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公主无处不在(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5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在陈先生很有眼神,终于赶在徐沐不耐烦之前开了口:少将军何必急躁?说完才又道:我来是为了替殿下传几句话。老将军忠君为国,殿下都是知晓的,只是眼下局势不对,还请少将军暂时忍耐一二有朝一日,殿下会替老将军伸冤昭雪。

这话出自陈先生之口,却是太子的许诺,分量其实不轻。

然而徐沐听到这话却并不满意,她眉头轻皱,直言说道:末将多谢殿下好意。只是殿下的有朝一日,不知是哪一日?是五年后,十年后,还是更久之后?!

这话听着有些不客气,但安阳听了却不由得侧目小将军倒是真敏锐,猜得一点没错。她已明白短时间内想要报仇不可能了,结果也是如此,七年后信王还活蹦乱跳呢。

陈先生听到这话,心里多多少少觉得徐沐有些不识抬举。但少年人总是意气用事,半点委屈也受不得忍不了,他这些年跟在太子身边也见得多了。因此陈先生也不恼,反而许诺般的说道:少将军先瞧着,殿下会给你和老将军一个交代的。

徐沐听了不置可否,不过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等将这传话的陈先生送走,徐沐便冲着黑鹰招招手,后者立刻自觉的飞进了她的怀里。徐沐顺手将鹰抱住,又将那张已经有些破旧的纸取了出来,摆在黑鹰面前:小六,你说太子可信吗?

安阳闻言,自然得为自家皇兄说话,于是毫不犹豫开始拼字:可信。

徐沐看到这回答想了想,也不觉得意外她虽久在边关不了解京中形势,可有些事总是相通的。比如长子与嫡子争夺家业,在哪里都不算稀奇。寻常人家可能还要讲些规矩,嫡庶之分就基本注定了结局。可皇家却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皇子们的夺嫡之争比任何争斗都要厉害。

皇帝对信王的偏心维护徐沐已经看在了眼里,而同样的事情落在太子眼中,便是会令他更为忌惮。因此太子想要对付信王的心,或许并不会比她少。

想明白这点,徐沐点点头毫不怀疑安阳的答案,但旋即她又问道:那小六你说,太子如果真的出手对付信王的话,阿爹的仇能报吗?

这话说出来徐沐自己都觉得有些奢求,可陈先生的话还是给予了她希望。

然而没有人比安阳更清楚这件事的结果,所以她听到徐沐的问话后,顿时沉默了。抬起的爪子犹豫了好半晌,在纸上比划来比划去,也没有落下。最后她一咬牙,刚按爪点在了丿上,忽然又意识到不对,忙改了称呼比划道:陛下偏心,太子也没办法的。

徐沐看到了安阳的比划,却并没有将她比错的那一撇放在心上,因为她全部的心神都被安阳的回答占据了果然,即便是太子也没办法改变皇帝的主意,更何况太子也不想背负兄弟相残的名声。

心直直往下落去,终于将徐沐心底的那一点奢望压了个粉碎。她重又恢复理智,目光变得冰冷起来,再次问道:那小六,你说太子许诺的交代,又是什么呢?

安阳这会儿也是满腹纠结,并没有留意到徐沐的眼神变化,听问倒没迟疑:信王会被遣去封地,他通敌叛国的事陛下心中有数,不会再留他在京城与太子相争。比划完似乎意识到自己站在皇兄的立场有些不对,又找补了一句:陛下子嗣单薄,不肯杀信王的。

徐沐将这些话看在眼里,沉默下来不再开口,放在膝盖上的手却渐渐紧握成拳她心中一时觉得荒谬,一时又不怎么觉得意外。

她父亲的死,十几万北伐大军的安危,不仅抵不过信王的一条命,太子所谓的交代也仅仅是将人赶去封地。

这是惩罚吗?这是笑话吧!

第82章黑鹰(十四)

安阳是从七年后回来的,她说的话自然没错。

太子没有徐沐想得那样不堪,他也知道在北伐这件事上,徐家的冤屈以及信王的过错。但他如今只是储君,头上还有皇帝压着,现在皇帝摆明要保信王一条命,他这个做儿子的难道还能逼死长兄不成?哪怕他心里确实想置信王于死地,也绝不是这个时候。

所以按照太子的想法,现在将信王踢出京城便是不错了。一来替他除去一个夺嫡的大患,二来也算是给徐沐以及北境的徐家军一个安抚。

至于徐老将军的仇,等过几年太子登上帝位,自然会给徐家一个真正的交代。

太子给了徐沐承诺,甚至特地派心腹去见了徐沐,在他看来这件事自己的处置就没问题了。更何况太子也不是只说不做的人,回过头他就对皇帝进言了。

皇帝对太子的感情平淡,但太子的进言他却也是听进去了的信王通敌卖国不是小事,如果不是徐家军正好北伐铲除了胡人这个大患,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现在胡人是不成气候了,皇帝没有损失也舍不得杀长子,但这件事却将信王的大胆与野心暴露无遗。

高高在上的帝王,最忌讳的从来都是旁人觊觎自己的帝位,哪怕是至亲的儿子也不行!徐沐告状是告状,却没告到点子上,太子却是一针见血让皇帝生出了忌惮。

如此一来,信王自然就没了好结果。

就在徐沐告状的第二天,信王就被皇帝下令禁足了,听说禁军还进信王府搜查了一通。可惜就如太子不曾奢望的一般,信王性子过于小心,禁军也没在王府里搜出什么东西来。之后又过了几日,皇帝便下旨命信王就藩,而且原本给信王的富饶封地,也换成了不功不过的寻常地方。

信王接到圣旨后不用想也知道,这事是太子在背后使力。他气得顾不上伪装,在书房里砸了茶盏不说,还将太子狠狠地骂了一通。

可骂归骂,从皇帝出手替他扫尾起,如今的局面就已经注定了。并且信王该庆幸皇帝子嗣单薄,也该庆幸徐沐打了胜仗。否则通敌卖国形同谋逆,他再是皇子尊贵,也绝逃不过一死。

这边信王对自己失去夺嫡的机会耿耿于怀,那边徐沐得到这个消息,也不见得有多开心她还年少,正是快意恩仇的时候,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她来说简直荒谬。所以在安阳提醒她信王可能会被遣出京时,徐沐就已经放弃了伸冤,为报仇做了两手准备。

只是这些事,就连日日跟在徐沐身边的安阳也不清楚。

****************************************************************************

信王禁足就封的旨意一出,朝中的局势又是一番变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信王一系失势了。曾经显赫一时的信王府,在短短时间内变得门可罗雀。就连信王上书请求过完年开春再离京,也被皇帝驳回了,只给了他七天时间收拾整顿,然后便要立刻出发。

没有哪个亲王就藩是如此匆忙的,所有人都看出了皇帝对信王已生了厌恶这在皇家似乎是很寻常的事,前一刻还不惜一切维护的儿子,转过头又能弃如敝履。

许多人心中唏嘘,皇帝处置完信王之后却是又想起了徐沐。他一面觉得自己对信王的处置已经给了徐家交代,心中仅剩不多的一点歉疚也消弭于无。另一方面又有些恼徐沐当朝告状,让自己左右为难。于是原本想给徐沐的封赏统统没了,只草草赐了座宅子下去,便将人打发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