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咸鱼致富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些天他们还是有不少活要干,但是整个人,却比之前要快活一万倍,不会再动不动被泼头辱骂,莹莹也可以开开心心出去玩。

以后的日子,能长长久久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想着想着,他冲首席位置,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谢谢爹。

谢啥啊,都是姓梁的。梁枫最不能看别人露出这样的表情,急忙忙转移话题道,你们大人自己动筷啊,还让我来分就真有点恶心了,反正别便宜了老二一个人。

爹啊......

因为菜色意外丰盛,经过民主评选,大家一致同意将美好进行到底,今天晚上煮的是干饭,而非平时稀得捞不出几粒米的汤汤水水。

此时,只见大家不论男女老少,均在迅速的挥动右手,将一勺一勺的饭不停地往嘴里塞,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在一旁为他们打着节拍,真狼吞虎咽了。

不出十分钟,碗碟全部空空如也,就连卤汁儿都被浇到碗里拌饭吃,所剩无几。

饭后,大家又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洗漱了。

梁枫孤独一人,坐在床上清算自己的存款,毕竟接下来,准备工具、买食材、包括场地市金都要花一些钱。

万一连个开业成本都凑不出来,那今天的一通彩虹屁岂不是吹得太尴尬了?

父亲的尊严何在?

穿越者的尊严何在?

拥有系统挂逼的尊严何在?

按照原身记忆,梁枫从床底的木质隔层中,掏出一个盒子,打开后里面整齐地码着几个银锭子,还有好几串铜钱。

操,他真的是太没有金钱观了,穿过来也有几天了,居然到现在才想起来盘点一下自己的小金库。

原主这几年在外头给大户人家做些比较精细的木工活儿,每年大约摸也有几十两银子的进账。

只是,从四年前梁季冬去县城上学之后,家里便每年有固定二十两银子的支出,于是基本没存下钱来。

不过这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前些年到底还是存了一些钱。

梁枫仔细数了数,大约还有70多两,这样的积蓄,在村里算是不错的人家,按理说平日里不该吃的那样差,让家里的孩子个个瘦的不成人样。

只是郑氏一心盼着幼子将来中秀才中举人,将银钱抠得非常紧,就怕耽误了他以后去府城和南直隶府考试。

幸好梁枫,嗯,下床的第一天,就从郑氏手里要回了主屋的钥匙,不然说不得郑氏要偷偷把这些银子带到郑家去了,那他可就真算是损失大了。

第16章女儿

想卖肉夹馍,先要把工具准备好,手推车,烤炉,卤水材料。

古代与现代不同,因为大数人肚子里都缺少油水,所以肥肉反而比瘦肉的市场要好,价格也更昂贵,瘦肉一般十五六文一斤,肥肉却要20文。

梁枫估摸了一下分量,码头上都是卖力气的人,吃饱肚子是第一需求。

因此,面饼他们特意做的比较严实,个头比现代的要大了一倍,花费的面粉也比较多。而肉馅里,他们会再调上一些卤的素菜,每2斤面粉,1斤肉大约可以出9到10个饼子。

算上柴火、卤料,每个肉夹馍的成本大约在4文钱,菜夹馍是2文钱。

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定价就按每个菜夹馍4文,肉夹馍7文来吧。

毕竟只是县城,码头上一个壮劳力每天正常的工钱也就是2030文钱,若太高的话,那些卖力气的人也舍不得花钱。

其实如果放到现代,仅仅每天吃饭就要占一天工资的一半左右,绝对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被周围人吐槽死。

但在这落后的古代,吃饱饭便是终极追求,他们没有额外的娱乐,也没有比吃饭更值得花钱的地方,这样不正常的资源分配,在这种环境下似乎才是最正常的。

爹,还是您这脑子好啊,这什么你想的这带轮子的小推车,可真是太适合摆摊了。

迎着早晨的光线,梁孟春和梁仲夏两人扯着一张图纸,不住惊叹起来。

梁枫挑了挑眉,嘚嘚瑟瑟道,不然呢,你以为老子跟你一样啊,整天就想着吃。

哎呀,爹,别老提这茬啦。梁仲夏又气得跳脚。

可惜,现在咱家只卖馍,等到咱家啥时候卖面条啊,馄饨啥的,那些人估计都会坐下来喝口茶的。到时候,可以把我那前段时间打出来的啥折叠桌子椅子,拿过去一起摆着,搬起来忒方便。

就你脑子好。他习惯性一巴掌拍到老二肩膀,这个戏精又哎呦哎呦的叫唤了起来。

梁孟春看着两人日常怼起来,忍不住笑开,爹,看着确实是挺实用的,只不过您现在手还不大好,光我跟老二、老三的手艺估计做出来不行,得找磊子叔来帮着一起。

嗯,这事你跟你程磊叔商量着来就行。梁枫完全没意见,儿子全程把控,正好他偷闲。

梁孟春点点头,刚好咱家现在也没合适的大材,现去山上砍,再杀青晒干,估计得耽误不少时间,还是直接去磊子叔那里订吧,木工我全程跟着就是。

你待会儿把家里的卤肉端一碗过去,还有,如果你程磊叔想自己做这门生意,也没关系。

听这话,梁仲夏撇了撇嘴,爹,你咋对外人比对你儿子大方多了?

谁让你长的讨人嫌。

梁仲夏对他爹哼了哼,也没再说什么。

他亲娘生四弟那会儿,他也才六七岁的年纪,正是嘴馋好吃的时候,但家里的东西基本上到不了他那。

唯有程磊看不过去,经常会私下给他们兄弟塞点吃食。

他自小性子就灵活,嘴甜、会讨人喜欢,又脸皮厚,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本事一流,知道程磊待他们好,程夫郎性子也大方,便经常去程磊那里蹭吃蹭喝。

可以说,整个梁家他是从程磊那里受惠

最多的人,所以这事,他嘴上犯犯贱也就罢了,心里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不满的。

梁枫叮嘱饭,老大,这事儿你跟你程磊叔好好讲清楚,我明儿个跟老二去一趟县城码头,找个合适的档口。

舒州下辖一府八县,地域之广阔,在整个南直隶都是排的上名的,但人口繁多也出了名。

因此,分派下来,实际上他们每家每户所能占到的种植土地面积真不大,仅够饱肚罢了,生活水平,完全比不上他们隔壁的宣州。

宣州矿产资源丰富,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他们整个南直隶,甚至包括东南沿海地区的铜、铁矿石几乎全靠宣州出产。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极度发达,整个宣州码头林立,如诗中所说,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不过他们舒州虽然没有这些资源,但因为气候原因,舒州的茶叶、蚕丝、苎麻等等比中原地区好上不到。

因此,蹭着临近宣州的水利交通,很多行脚商人经过时,也大都会来他们这里顺便做些生意,不管是卖到东南沿海还是往北到应天府,都能足足地赚上一大笔。

而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茶叶生意大好的时候,明前茶上市不久,码头上船来船往,络绎不绝。

他们县城的江边码头,是同安县里的茶叶大户袁家和苎麻大户胡家,合伙承包出资修建的。

因此,在这里入水的船只,以及在码头上摆摊开店的,全部都需要按位置缴纳市金给两家。

梁枫他们选了一个靠码头较近的位置,听说之前是卖包子馒头的,市金按天交是20文,按月就是550文。

他对自己的生意还是有一点信心,便按月缴纳了市金,也省得之后出现位置不定,老是换这换那的问题。

爹,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