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同暴躁小王爷成亲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5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金瑞同小王爷穿着布衣,在远离车队的北市,逛了一个多时辰。两人很少逛集市,这里又是京城,好多他们没见过的、没吃过的东西。

两人兴致起来了,凡是感兴趣的吃食,都要尝一尝,觉得有趣的物件,都要买回去。

很快,一袋碎银子就花完了,他们俩连董耿、路柯的钱袋子也没放过,统统花了个干净。

刚逛完集市,两人正准备回去,就见一队御林军疾跑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请江北王速速回宫接旨!

金瑞纳闷:接旨,接什么旨?

御林军并未答话。彭炙赶来,悄声同小王爷和金瑞说,刚接到消息,陛下让人把太子和太子妃的金印册宝全收走了,看样子,是不准备封您为太子了。

不封你为太子,皇帝还有别的选择?金瑞疑惑。

董耿快被这两位主子折腾疯了,您二位扔下皇帝在大殿等着,自己跑出来逛集市,皇帝能不恼怒?这下好了,愣是把太子之位逛没了!

路柯道:没了便没了,咱们回江北去,整合兵马,照样打进来!

董耿让他赶紧闭嘴,御林军还在呢,说的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小王爷却是丝毫不慌,也没有半分疑惑,将金瑞打横抱起,坐进了御林军送来的车辇。

一路疾行,金瑞忍不住多看两眼热闹的集市。

进了皇宫,就会万人瞩目,很难再有机会能这样轻轻松松地逛集市了。

两人进了宫,却见宫中仍旧处处悬着红绸红灯笼,并不像是要撤了封太子的旨意。

但进了大殿,皇帝身侧的太监手中,只有皇帝金印皇后宝册,并未有太子和太子妃的金印宝册。

小王爷走到大殿中央,撩衣下拜。金瑞跪在他身侧,替他开口,江北王顾靖、西图国王储金瑞,拜见陛下,愿陛下身体康健,万寿无疆。

你们二人胆大妄为,还同朕谈什么万寿无疆,迟早被你们气死!

皇帝走下白玉石阶,走到江北王面前,看着这个儿子挺拔俊朗,眉眼间俱是锐利英气,比他和前太子强了不知多少。

他忽然想,若是当年他是小王爷这样的性子,肆意张扬,毫无畏惧,是不是就不会送走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这么多年,也不会畏惧群臣劝谏、天下非议,将儿子扔在边境,多少年连面都不敢见?

天下之主的位置,终归还是强者坐的更安稳。

朕决定,不封你为太子。

小王爷仰着头,看向自己的父皇,神色从容。就像路柯说的,大不了回江北,再打回来!

皇帝抬手,在小王爷的脑袋上揉了揉。这样亲近的动作,他做的很是生疏,朕决定退位,你直接做皇帝。

金瑞:!!!

为何突然变了主意,就因为他拉着小王爷去了趟集市?

你比朕意料中的,还要让人头疼。群臣已经进宫了,个个都是一肚子怨气,你自己做下的事,你自己解决。朕一日都不想帮你处理烂摊子。

说罢,皇帝取下帝王冠冕,戴在了小王爷头上。

董耿见状,抢着大呼: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众人忙跟着跪拜。

朕还有一个要求。皇帝眼尾隐隐发红,你们当着朕的面,拜堂成亲,朕想喝你们奉的茶。

皇帝早有此意,宫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小王爷和金瑞换了吉服,群臣已经分列大殿两侧,两人牵手并肩迈入大殿。

礼部官员看了直皱眉,小声嘟囔了一句:皇后怎么能跟陛下并肩而行,应该错后一步才对。

刚说完,就觉得一道若有实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抬头,对上小王爷似笑非笑的目光,竟让他生生打了个寒战。

只是一个眼神,他就清楚地感受到,新皇的脾气可会要人命!

他不敢再抬头,恨不得把脑袋垂到地上去。

两人一步步走过大殿,分两侧上了白玉石阶,走到龙椅前,接过太监手中的茶,跪地,将茶高高举过头顶。

皇帝先接了金瑞的茶,吃了一口,朕不白吃你们的茶,除了这万里江山,还有朕的私库,一并送给你们作贺礼。

他将茶盏递给太监,又接过小王爷的茶,眼尾的红更是明显,想说什么,盯着小王爷看了半晌,终归只说了一句,这是替你母亲吃的。

礼罢,小王爷和金瑞起身,接受群臣跪拜。

有几个不怕死的官员,咬咬牙站出来劝谏。没办法,这个时候太上皇还在,多少还能压制新皇。等太上皇出了这朝堂,他们想压制新皇就更没筹码了。

陛下,这样大喜的日子,不如广开后宫,好早日诞下皇嗣,稳固国本。

几人出列附和。

太上皇拿眼悄悄地瞄新帝的脸色,他这儿子可不好惹,这几个人赶着送死呢?

几位爱卿说的很对。

站出来说话的却是金瑞,太上皇忽然有不好的预感。

他儿子脾气不好,最多杀人。金瑞的嘴,比杀人还可怕。

金瑞笑的从容淡然,你们家中想来都有适龄女儿,不如一并送入宫中。

众臣大喜,纷纷盘算着要把自家的女儿往宫里塞。男后又不能生,只要自己的女儿生下皇子,那就是将来的帝王。

送进宫来金瑞的目光落在太上皇身上,都送给太上皇,相信太上皇老当益壮,还能生几个小皇子,到时候国本自然稳固。

众臣:

太上皇:

刚才喝的茶,真想喷出来!

金瑞指着第一个说话的大臣:索证,礼部尚书,做官三十年,倒也算是勤勤恳恳。

索证傲然,多谢皇后赞赏。

只是不知你儿子强抢民妇的案子,可结清了?

索证低下了头。

还有你,季粤,众人都说你为官清廉,可你老家万亩良田又是怎么来的?祝尤,常常死谏君主,乃是天下士子的榜样。呵,我却想问问,你自称身上有孟老的风骨,难道是孟老教你以死谏来逼帝王妥协?

你既然是皇后,只要管好后宫便可,你有什么资格谈论孟老的风骨?祝尤不服。

薛臻齐淡淡道:他是孟老唯一的后人,孟系的接掌人,你说他有没有资格评判你,谈论孟老的风骨?

文臣们不敢再多言,祝尤也惶惶退下。

孟老的书还在每一个文士的桌案上摆着,孟老的后人自然有资格谈论孟老的风骨。

且皇后并非是只仗着孟老后人的身份,他几句话,处处点到众人的要害,谁还敢站出来再多说一句?

*

因太上皇是临时退位,帝后的洞房还在东宫。

两人没有出现在准备好的新房,而是去了御湖,弄了一叶扁舟,在小船上肆意恩爱。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