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弟弟妹妹的信都收好,刘小麦有点怅然若失。
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有段时间没有收到何在洲信了。
何在洲本来跟她一届高考的,但是考着考着户籍出问题了,于是他又读了一年高中,说是今年考,可读着读着,他又音信全无了。“小麦,今年的迎新会就要开始了,你快出来呀!”外面有人催她。
“来了。”刘小麦端正仪容,走出办公室。
九月开学,他们这些学生干部都要负责迎新工作。
刘小麦坐在桌子前,进行登记工作。
人来人往,她的面前落下一道颀长瘦削的身影。
“学弟你好,请问哪个系的?”刘小麦习惯性地问。
对方没吭声,骨节分明的手指捏着录取通知书递给她看。
刘小麦接过打开,她的动作顿了一瞬,然后若无其事地合上。
“学弟专业不错。”她抬眸,挑了一下眉,把通知书递还给他,“外语系是大有可为的。”
他的声音蕴着笑意,长久地凝视她。
“学姐别来无恙。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叫何在洲。”
后续1
自从家里有了电视之后,张秀红和刘二柱这两口子就喜欢上看新闻联播。
每天晚上,雷打不动,两口子就守在电视面前,看外国人怎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然后头靠着头,瑟瑟发抖。
外国又打仗了!
这事闹得太大了,连老家的刘老太都晓得了,打电话过来问他们怎么回事。
他们全家、全村、乃至全县的希望刘小麦,那可就在外国呢,当什么驻外记者。
那是什么哟,刘老太又不懂,就晓得她大孙女厉害的不得了,从前写文章都写周围的事,现在都写外国的稀奇事了。
刘老太虽然大字不识,但是刘小萍孝顺,总是会念文章给她听。不像刘小军,自从到外面读书了,从来就不回家,也不跟家里通信,显然是预备役中的白眼狼。
活了一把年纪,刘老太终于觉得她的孙女们都很不错了。她跟刘小萍这两年显而易见地亲近了起来。
但刘老太有些方面还是很保守的,她就不赞成刘小麦到长着黄毛绿眼睛的洋鬼子国家去。
“到那里干什么去——鬼子都是坏的!都是走.资.派!”
“妈,小麦也是为了给咱们家长脸啊。是我们家没有人脉,小麦不想顿顿馒头夹咸菜,只能趁着年轻多吃苦多拼命。她现在难过一分,以后就容易一分,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小麦当初申请驻外的时候,是用这个事实说服她爸妈的。刘二柱同志和张秀红同志当时都很内疚,又很为大姑娘的志气而骄傲,巾帼不让须眉,他们大姑娘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