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一声清亮如清泉般的声音响起,击溃了困扰他一世的魔魇。
程墨池眼前的一切急速褪去。
恍然间,他回到了和褚师洛第一次相识的地方。
苍寥的戈壁,漫天星辰。在静谧安详处,褚师洛一身华服静立着,他眼中盛满点点星光,程墨池的身影倒映在其中。
褚师洛唇瓣轻启,淡声道:跟我走吧。
程墨池下意识抬步,想跟上他,却总也走不近。他伸出手去,却怎么也碰不上褚师洛。
师尊!程墨池急迫地唤了声,下一刻,便倏地睁开眼。
熟悉的床帐映入眼帘,程墨池怔愣着,胸口不住起伏,惊魂未定。
醒了?
程墨池侧头看向声源,褚师洛正坐在桌边,阿沐趴在桌上,吃着褚师洛帮他剥好的荔枝。
见他看过来,阿沐便站起身,跑跳着到了床边,一跃上了程墨池的胸口。
他毛茸茸的小脑袋卖力地拱着程墨池的下巴,亲昵地撒着娇。
程墨池单手扶住他,随后坐起身。
他一边揉着阿沐的毛,一边走向褚师洛,视线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
褚师洛瞥见他光着脚便走下地,下意识蹙了下眉,道:怎么不穿鞋?
程墨池没回话,他一顿不顿地走到褚师洛身前站定。
褚师洛抬眼看他,眼里带上些疑惑。
随后,在他惊讶的视线里,程墨池抱着阿沐,在他身前蹲下身。
程墨池歪着头,枕上褚师洛的腿。相触的瞬间,程墨池心底纷杂的情绪全部消失,化作令人沉迷的安心。
褚师洛僵直了身子,好半晌,才抬手轻抚程墨池的发顶。
师尊。程墨池轻声唤道。
褚师洛轻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阿沐乖乖窝在程墨池怀里,好奇地看着两人。
没有多余的话,只是这般安静地相触,就让程墨池满心欢喜。
像他先前说的,无论现在的褚师洛是谁,在他程墨池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师尊。
褚师洛对他的维护和关注,不时的提点和照顾,都让孤独惯了的程墨池留恋,且越陷越深。
没多久,安静的氛围就被打断。黎青和轻敲了几下门,悄声问道:小师叔,我能进去吗?
程墨池从褚师洛怀间起身,转头看向门的方向。
去穿鞋吧。褚师洛说了句,随后站起身,准备去开门。
屋内暧昧又温馨的气氛骤然消失,程墨池有些不悦地蹙了下眉,但没多说什么,转头坐回床边,默不作声地穿鞋。
黎青和进来后,第一眼便瞧见了已经苏醒的程墨池,随即笑道:师弟,你终于醒了。
程墨池点了下头,权当回应。
黎青和松了口气。先前褚师洛把程墨池哄睡的时候,黎青和还不解,但看到程墨池眉间隐隐浮现的魔气时,他便有些心有余悸。
原来程墨池在那一瞬间,不知为何会有走火入魔的征兆,幸好褚师洛发现得早,不然程墨池可能真会入了魔。
黎青和看着又恢复如常的程墨池,欣慰不已。
毕竟小师叔好不容易收了个徒,万一真因为意外入了魔,可如何是好。
眼见着没什么事儿了,黎青和便转头问褚师洛,道:师叔,既然师弟已经无碍,咱们要不现在就打道回府?
不急。褚师洛淡声道,今晚就是洛河城灯会,既然无事,就凑个热闹吧。
黎青和迟疑了下,又道:也行。传闻这洛河城灯会远近闻名,正好见识一下。
程墨池倒是无所谓。他先前想着等海川的事儿了了,便离开褚师洛,但现在......
他抬眼看向褚师洛,对方正拿了纸手帕给阿沐擦嘴,神情冷淡动作却柔和,美得让他移不开视线。
程墨池低笑了下。他改变主意了,褚师洛到底是什么人,他真是好奇死了,不弄明白就总惦记着,或者说,褚师洛这人本身,就让他念念不忘。
既如此,又何必委屈自己远离,不如就留在褚师洛身边。
他向来随心所欲,现在想留了,就留下,如果什么时候腻了,便离开。
三人打定了注意,便带着阿沐一起,下楼吃饭。
先前的说书先生又在侃侃而谈,讲的故事也属实应景,讲的是这洛河城的灯会由来,以及往年的盛况。
程墨池等人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阿沐,连瓜子儿都不吃了,双眼晶亮地望着先生,尾巴兴奋地摇来摇去。
原来这洛河城灯会,也才举办不过百年。
传闻百年前,洛河城内有一家大户。大户主人是个年过半百,却富可敌国的商人,他膝下有一儿三女,儿子年纪最小,也最受宠爱。
直到三个姐姐都嫁为人妇,便轮到了这年纪最小最受宠的儿子。商户一家都不是迂腐之人,对于儿子的婚事并不多干涉,说是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
因此,邻近县城里有适婚的姑娘,家里人都赶来搭媒,可偏偏这小少爷一个都看不上。
直到有一日,小少爷突发高热,醒来便说自己梦里见了个貌美的女子,还说非她不娶。
商户一家便依据小少爷的形容,描出了少女的外貌,四处差人贴画寻人。
可这梦里的女子,却迟迟遍寻不见,小少爷竟因此害了癔症,整日除了念叨着美娇娘,便什么事儿都做不得。
这可把商户一家急坏了,就在他们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时,一位道人寻上了门。
传闻那道人长相美艳,妖异非常。他告诉商户,小少爷梦里的女子,其实是只修炼成精的狐妖,专门勾人魂魄,夺人寿数。
商户一听差点吓破胆,忙问如何解决。
道人便给了他们一剂良方,叫他们把药混着桂花酿喂给少爷,再在府中彻夜明灯,叫那狐妖不敢再来。
说罢,便脚踩祥云,眨眼间消失。
商户一家连忙照做,命全城明灯三日,街道屋檐,任何地方都不能放过,而那时,恰逢上元佳节。
这么一来,不过三日,小少爷的病居然真的好了,再也不念着什么美娇娘,还娶了邻县最知书达理的大户小姐,二人琴瑟和鸣恩爱百年。
为了以防万一,商户一家接连十多年都在上元节前后命人明灯,各型各色灯笼高挂,形成了一道特色。
后来,这个习惯便被洛河城百姓保留了下来,花样也越来越多。
时间久了,洛河城灯会便远近闻名起来。
不过诸位有所不知啊。说书先生得意一笑道,先前大家来洛河城,看的那是灯会,可现在,来看灯会的人,有半数以上,都是为了目睹那位华容仙子的绝色风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