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爹娘都觉得大弟没得治了,家里也没钱,只说他们欠着大弟的,下辈子再还!可是奴婢不相信还有下辈子,大弟若是死了,奴一家都心中难安。可巧奴婢看到有太监在县衙门口说话,奴便用蹩脚的官话问他叔,我能跟你一样去那儿做活不?那太监白胖,看着就慈善,看奴自个儿卖自个儿,也不多问,爽快给奴银钱,不多,二两,奴就进宫了。大弟也活过来了,如今有儿有女,还说要给奴过继一个儿子,给奴养老。

荣王笑道:合该如此,只是却用不着你侄儿给你养老了,本殿下还养不起周嬷嬷你吗?

周嬷嬷笑了起来,高兴地给容王殿下行了礼。她在宫里吃的苦,也没比逃荒路上吃得苦少。好在她现在是熬过来了,连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都要对她客客气气。她重游故地,也想看到这片地方,在那个有经世之才的沈大人手中,熬出来,变得像现在的她一样,历经沧桑,却又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

第113章对不起,先更一千字

报!城主大人,荣王殿下在城外一千里处扎营,仪仗队已经整装待发,请城主下令打开城门,迎接京中贵客!

沈黎放下公文,他笑道,竟然这样快,可见荣王殿下已经腻了舟车劳顿,早早就下令全速前进了。来人,备马。

不知道小胖子殿下有没有稍微瘦一点,如果还是那个胖乎乎的殿下,瞧着喜庆有余,清俊不足,那就不要怪他多派些重要任务折磨对方了。

沈黎面上不显,心里却冒着坏水,一双眼睛越发明亮且漾着笑意,外表一派清风霁月,叫廊下的婢女和仆从看着就不由得红了脸,垂下头不敢多看。

千里之外的荣王突然连打三个喷嚏,他用胖胖的手,环抱住对悲惨的未来一无所知的自己,心里想着:定是沈先生想念我了,嘿嘿,本来打算悄悄前往,谁知父皇早就告知先生了,哼,这次若是先生再给我弄出好玩的好吃的,绝不叫父皇知道!

荣王向蓟城观望着,九月末的蓟城郊外显得格外清爽,天高云淡,几只飞鸟从天上掠过,山脉连绵,不远处的几座村庄隐约有袅袅炊烟。

这里虽然还是略显荒凉,但是城门俨然已经有些许百姓入城做买卖或者添置家用的东西了,城门处守城的士兵不像别处飞扬跋扈,对百姓吆来喝去,他们笔直地站立左右,有些时候甚至会给携带东西过多的百姓搭一把手。

最神奇的是,城门又新开一个侧门,这侧门不宽,也不高,只有两人不到的宽度,旁边挂着牌子,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孕专用通道。

进入城门当然需要给过城费,但是蓟州早就改了规矩,每月只有十五十六这两天需要给过城费,平时是不用给的。到了一定年纪的老人,孕妇,十岁以下的孩童以及残疾人或者患有急病者,都不用给过城费。

周嬷嬷叹气,她知道沈黎与自家殿下要好,只是大昭青年才俊无数,世家子弟大多都不是酒囊饭袋的庸人,只是殿下偏不屑一顾,只喜跟在沈先生的后面打转,如今她算是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蓟州城中样貌还没有看见,却也能窥见一二,跟随荣王一道前来的,还有荣王身边的几个伴读,他们都是京城中一等一的世家子弟,无论是心性,能力,或者家世,都胜过世上大多数的少年人。

原本他们还对殿下偏爱沈黎表示一些不满和忌惮,现在这些心思,早在这一路上的奔波中消失了。

早些年这里是什么样子,他们都没有见过,但是他们中不乏有曾经在此地跟随陛下征战的长辈,幽州是什么样子,蓟城原先是什么样子,他们都心知肚明。

荣王殿下尤在抱怨此处荒凉,却不知,以前这里的城门外堆积的尸骨可以挡住城门,快要饿死的百姓的呻吟声叫鸟雀都不愿意停留。

沈黎,到底是哪方的星宿下凡,将这个曾经比地狱都不如的地方,重新焕发了生机?

第114章114

沈黎还不知道自己被这群人如此盛赞,他一心想着快点将荣王安顿下来,然后投入他的基建大业。

基建并非一日之功,沈黎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为这个地方的发展打基础。

这个地方基础坏了,那就得将原来的一切打破,接着添上新的东西。就像伤口,如果发炎发臭了,那就要割掉,再抹上药粉,包扎好,静静等待这个伤口的愈合,直到长出新肉。过程漫长且痛苦,但是新生是值得等待的。

荣王千等万等,终于等到沈黎将城门打开,他忽视了沈黎只用了两柱香的时间就来见他了,这样的速度,随行的人都觉得沈黎确实是与荣王感情深厚。

殿下,别来无恙?沈黎笑着下马,朝着荣王作揖。

荣王大大咧咧地抱住沈黎的手,不让他行礼。身边的礼官虽然知道这个不合规矩,可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沈黎得到了当今圣上和最受圣上宠爱的皇子的青睐,谁也不会不长脑子去得罪他。

早知道你要来了!我已经备好了红酒,小孩子喝一点也没关系。

沈黎笑眯眯的,喝吧喝吧,吃好喝好,就可以帮我干活了。

荣王高兴极了,他虽然是皇室子弟,可是因为父皇禁止宫里的宫人给他喝酒,所以只有在家宴的时候,才可以尝一点点花雕酒。这红酒,他虽然没有尝过,但是沈先生在信里描述过,据说滋味甚是甘醇,有酒味浓一些的,也有果味浓一些的。

随行的人腹中的馋虫也都被勾起来了,沈黎这个奇人,做的吃食据说可以让十里外的人家都闻到香味。

沈黎看到一脸期待的众人,包括那几个世家的少年人,他满意地点点头。

等水果罐头,肉食罐头取得了这些人的欢心,那京城那边的销路,自然是打通了。虽然读书人不事生产,可是有钱不赚,也不是他们的行事风格。再风雅的人,他也要吃饭不是吗?

沈来秋和余慧娘早早就在宅门处等候,小包子和小芽儿如今还不会走路,说话也只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往外面蹦。他们被养的很好,小手都肉乎乎的,穿着喜庆的红色衣衫,被家中的仆妇抱在怀里,看着就叫人欢喜。

忽然,这两个孩子激动地吐字了嘎!嘎!

余氏笑着道:小鸭子似的,早就盼着黎儿回来了。不会叫哥,只会一个劲的嘎嘎叫!

一众人正谈笑着,便见沈黎牵着荣王的手过来了。沈来秋平时见不着的京官,如今在荣王殿下身后跟着一串。

不过他算是历练出来了,一点不露怯。只偷偷问余氏,咱家的菜够吃吧?

余氏白了他一眼,等你想起来问起我来,那倒是迟了放心吧,早就备好了,准是够的,不够大不了这边吃,那边继续做。还有伴手礼,也都是做好了的,已经打包成礼盒。

沈来秋被白了一眼,却也乐呵呵的,我娘子真是越发能干了,若不是你,今日我是连门都不敢开的。

余氏知道沈来秋打趣她,只吩咐多拿些纸巾备用,前些日子,作坊里的一个老匠人,居然将草纸做得比原先更柔软,颜色也更纯净。

这些纸巾不是现代的卫生纸,这种纸巾虽然比先前胡乱造出来的草纸要细腻很多,却和现代的那种清风之类的纸巾完全不能比。

纸巾成本低,价格不会很高,等可以大量生产了,全国的百姓都会爱上幽州生产的纸巾的。

上层的贵族,当然不会在意这种小玩意儿,沈黎做出可以如厕的草纸,估计他们又会大惊小怪地责备沈黎有辱斯文,不过沈黎倒是不在乎。

小小的纸巾,价格低廉,但是大量生产,也会有不菲的盈利。

一群人互相见礼入座,沈黎大方地将自己庄园中酿造的红酒拿出来。

嘿,这和我先前喝过的葡萄酒,倒是差不多。只是,你这个,似乎比那葡萄酒,口感更加醇厚。

这明显是有见识的,沈黎想着,有见识好啊,说明识货。

怎么样,我这酒,别处不一定可以买到。若你再等一段时间,我精心酿造的白酒,也可以挖出来喝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