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得好看不许种田(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8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他想到,这位夫人看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不过一知半解,且多数还是错误的,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及至第二天早晨,这位公爵大人同一个名叫比尔的老头坐在街边,边吃早点,边聊天。

这位老比尔以前是宫中的一个内侍,曾服侍过先王,只后来年老体衰,便从宫中退出来养老了。

可能人年纪大了都喜欢念叨。

所以,这位老人一见亨利公爵就忍不住地说起来。

公爵大人,陛下仍宠幸那一干奸佞小人吗?

唔,抱歉,理查德并不觉得那些人是奸佞小人呢。

唉,陛下英明神武,若是身边能没有那些

亲爱的老比尔,你同我说这个没用呀!王兄现在并不想听我说话呢。

公爵大人若能多多谏言

我倘使真那么做了,才是招他厌呢。

老比尔不禁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低头喝水,不再说话了。

亨利公爵同理查德国王其实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也是极不耐烦听人唠叨的。

但他这会儿还有别的事要打听,自然也就多了几倍耐心。

此时,他琢磨着这个话题已经结束,恰好周围也没什么人注意他们两人,就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老比尔,你对弗列德贝克特这个名字有印象吗?

活见鬼!你从哪挖出来的这个鬼名字?

老比尔惊讶万分地问。

亨利公爵心中隐隐有着一个猜测,但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假装随口闲聊的样子说:无意间想起来的,但总觉得在哪看过、听过,很耳熟呢。所以,你要是知道,不妨说一说。

他一边说,一边将一袋钱轻轻地放到桌上,又推了过去。

老比尔沉默了一会儿后,便伸手将那袋钱拿了过来,又收到怀中:你说的这个名字,确实没多少人知道,只因先王后来给这个人赐名阿彻尔(弓箭手),所以,大家都这么喊,并不再叫他过去的名字了。

说到这里,这位老人不由停顿了一下,突然抬眼问了一句:公爵大人,还用我继续往下说吗?只说到这里,你应该就已经想到他是谁了吧?毕竟,您的父亲先王正是因他

别说了!是的我想到了。

这一刻,亨利公爵脸上的表情是极严肃的。

好一会儿,他才低声念出了这人的另一个名号:弑君者阿彻尔。

第84章

不同于劳瑞斯夫人,亨利公爵一贯是很能守住秘密的。

因此,在探听到这样一个隐隐涉及先王之死的惊天秘密后,他对外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一如往常地保持着平静,只在心里,认定了这事在将来能派上大用场,所以,一边试着想办法继续将其中疑点统统弄清楚,一边又暗暗着手酝酿起了新计策。

劳瑞斯夫人只知日日跳舞,夜夜酒宴,对此毫无所察。

不过,她这阵子对王后艾丽莎转了态度,变得友善起来。

这其中,大抵是因为国王宠幸库娜的缘故。

在她想来:王后一定同我一样,也深恨那个夺走国王宠爱的下贱戏子吧?!

基于这样的想法,她决心要和王后一起,联合起来对付库娜。

但艾丽莎王后显然被她的态度给弄了个糊涂。

这位王后虽说天性温柔大方,并不怎么记仇

可劳瑞斯夫人往日那时常给人添堵的极恶劣作风,实在令人没法儿轻易释怀。

更何况,她跑过来说要对付库娜,想出来的法子居然是找几个男人扮作流氓、强盗去吓唬、去抢劫!

素来正直的艾丽莎王后几乎被她如此无耻的手段给激怒了,当即命身边得侍从,毫不客气地将她给请了出去。

劳瑞斯夫人气了个半死。

及至回公爵府的一路上,她都在马车里喋喋不休地咒骂王后愚蠢、烂泥扶不上墙,难怪这么多年都不得国王欢心

另一头,在请走了劳瑞斯夫人后

艾丽莎王后就一脸疲惫地侧躺在了沙发上。

女官玛姬体贴地拿了一条毛毯过来,盖在了她的腿上,又愤愤不平地说:那个劳瑞斯夫人真是太坏了!王后,您就是太好说话,居然容她进来。要我说,这样恶毒无耻的女人,以后是见都不必去见的。

王后艾丽莎轻轻地说:我总抱着一点儿奢望,想她失宠了一阵子,也许会稍稍反省一些从前唉,是我想得多了。

女官玛姬冷笑一声说:这种人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凡事都挑别人的错,哪会懂得反省。

王后艾丽莎叹了一口气:也许吧!不过,亲爱的,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你是知道的,我如今并不怎么在乎这些的。

她十分忧虑地说:如今,我只挂心济贫院和孤儿院那边,各式物资都匮乏、紧缺得严重,偏偏里头却越来越多人了

玛姬见不得她这样愁容满面,很是心疼地劝说起来:您其实放手不管了,也没人会说什么的。

但艾丽莎王后并不将这话放在心上,随口回了一句:别胡说!

她一边继续忧虑,一边又自言自语地说:那些都是我同陛下的子民,我怎么能不去管呢?

与此同时,反抗军又一次收到了疯帽子(这回是三代)的作品。

一如既往耳目一新的标题如何吃掉一个人;

以及让人哭笑不得的腰封警告请不要吃掉你的家人和朋友。

除此以外,还有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这位疯帽子老师居然以一种极谦虚的口吻,自陈说一个人的见识始终是有限的,而我自身并没有什么厉害的天赋和才华。

所以,希望这个国家能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大胆发表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大家才能集思广益,更好地找出一条真正救国救民的道路。

言外之意其实是别只我一个人站出来当靶子,(每次被政府集火,心好方)都他妈争气地快点儿支棱起来!

为了更好地鼓励(忽悠)人们站出来(帮自己分担压力)!

他在信的末尾,大谈特谈勇气,还竭力号召大家不要怕犯错,要勇于实践。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