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忠臣被迫娶了奸佞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家伙一脸漠然,如一柄入鞘的长剑。

柏砚眸子动了动,刚想起身,自上边忽然落下一道视线,是怀淳,他沉了眸,朝柏砚递了一个眼色:莫动。

就这转瞬的工夫,萧九秦开口,陛下,臣只是一介武夫,懂得不多,只不过他看着魏承枫自得的模样心中轻嗤,说话时却不显山不露水,只不过侥幸读了一些书,也知苛政猛于虎,盛世贸然加税,怕是会引起百姓的逆反

魏承枫听他前半句还噙着笑,但听完后半段登时变了脸,平津侯什么意思?!

他像是被踩着了尾巴似的,加税是为了援救受灾府县,又不是为了世族享乐,都到了这地步,他们怎么会逆反,这不是

萧九秦轻轻一笑,在安静的殿中格外清晰,魏承枫厉声,你笑什么?!

臣昨日回府发现主院因雨损毁,殿下能否将皇子府让给臣住上几日,他敛了笑,只是暂住而已,殿下可能体谅臣的难处,援救一二?

自始至终都一派认真,魏承枫不懂他怎的忽然换了话题,愣了下后才勉强开口,侯府不还有其他院子么,再不济郢都还有那么多客栈

这便对了,萧九秦打断他,以己度人,殿下都不愿收留暂时借住的臣,凭什么又要要求其他府县的百姓损失自己的利益去援救别人?

魏承枫脸色陡变,这不一样!

萧九秦不慌不忙,为何不一样,虽然话说起来有些凉薄,但理便是这个理,他目光扫过一众大臣,最后落到户部尚书身上,问道,尚书大人,如若今日要您倾尽家财去赈济灾民,您可愿意?

户部尚书一僵,面有难色,这这自然是

说实话!萧九秦直勾勾地盯着他,如果大人愿意,那可是大梁之幸,毕竟这样高风亮节的本侯是做不到。

户部尚书面色涨红,支支吾吾半天,最后自暴自弃开口,下官家中尚有老母,底下儿女、奴仆一众要养,倾尽家财实在是有些为难了

那便是不能了?萧九秦点头,又接连点了几位大臣的名儿,无一不是平日里清正廉明又爱民如子的,但没有一个能干脆利落的说出甘愿倾尽家财只为赈灾的话。

啧,为官多年都不傻,平津侯都这样问了,还当着皇帝的面儿,如果应下,那便真的要从他们开刀,到时散尽家财便是自愿的了,事后如果反悔,便是欺君了。

所以,不若在这会儿厚着脸皮,也好过被人逼着送银子。

不过短短片刻,魏承枫脸色一点一点变黑,萧九秦像是一无所觉,还欠揍地问他,诸位大人看起来似是有些为难,毕竟还有老母妻儿要养,但殿下方才那样说,可是愿意为赈济灾民而大开私库的?

魏承枫一噎,这会儿骑虎难下,但是已经被逼到这份上了,尴尬的也不止他一人,便脸色涨红着,结结巴巴开口,本,本殿前两日侧妃,才生了一子,府中也,也没有多少现银

萧九秦挑眉,也对,是下官僭越了,小皇孙可不能短了吃穿

他一副无赖相,所以,殿下又凭什么要其他府县的百姓去短了自己的吃穿来赈济灾民?

第14章请命要发疯能不能换个地儿?!

魏承枫不自觉就入了萧九秦的套,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然落了下乘。

你这是强词夺理!魏承枫找不到反驳的话,但也不愿萧九秦出尽风头,还将他踩进去。

可是这世上的事哪里能尽如人意,萧九秦本就不是大善人,他是武将,能这样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和魏承枫你来我往的牵引,也不过是抱着不想落人口舌的念头。

殿下想清楚了再说,臣可是有哪一句不合适?明明都是殿下自己亲口所说,孔圣人都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到殿下这儿就是另一番景象?

你!魏承枫目眦欲裂,又是这样,这萧九秦就是变着法的和他作对。

正当二人气氛凝滞时,旁边柏砚淡淡开口,启禀陛下,臣有一言。

原本作壁上观的皇帝目光落到柏砚身上,怀淳却是轻轻眯眼。

行章但说无妨。皇帝对上柏砚时竟态度出奇得好,甚至难得流露出一点长辈看待晚辈的宽和,你素来是有主意的,朕看你这次是不是也能再出奇策。

被这样偏爱,柏砚始终面色如常,不骄不躁,静听四殿下和平津侯一番叙说,臣以为,当值此时,不仅不能加税,还要平抑物价,严格把控诸地囤聚粮棉。

即便是跪在地上,柏砚亦是不减分毫气度,历朝历代因为战乱、天灾、人祸而引起动/乱有大半是因为民无所居,人无所用他目光沉凝,堤坝损毁是即存的事情,下一步便是预防疫病和赈济灾民,但若在此时加税,无异于火上浇油,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去赈灾,往严重里说,便是将刀架在百姓脖子上,逼着他们作乱。

柏砚你什么意思?!魏承枫听着听着就不对了,他前脚提出加税,萧九秦和柏砚就说什么不妥,摆明了是驳斥他的话。

老四皇帝开口了,听行章说完。

是。魏承枫即便再不愿意也得闭嘴,他眸中尽是戾气,但是柏砚对此丝毫不理会。

倒是一旁的萧九秦,他看着魏承枫阴鸷的神色,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赈灾与治水其实别无二致,与其一心去堵,不如试着疏通他其实早先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只是今日正好撞上,魏承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实际上,柏砚根本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比起与一位看不上眼的皇子斗法,百姓的安危更重。柏砚不是什么普度众生的大善人,但是也不会弃人命如敝履。

要如何疏?

永州府地势低,大多百姓都居于低洼处,现下应先将尚未受灾和影响较小的引导迁出,据臣查阅近百年的县志记载,永州府几乎每十七年便有一次涝灾,今年入秋较早,这一场雨已然是预警,若是拖得久了怕是要酿成大祸!

他说到这儿,底下诸人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人的恶意揣测。

柏砚仿若一无所知,依旧道,今年永州府周围三府四十七县,多是种植黍稻,是历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借此时机,户部可平调税赋,允许百姓以物纳税,但是以平素八成的价格,再辅以纳税免徭役,相信会有不少人为免徭役纳税。

那些也不够啊!户部尚书摇头,仅是税赋挤出来的那点只是杯水车薪,抵得了一日抵不了十天半个月。

这只是其一,柏砚漠然地往户部尚书看了一眼,若是下官记得不错,前不久北狄求降,可是献上了不少金银布帛,折算一番,应当有二十万两银子,这些可不算是杯水车薪了吧!

此言一出,别说户部尚书几人,就连皇帝脸色都变了下。

怀淳更是眸子一沉,盯着柏砚,恨不能将这家伙揪过来揍一顿。

北狄求降送上的那些是什么东西,分明就是皇帝的私库,柏砚这家伙打什么主意不好,非要将那挑破说出来,还光明正大的想要挪用。

众人的反应柏砚早就料到了,但是他神色不变,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若是赈灾不及,有一日酿成苦果,那时就是有金山银山都无济于事。

他将话摊开来说,没有避讳,更没有用什么婉转之语,户部无粮不是不及时赈灾的理由,再者,人命关天,如若多拖上一时,便有更多的百姓深陷涝灾,诸位大人有难处都能理解,可是百姓的难处,希望我等也能理解一二。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