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谢明庭,你可以的。

皇叔,我一定会好好用功的。谢明庭生怕谢如琢会后悔,小鸡啄米般使劲点头,一定每天都用功。他突然想起一事,仰头看谢如琢,皇叔,沈经历说你会教我骑马射箭,可是我听说你也在学啊。

从谢明庭嘴里听到沈辞,谢如琢微微皱眉,不明白沈辞为何会这么说,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对,大概是谢明庭在回程时吵着要沈辞教他,沈辞在哄他陛下会亲自教罢了。

想着想着,他心里还美滋滋的:沈经历可只教我一个人,才不教你这小屁孩。

丝毫没觉得和一个八岁小孩攀比有多幼稚的谢如琢亲切微笑,道:沈经历先教我,我再教你,有什么问题吗?

谢明庭呆呆地挠后脑勺:好、好像没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小谢: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小沈:害打一顿就好了

谢明庭:???我们曾经一起骑过马的情谊呢?

今天又是觉得自己好菜但依然努力码字认真完结的小扶苏~

第27章师生争执

今日来师善阁是有要事,谢如琢把谢明庭重新推回桌前写文章去,眼神示意安静站在一旁的杜若同他到偏殿。

杜若意识到皇帝有话要说,提步跟上。

一进偏殿,谢如琢便回身对着杜若倒身欲拜:这些年蒙受先生大恩,今日终于得以当面拜谢。

杜若用力托住谢如琢,先一步跪了下去,急忙道:陛下不可。

谢如琢伸手去扶,杜若却怕谢如琢又跪他,不肯起来,说道:臣几年前只是遇到了一个好学又不能学的学生,为人师者,本当如此,是本分所在。

好,朕不谢了。谢如琢无奈道,先生快请起。

杜若十八岁中探花,如今还很年轻,离他近了总能闻见松墨香气,五品官员人人皆一样的盘领青袍乌角腰带,在他身上却觉要更雅致些,他像是由一块清润的美玉雕琢而成,君子如玉一词仿似就是为他而备,眉眼又时常含笑,无人见之不如沐春风。

几年前臣就想,六殿下日后定不是被困在一方院落里的人。杜若谢了坐,笑说道,今日见到陛下,果然如此。

谢如琢笑着摇头:要是当年没有先生,朕不会走出那方院落,也不会坐在这里。

当年在冷宫无人问津的时候,杜若没有把他当作被皇帝抛弃的皇子,而是像老师对学生那样,传道受业解惑。不仅如此,杜若在听说何小满每月用自己的月银买笔墨纸砚后,不动声色地揽了这样活儿,有时还会将一些小点心跟书稿一道递进来。

冷宫五年,杜若是唯一一个愿意对他们施以援手的人。而他身为孙秉德的学生,最年轻的探花郎,前途大好,本可以不必如此。

陛下能在那般境况下心志坚定,勤学苦读,必然是无事不成。杜若道,臣自问若身处陛下当年境地,恐做不到陛下那样。所以,陛下之今日是您自己争取来的。

谢如琢一笑而过,转而问道:先生在翰林院七年,本该入六部,朕却让先生来做太子的老师,先生心里可有怨?

陛下说笑了。杜若摇摇头,臣的老师或许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但臣并不觉得。入六部是干实事,如今是教导储君,修习学问,其实在臣心里没什么分别。臣求学问道,登科为天子门生,不管身在何处,相比平民百姓,臣能为天下人做的事都已多了许多,那这就是臣心中所愿。臣今日尽心教导太子殿下,来日殿下若能从臣所教的东西里学得一二,臣就觉得今日所做是有意义的。

旁人听到孙秉德最得意的学生说出这番话,怕是会觉得这是假清高,在皇帝面前圆滑拍马屁,但谢如琢知道,杜若就是这样一个人,否则也不会做了四年吃力不讨好的事。

谢如琢淡笑道:先生和元翁很不一样。

老师授臣学问,但臣要做什么样的人是臣自己决定的。臣敬重吾师,但不会盲从吾师。杜若眼神坚定,老师有他想做的事,臣也有自己想做的事。

谢如琢意有所指问道:朕要再次出兵南下之事,先生可有耳闻?

臣知道。杜若颔首,老师他们不同意。

那先生怎么看?谢如琢举杯饮茶,问道。

杜若并没有因谈话趋向敏感而神情有变,还是眉目温和带笑,道:陛下登基以来,所做之事皆是为国,未见私心,虽然臣也觉得陛下要在此时出兵有些出人意料,但臣相信陛下是有细致的考量,不会拿数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目前这还是谢如琢第一次听到肯定的话语,虽然他早知杜若会这么说,但心头还是浮起暖意,他歪了下头,道:先生与元翁有多年师生情谊,缘何这般信朕,却不信元翁?

杜若坦然与谢如琢对视,道:老师不知道陛下这些年都做过什么,但臣知道。老师没有看过陛下的文章,但臣看过。老师不解陛下的抱负,但臣理解。凭此三点,臣愿信陛下。

谢如琢起身对杜若一揖:多谢先生信任。此次出兵南下,个中原因复杂,恕我不能说清。但我能保证,这个决定绝不会辜负先生的信任,也不辜负我大虞数万将士。杜若起身来扶,他一揖到底,请先生帮我。

陛下言重。杜若回礼,臣愿为陛下分忧。

翌日休沐,午后难得风寂天青,杜若过了垂花门,见孙秉德正与新入内阁的工部尚书姜学颜在院中品茗。

他上前见礼:老师。又向姜学颜行礼,姜阁老。

这是一座二进宅院,孙秉德好风雅,也从不会在起居上委屈自己,来乐州后便置了这座宅子,近两个月整修,院中池塘已注了清水,养了红鲤,满眼看去,四时花木俱有,春赏梨,夏赏荷,秋赏菊,冬赏梅,再看石桌上这套无瑕的白瓷茶具,里面盛着的是香气四溢的上好毛尖。

芳洲来了。姜学颜识趣起身,你们师生聊吧,我先回了。

孙秉德未多挽留,杜若替他将姜学颜送至门口,再回来时,杯中换了新茶。

杜若谢坐,说道:学生以为今日是韩阁老登门,没想到是姜阁老。

玦之早上刚来过。孙秉德邀他饮茶,这事也没什么可说的,陛下心太急了,用兵之事怎可如此随意?

孙秉德穿的是深青色忠静衣,交领大袖,为品官燕服,三品以上饰云纹,孙秉德又是文官之中唯一一个赠官从一品太子太傅的,衣上前后缀仙鹤补,素带束腰。

他很瘦,拈着茶杯的手骨节分明,眼下常年都有两团淡青,像一个清苦的苦行僧。

不管朝中如何看待这位首辅,杜若也清楚,孙秉德坐着这个位置并不轻松,几乎日日过子时才休,寅时又要起,朝中大小事皆要问上一两句。皇帝可以偷懒,把不想处理的琐事推给内阁,他却无人可推。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