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看着沈城主的爹娘对她这样客气,也是心花怒放,受宠若惊。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转达你们的意思。媒婆暗想,至少得好好说道说道张家,你家闺女好是好,但是要嫁闺女,可不能这样莽撞啊!男方什么家庭也不打听打听,这样倒叫她怎么好意思说亲。
说亲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不好的消息却再次传来。
西南要打仗,眼下幽州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造兵器。宣帝已经将兵马备足,就准备秋收一完毕,就派几位骁勇善战将帅去西南征战,若是有幽州神兵宝器的加持,那必然如虎添翼。
爹不用担心,西南那边不成气候,我在那边有认识的行商,他们消息灵通,有自己的门路,早知道西南打的是抢了就跑的鬼主意,可惜,这次恐怕由不得他们了!沈黎慢慢擦拭手里的匕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虽说兵马和粮草已经备足,沈黎还是以他爹的名义,捐赠一千罐羊肉罐头,五百罐水果罐头,没用公中的钱,是沈黎的私产。这数量不多,混在捐钱粮的富商中,不算打眼。
这是他的心意。
此外,西南的粮食价格飞涨,当地的部分官员也在浑水摸鱼,将几年前的陈粮偷偷卖给当地的商贩,使得粮食价格飞涨。西南边境还有卫国、陈国虎视眈眈,西南百姓何其无辜,一边要受战乱之苦,一边还要要被强行拉去服兵役,家里更有妇孺忍饥挨饿。
要不是京城派出钦差,这帮畜牲还要仗着天高皇帝远,肆意鱼肉百姓,西南那处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沈黎听闻这个消息,不免眉头紧缩,眼下战事在即,他也不能诸事不问,他有这个能力干涉,就不可以视而不见,否则就违背了他一直以来的行事规则。
粮食价格连朝廷会干涉,但也不会过分干涉。
对于贫苦大众来说,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哪怕每斤只贵了一文钱,也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负担。更何况现在西南边锤的粮食价格,足足比平时贵了两倍。加上玉米的种植还没有普及,粮食不够吃。粮食短缺成了百姓生存的大问题,战事、压迫、粮食产量本身就很低,让边陲百姓过得苦不堪言。
沈黎突然很想念现代,现代社会向来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而古代的钱粮轻易调动不得,遇到天灾人祸,若当朝皇帝是个明君,那死伤的人数还能得以控制,若是正好相反,那天灾也会伴随着人祸,给百姓无尽的痛苦。
沈黎想,商品的价格的问题还要通过特殊方式解决,既不能太过强硬,也不能对商贩肆意涨价的行为不闻不问。他虽然不是什么伟大无私的人,但是眼睁睁看着西南那群百姓被贪官吞噬殆尽,他做不到,同是普通人,同样挨过饿,坐视不管,他于心不忍。
商人逐利,没有好的理由,他们是不可能降价的。但是,西南不在自己的治下,如何让商人们别提价提的那样过分,还需要从长计议。
他没有纠结太久,就收到了来自益州的信件。闻柏鹤与他的通信从来没有断绝过,只是这次的来信,教沈黎的脸红透了。
他做贼心虚一般地关闭了房门,看着里面厚厚的信件,心里范起难以言喻的又羞涩又思念的酸涩感。
信封里还有柏鹤找到的珍珠,个头很大。
信件像是每天都在写,但是可以看出写信的人许多时候都很繁忙。因为有时候一张纸上只短短写了几句话,有时候一张纸上甚至只有一些简单的图案。
看到这颗珍珠的时候,就想留给你,你务必做成头冠,等你我相遇时,戴给我看。
今天看到一只傻乎乎的螃蟹,看起来像是被我捉弄过的你。然后附着一张图纸,就是他说的傻乎乎的螃蟹。
傻子,写信也不忘记编排我。沈黎笑着摇摇头,眼眶不觉有些酸涩。
今天受了点小伤,需要你在梦中抚慰我。受伤的地方在小腹,手感应该还算不错。还画了一张自己衣衫不整,半露出胸膛和腹部的半身像,腹部有一条不长不短的伤疤。不过不用担心,不算疼,只是小的争斗。
沈黎一看这个腹肌,想起这具温热的身体曾经紧紧抱住过他,又想到自己曾经不经意地摸过这个身体腹肌的良好触感,不由得耳朵都红透了。
沙滩很不错,就是白天有些热,晚上有些冷。练兵一天了,鞋子都是沙子,脸也晒得有些黑了。不过你给我寄的那些绿色涂液和乳白药膏很好用,让我觉得脸上清凉清凉的。
不然再多寄一点,免得他在那边不够用,真会撒娇啊,沈黎这样想着。
剩下的信纸全是闻柏鹤画的益州风景图,不过他很心机的把自己的身影藏在画的某个角落,还坏心眼地叫沈黎找,若是找不到,就算沈黎犯了一个错,以后他会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沈黎又好气又好笑地翻开最后一幅画,画的背景是海,海上有个巨大的帆船。帆船上并立着两个人影,衣袖与衣袖亲密地纠缠在一起,一高一矮,一个身穿朱红骑装,一个身穿青色长袍。一看就知道是他和闻柏鹤。
沈黎叹息一声,闻柏鹤与他,在这个时代相遇,或许是对的,或许又是错的。他对待这段感情,是认真又坚定的。只是他不确定,将闻柏鹤拖入这段感情里,到底是对是错。他是王爷的孩子,沈黎不会因为身份产生顾虑,但是他害怕柏鹤会扛不住这个时代赋予他的压力。
不过他没有时间多想,因为拍卖会如期举行了。
来自各地的商贩、豪商,甚至一方大员都来这里凑了热闹。除了想要买到心仪的琥珀工艺品或者琥珀原石之外,还想见一见沈城主这位一方大员。
沈黎也意思意思出场了,此次的拍卖会,谁都知道背后的真正主持者是他,所以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他主持了开幕仪式,简单概述此次拍卖的精品和压轴的物品,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便退居幕后,将主场让给了拍卖行的拍卖员。
前面拍卖的,不过是一些首饰,虽然成色很好,但是都不是价值连城之物。
小商贩盯着这些物品,打算拍卖会一结束,就到幽州官办的琥珀工艺店进货,像这样制作精良,又可以大批量生产的饰品,价格不会很高,但是很受富庶地方的夫人小姐的喜欢。
也有一些谨慎的商贩,想近距离观摩,就下手买了几串赏鉴。
佛像果然遭到了哄抢,一群人竞价几个难得的大件儿的佛像。叫价一个比一个离谱,一座观音琥珀像,居然叫价到一千两!
沈黎承认这座观音像看起来就宝像天成,极其庄严肃穆,但是有江南的豪商愿意出这样多的钱财买一尊佛像,确实将他吓住了。
最后这尊佛像的成交价是一千二百两,获胜的是来自江南的富商卫家。卫家本来就是皇商,这样有钱,也是正常的。
余下的几尊佛像,也有拍卖到千两以上的,不过大多没有到一千二百两。不是没有人想用权势压人,只是沈黎早就做好了安排。
所有参与竞价的包厢,都是水泥建造的,在外面看,形状及其古怪,像是巨大的圆柱形宝塔,顶是尖的,还竖着一根古怪的棍子。(其实是避雷针)。
大大的窗口探出外墙,与竞价和看珍品的窗口那一面是相对的,吸风透气还凉爽,但是隔壁的人,哪怕推窗向外看,也看不到隔壁窗口是什么情况。哪怕刚好是坐在隔壁,也相互不知道旁边的隔间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