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蓉,这事我还没想好怎么跟爸说,我怕他的身体承受不住。
温以蓉转眼在蒙城住了几个月,对于秦父的为难她很理解。老爷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医生已经建议保守治疗,足以说明剩余时间不太多了。
可是这事,迟早都是要惊动的。与其将来从别人嘴里传过去,还不如你亲自开口好。
这些年,秦父在京都任职,家里上下都是温以蓉打点。秦老爷子也主要由这个儿媳负责照料,说是儿媳,其实感情上已经情如父女。
秦父也知妻子说得有理,只是一想到父亲的身体状况,他就难以开口。
温以蓉懂他,但这事不能拖太久。京都那人也只有老爷子才有可能抗衡,这事不说也得说。
老秦,你要是开不了口,还是让我回去,我来跟爸说。
不行,这个时候你不能回来。秦父一口拒绝,海城现在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危机重重。
他不能让妻女在这时候回到海城漩涡里。
我明天一早就跟爸说,你和小柔也开始做准备吧。
这事折磨了他们几个月,终于要到迎来曙光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我真要在月底正文完结了,然后加一丢丢的番外。啦啦啦
111、第111章
冬夏两季,对于年迈体弱的老人来说,都是最难熬的。秦老爷子虽有人精心护理,但年轻时候身体就受过重伤,到老了再如何保养也不过是勉强维持。
咳咳,小张,给我倒杯水。
秦云松刚走到父亲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他迅速敲门而入,见到护理小张正在为老爷子顺气。
爸,哪里不舒服?
老爷子微仰着头,张嘴呼吸。最近这样的状况出现频率高了些,他自己也知不太好。
没什么,就是有点胸闷。
秦老爷子一脸无所谓,护理小张在旁解释说:这两天温度高,老爷子觉得透不过气。
秦云松让小张去倒水,他继续替父亲顺气。
爸,快入夏了,你还是要多注意才是。
他刚说完,便接过小张递来的水,一口一口喂着父亲。
秦老爷子缓过来了,气息稳下来,秦云松让小张先出去忙。昨晚几乎一整夜没睡,还在纠结如何对父亲开口。
秦老爷子看他这副模样,有些不悦。
之前的事有眉目了?
秦云松点头:有消息了,昨天确定的。
秦老爷子带点怪责的意味,不满道:昨天就知道了,怎么现在才来说。
秦云松什么都还没说,秦老爷子就猜到了他来的目的。秦家这段时间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老爷子是知道的。秦云松一再保证他有办法处理,他便静观其变,耐心等待最终结果。
秦云松在父亲面前时,还是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微垂眼眸,少了平日在京都任职时的气势。
其实这件事,最初我和蓉蓉就有预感,只是一直不敢确定。昨天得到了证实,但不知道怎么跟你说。
秦老爷子见他犹豫,吞吞吐吐的样子,心里猜到了几分。
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你们是怕得罪不起还是狠不下心?
秦云松咬牙,索性全说了。这事拖下去只会让局面更快恶化,调查组的初步报告已经完成,如果再不阻拦,恐怕秦千柔就真要被定性了。
秦家有能力保住秦千柔,可是这不应该是她应得的结局。秦家的人从不贪恋虚荣名利,可是也从不软弱屈从。
秦老爷子默默听完,始终不发一言。秦云松吃不准父亲的想法,尤其是当他把最后那个名字说出来的时候,父亲的胸口明显起伏了好几下。
爸,这件事如果你不方便出面,还是由我去京都找
老爷子抬手打断他:你现在被困住,去京都等于自投罗网。你真要有能耐对付他,哪会有现在的局面。
秦老爷子说的是实话。一位跟自己父亲同辈的人,一位比自己父亲身居高位时间更久的人,一位在京都势力庞大的人,秦云松的确不太能应付。
你安排一下,我要去京都。
爸!
秦云松和温以蓉的想法是请老爷子出面,找找在京都的旧识,由他们出面来破局。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亲自去京都,且不说这旅途辛劳,他也已经多年不曾踏足京都了。
还磨蹭什么?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在这里贻误战机!
秦老爷子年纪大了,人也虚弱了,可是严厉起来,还是隐约可见当年在战壕里的雄风与利落。
秦云松领命而去,很快就安排妥当。但他不放心,打算陪老爷子一起去。
你留下,就在海城给我守着。
秦云松一张俊脸皱了起来:爸,你的身体
秦老爷子提起一口气,不耐道:我是老了,但我还没老到连路都不能走,连话也不会说。海城是我们的阵地,没有人守着,谁能安心出战?
秦云松词穷,他平时当领导,运筹帷幄,分派工作头头是道。现在被父亲说的连一个字都冒不出来,秦老爷子硬起来谁都拗不过。
别啰嗦了,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岗位。我既然决定去京都,自然有我的安排。
秦老爷子当年如果不是执意离开,他在京都的影响力不会比那位低。如果没有他当年的主动让位,那位恐怕也不会升迁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