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7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后来,沈大人的弟弟沈言小郎君就出了个主意,想着开个店,只要有人光顾,就告诉他菜品是如何做到香气扑鼻的,重点推广调料,吸引商户的注意力。

现在人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各地酒楼或者卖吃食的铺子都抢着收。农户们现在倒是都敢种了,不过,种地嘛,肯定需要时间。现在是因为大多数调料都钱都买不到,多数烤肉店也只能提供大酱,客人只好就着大酱吃点烤肉罢了。因此,府城中所有的烤肉店,只此一家有花椒粉、胡椒粉、辣椒粉调味!

蔡林还是不说话,只暗自决定,一会儿趁着王仲这个话唠说话时,多抢几块肉下肚。

此二人都是新提拔上来的小吏,家境都不算殷实,可是休沐时吃点烤肉还是可以的。烤肉也不贵,一盘子大约十五文钱,一个大男人吃个两盘子烤肉,再加点烤苞米、烤茄子,就可以吃饱了。调味品不收钱,不过加多了也不合适,因为店家已经初步调味了,只需要按照个人的口味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就行。

这家烤肉店极有秩序,不论你是什么地位的人,只要到店点餐,付账完毕,就会直接给你个签子,上边有数字,叫到你时,你才能去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份,不允许插队,也不允许推搡。不过这样的话,速度确实快多了。

蔡林想,这不愧是沈大人的弟弟,连开个烤肉店,都如此讲究。

拿到自己的那份后,王仲还没吃,还在呱呱地讲这里烤肉的妙处,而蔡林已经不声不响地吃掉了半盘子烤肉了。等王仲终于想起他还要吃中饭时,蔡林已经吃完了他盘子里烤得外酥里嫩的烤彘肉。辣椒的辣与花椒的麻,裹挟着浓郁又美味的肉汁,随着舌头与烤肉的接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愉悦,焦香与辛味完美融合,蔡林恍然觉得,自己以前吃的那叫什么烤肉?

王仲终于想起自己的烤肉,他惊讶地看着蔡林都在解决那份烤茄子了,顿时警惕起来,这个蔡林,说不准要抢他的烤肉了,他得赶紧吃

王兄。

蔡林解决完自己的烤茄子,就开始用一种忧郁的目光看着王仲。

王仲在心里面唾弃蔡林,这厮外表纯良,实则是个大肚汉子,贼能吃,这盘子给他吃了,他还得重新下单,为这一声王兄,实在是不值得不值得!

蔡林眨了眨眼睛秋后收官粮,我比你多做一个账本。

王仲笑了,行,好小子,知道我不爱做账本,你吃就你吃,你可要记得,帮我做账。

今年无需缴纳粮税,但是城中有官田,官田佃给佃户种地,还是需要缴纳一部分税收的,剩下的就是作为粮食储备,要一直放在仓中,防止来年收成不好,百姓挨饿。

说实话,以前沈大人没有来这里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想起这回事,所以每有天灾人祸,就会饿死许多人。如今储备粮食的粮仓,有官吏严格管控,也没有宵小敢觊觎用来赈灾的官田了。

王仲一想到这个,就觉得沈大人就是难得一见的好官,他在这样的官手底下做事情,才觉得忙碌也是让人高兴的!

更何况

沈大人来了之后,幽州真的变了很多,饮食,卫生,房屋,各处都有变化。

说到这个,王仲就想起他最近还需要盯着新粮仓建造进度,新粮仓是用水泥造的,据说还要盖上两层,用什么钢筋做个框架,他也不是很懂,好在还有蔡林陪着他一起管这个事情。

问起这个事儿,蔡林慢悠悠地道:我打算给我家后院再加一个屋子,用水泥造的那种。我看了下咱们新粮仓的图样,感觉这样的房子既不漏雨也很坚固。工人都是现成的,材料也是现成的,只要找个门路,买点材料,就能自己造房子。

沈大人能同意?

蔡林疑惑道:大人造水泥坊已经有十几天了,虽然还没完成,但怎么会不同意我们去购买呢?说不定,过些天就会有外地商户,准备过来购买水泥了。我得早做准备。

王仲看着蔡林有条不紊地盘算着,顺便还把自己的烤苞米给吃得只剩下一半,立马发出一声惊叫:蔡林!!!!你又偷吃我的菜!!!

第120章

今年收成,怎么样?前些天让人去登记造册,如今结果下来了吗?沈黎一边问粮司掌司,一边给荣王殿下和沈言开了个荔枝罐头。今天沈黎在家里休息,不过该尽快处理的事情还是要处理,所以会叫底下的官员把公文等送到他府上,好在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不算耽误别人的正事。站在这里的,除了有粮司掌司李简,还有营造司掌司魏萧。

罐头是用井水浸泡过的,打开之后,倒进两个瓷碗里,显得荔枝果肉晶莹剔透,看着就觉得清凉可口。这股清甜的味道钻进新官上任没两个月的李掌司鼻子里,他面不改色地咽了咽口水,然后禀报道,目前为止,收成和往年别无二致。只是,今年的亩产虽然没有增加减少,但是新开荒的土地明显增加了,因为还没有到真正的收货的时候,因此难以估量。

沈黎道:无妨,荒地早已经重新丈量过。等免赋税期过去,再结合三年的收成情况,将应该缴纳的赋税定在一个合理的数值。

李掌司犹豫道:免除三年赋税固然是好的,只是,咱们幽州积贫积弱,一点税收都没有,只怕后续很多工作没办法维持继续

沈黎笑道:幽州不会缺钱的,咱们的赋税是朝廷在发,我也给你们透露了幽州的宅院以后会涨价,你们可要把握住时机啊。

李掌司还是有些担忧,但是既然沈大人这样说,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底下的官吏,大多俸禄都不多,可是这么多小吏吃饭的钱,朝廷可不会都给。况且,很多小吏都是沈大人自己提拔上来的,按照惯例,这些人的俸禄,是比不得他们这些吏部派出的官的,约摸只能拿到一半。

沈黎请这两位掌司不要拘谨,又叫人端了两碗荔枝罐头,送到他们面前。

咱们这几个月你也看到了,幽州的变化如何?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咱们只要加把劲,这个地方就可以变成富庶之地。

魏萧点点头,确实,幽州如今与以往是大不相同了,所以,赋税就算不纳,部分地方的建设,仅仅依靠民间的供给,就可以维持下去。

魏萧道:李兄,咱们幽州现在,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被其他地方眼红不说,更是被陛下嘉奖。因为现在铁矿开采情况良好,煤矿也是如此,又要炼铁,制造兵器,百姓工匠,都有活干,有工钱拿。虽然总有那些质量不算上乘,无法制造兵器的铁,但是这些铁,都被用来做铁皮罐头,可以说毫无浪费。目前罐头种类很多,大多数原料是鱼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鸭肉等等,当然,水果罐头也不算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幽州出产的罐头,可以说是远近闻名。

我妹夫家里,没有一个当官的,可是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差。妻女都在罐头坊做填装工作,一个月能有五百文,每做活五日,还有两日休息的时候。家里的田地都种上了粟米和玉米,更是养了三头猪,两头羊,就等着坊里收散户养殖的家畜了。你也看到了,短短几个月而已,外来的商贩络绎不绝,不是过来查看货源、进货,就是来打探这边做生意的前景。长此以往,这个地方会越来越繁华,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沈黎补充道:我知你担心咱们运转不过来,也担心俸禄的问题,只是在我看来,一个地方发展好了,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了。我当初办罐头制作坊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决定了,一定叫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活得更好,所以,那些出身不是很好的小吏,家眷都安排了罐头坊里轻省的活计,保证他们的生计,更有我私人的补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