我看天气太冷,这些天就拘着他,不叫他出去,呵,还在跟我闹别扭。他哪里是稀罕小孩子?他就是想找沈黎!
十二殿下尊师重道,陛下应该高兴才是。高大监替荣王说话。
宣帝道:明日,他若是再不来,绑也要给我绑来。朕依着他弄了知识产权这东西,他靠着这个赚得盆满钵满,活字印刷术都卖到周边各国了。先前还在搪塞不知水泥为何物,朕动真格了,他才推说要等不是农忙的时候,细细主持此事。眼下秋收早已告一段落,我看他也该出面给我个说法了。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的声音。
怎么回事?那帮老东西又在闹什么?宣帝揉揉眉头,这声音,一听就知道这些个不省心的尚书们又吵起来了。
只见吏部尚书韩允,工部尚书颜星汉齐齐踏入御书房,行礼后争先恐后地职责对方。
好了,你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到底为了什么事?
韩允委屈道:陛下,您将沈黎拨给我们吏部,已经有大半年了。在沈黎上任期间,不单要担任太傅之责,在选拔各部官员的官吏考核中,还改良了我们吏部的选拔内容和方式,这都是您知道的。后来,兵部,礼部,工部都来凑热闹,将考核章程私底下请教沈黎,还让沈黎帮忙想想具体考核内容。这些都无所谓,大家都是为了陛下做事。可是您瞧瞧,这几天,颜大人一直逼着我们吏部把沈黎让出来,说沈黎合该是他们部下,这我就不能忍了,官员的任免和升降,还有平调,都是您决定的,他颜星汉凭什么来我们吏部撒泼?
颜卿,可有此事?
颜星汉也很委屈,臣本来没有这个念头,只是韩大人日日都在炫耀他的部下沈黎是个天纵之才,把吏部的内部运转删繁就简,如今吏部的整套运作模式都远远优于我们工部,臣也不想争夺,臣只是叫沈黎帮个忙,韩允老贼还推三阻四。想臣子所在的工部,这么多年来,做事都是出了名的勤恳,就是每次到新任官员上任的时候,工部每次都得轮到最后挑人。都是陛下的左右臂膀,凭什么吏部如此霸道?
陛下,臣
宣帝呵呵笑道:好了,确实不公。工部也是劳苦功高,不如韩卿先将沈黎借给工部用一阵子,再还给你,也是一样的。你看如何?
韩允无奈道:好吧,只借一个月,来年,沈黎还得在我们吏部!
颜星汉皮笑肉不笑道:那是自然。那可未必,说不准他让沈黎舍不得离开工部呢,到时候沈黎自己不走,那谁都要不去。
两人两看相厌,互相冷哼几声,便离开大殿了。
宣帝舒了一口气,你看看,这些人怎么就跟那市井泼妇一般,总算是走了。他也觉得沈黎适合工部,但是沈黎那时初来京城,根基尚浅,吏部和礼部都是积攒人脉和经验的好地方,工部虽好,可不利于沈黎以后的路。
不过,既然水泥和工部有关,先让沈黎去工部担任工部侍郎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高太监想,陛下恐怕还是没料到沈大人的受欢迎程度,他觉得,这才是个开始呢。
沈黎在家里呆了五天,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再脱下去,才慢悠悠地骑着马去宫里任职。
他的慈善事业才刚刚开始,不过在京城范围内,开展得还算顺利。
余氏如今好歹也是个五品宜人,在京城的命妇中,她脾气温和,待人接物都颇为真诚,还真结交到不少京中相同脾性的夫人。
她们前来参加洗三里,得之沈黎要做的事情,都大为感动,每个人起码掏出三百两银子,说是借着沈黎,来献出自己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