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这么生龙活虎,确实也不像受了什么打击的模样,云清稍稍放下心来,继续审问道,你这五天究竟去了哪里?
去宣州帮忙办件小事。
梁枫对着他轻轻牵起嘴角,语气平淡,完全听不出其中所含的艰险复杂和刀光剑影。
对他都说得如此隐晦,云清心里惊疑不定,纤细的手指抓着他粗糙的大掌,摩擦了一会,还是没有继续问下去。
春风又起,墙角的杏花,满树洁白,飞舞起来,有几片穿过窗枢,落在了云清的身上。
梁枫抬手将它们一一捡起,捏在手中,送到云清眼前,与他清澈的眼眸对视,低沉的嗓音带着些微笑意,我的宝贝儿,比花还好看,人比花娇。
云清眨了眨眼,接过那几枚花瓣,带着几分调皮地说道,我家夫君也比花儿还好看,只可惜对比的是喇叭花。
梁枫失笑,不跟他计较,长臂一伸,把人揽在怀里狠狠亲了一顿,只待他面红耳赤,喘不过气来。
云清气呼呼地擦着红肿的嘴巴,一边瞪着他,每次都用这一招!
闻言,梁枫又低头在他脸上亲了几下,笑得异常得意,谁让你只吃这一招,谁又让我喜欢这一招呢?
云清气得就要伸手推他,但他那点微末力气,对梁枫来说,连挠痒痒都不如,尝试了几次,最后只能挫败地认输,被梁枫拘在怀里占了好一会便宜。900
天气越来越暖,沉睡已久的土地开始冒出新叶,人们身上的衣服也开始一件件地脱下,休息一冬的人们开始播种插秧,孩子们赶着家里的鸭子、牛羊在山坡、河道间钻来钻去。
这还不算是一年最忙的时候,基本都只用家里的男性劳力下地干活就行,女人们只要用心操持家里,因此慕云庄的作坊依旧照常运行,只是那些妇人请假的频率相对增多了,不过大家对货物数量要求都心里有底,白天完不成的晚上会主动过来多加会儿班,作坊里是免费提供蜡烛油灯的。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月中,梁枫收到了谢恒的口信,去了一趟县城。
当天他回村的时候,顺便买了不少官奴回来,晚间开了个简单的家庭晚会,梁孟春之后便不用在去县城卤味铺了,全部交给老二梁仲夏负责,至于烤鸭的活,也移交给买来的下人。
慕云庄那边苏氏负责的事项,也全都交给三媳妇王氏,初时王氏还有些不安,虽说她最近已经开朗很多,但毕竟在郑惠那个女人手下,被压迫那么多年,真正掌起事来,怕会有些拈轻怕重。
但后来一想,作坊这两年云清还看着呢,倒也就不那么紧张,工作也都是这些日子来做熟练的了。
梁家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系统发布的主线任务,也终于可以开始正式地行进。不然垃圾系统,哪天心情不好,想起来就以他懈怠不工为理由,电他几下,虽然只有痛感没有外伤,但没事老这么来几下,搁谁受得了。
梁枫此次,之所以积极帮助谢恒办如此危险的事,也就是为了捡这个现成的便宜,胡家在苏家村的织布坊和染布房,简直让他垂涎欲滴。
本来梁枫想的是,以后有机会,就高价从胡家那边收购,毕竟他手上没有专业人士,从头组织起来麻烦,像苏家村里这样现成的专家、工具、作坊、原材料,简直得天独厚。
谁知道,偏偏就是那么巧,胡家不长眼得惹到他头上就算了,居然胆大包天到借自家的船队,帮宣州督造和舒州知府运假铸钱,掺和进白莲教谋逆之事。
假币一旦发酵开来,足以动摇国本,可想而知当今会何等发怒,恐打草惊蛇,那些人鱼死网破,使模具流出,假币泛滥,圣上便派九殿下亲临宣州,微服密查。
待铸钱炉地址确定,模具到手之后,九殿下便带尚方宝剑,直接动用了扬州的驻军,使用雷霆手段,将整个江南道丁点牵扯的所有官员、大小贼窝,都几乎清了个彻底。
至于小小的同安县胡家,在这样的风浪清洗中,只算得上一片小小的树叶,这个存在于偏远乡村中的胡家织布坊,更不会让雄才大略的九殿下皱一下眉头,谢恒帮着稍稍操作一番,便把它从抄家的财产清单中划掉了。
去年刚来的第一天,系统就发布了染布的主线任务,到现在差不多刚好一年的时间,只是那时候没钱没人没地位,怎么做都束手束脚,直到此刻,梁枫才能放心地一展拳脚。
系统给他的资料中,不仅包括了各种配色染色的方子,还有关于染织工具的实际改进和模型操作。
梁枫作为一个完全不懂纺布,但是拥有完整木匠记忆传承的人,一下就看出这个系统提供的水转大纺车,其技术的先进性和高超性。从文字描述和简要图样来看,它具备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其发动机为水轮,也就是用水力推动工作,很大程度上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传动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动锭子,一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具机即加捻卷绕机构,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
而且之所以叫大纺车,是因其使用的锭子达到三十二枚之多,自然,其生产力也就显著增加。一般的单锭或三锭纺车,纺棉一天只能纺五到七两,纺麻也不过一斤多点,大纺车则能将其工作量翻几十倍,达到二十到五十斤,这根本是质的变化。
中国古代发明家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一伟大创造。
等和程磊等人把大纺车研究出来之后,梁枫先送了一架给谢恒,谢恒刚开始是一脸懵逼,这东西体积那么大,又笨重,辛辛苦苦的运到县城,梁枫倒是不嫌麻烦。
直到梁枫告诉他,这东西用水力就可以催动,而且能够提高织布速度几十倍之后,谢恒就欢喜地不知该怎么才好了。
同安县是苎麻之乡,养蚕、缫丝的也数目可观,这样一个变革性的工具,对他个人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政绩;而如果让谢家上达天听,那更有难以想象的好处,以及将在民间留下极好的声名。
谢恒暗中许给梁枫的好处自不必说,甚至保证会在陛下面前提到他的名字,梁枫轻轻一笑,回家之后,就直接带着梁孟春和苏氏去了苏家村。
先前已经跟他们两交代过,胡家的作坊被买了下来,现在就让他们夫妻两负责那边,毕竟苏家村是苏氏的老家,她原先在家中做女孩儿时,也是在作坊里面做过两年活的,对其中的套路都还算熟悉,上手起来也快。
这消息可算是让大儿子夫妻惊了一阵,尤其是苏氏触动极大,她在苏家村时,每每看着作坊里胡家的管事娘子,都觉得羡慕极了,将来要是她也能当上就好了,后来嫁到梁家,又遇上那样一个婆婆,自然心里的什么火都熄灭了。
现在她再次回到那熟悉的地方,没想到居然身份来了个如此大的转变,翻身变成主人了。
这个时期,几乎所有染布坊都是用的天然染色法,也就是利用那些天生的可以留色的草木植物、金属矿物来上色,最后呈现出的就是染料本身携带的颜色,连色调深浅变化都难以出现。
困于大家对颜色合成、化学反应了解的不多,因此染出来的布不仅粗糙,颜色单一,还很容易掉色。
梁枫到苏家村之后,成功接过了权柄,原先作坊的管事们也依旧还在,他们都是跟胡家签契约的,不是本家人,因此本来被抄家下狱,跟他们关系也不大。
先前他们还担心自己之后的前程不定,现在知道有人接手了作坊,还按照以前的待遇聘请他们,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一直都兢兢业业等着新主家过来。
梁枫对他们也没什么架子,来之后随便说了几句,做出关于以后的待遇承诺,就直接上工,先把大纺车搬到织布坊,让他们试用。
其结果自然让人惊奇不已,大开眼界,一个个都眼馋地摸着纺车舍不得离开。
好东西,好东西!
以后作坊里就都用这个了吗?
第86章少年
梁枫和梁孟春等人,在苏、赵两位管事的带领下,前往染布坊,苏管事是苏家村村长的儿子,对这边的一切都很熟悉,赵管事则是位祖传的采蓝家,是胡家特地聘请过来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