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他听说将军有意认回沈辞,如今看来,恐怕不止是要把人认回来这么简单。
这么年轻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张弛有度,是有绝佳的天赋,而天赋是一个将领最难能可贵却也最需要的东西。
裴元恺这些年其实一直与他们几个副将慨叹自己的儿子没有一个能堪当大任的,裴云青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但事实上他们都知道,裴云青天赋不足,在战场上的表现只能算勉勉强强,因而裴元恺不得不为裴云青培养一批得力的将领扶持他。
如果能有一个人比裴云青更好,裴元恺会不会改变主意也未可知。
伊勒德和裴元恺少说也交战了二十年,胜少负多,今日在沧州军默契的配合之下,照样没有讨到任何好处,打了一整个白天,傍晚收兵回营时脸色阴沉得可怕,走前还用北狄话骂了句脏话,但裴元恺跟北狄人打了二三十年,简单的北狄话也会说,对着伊勒德的背影回敬了一句。
不过沈辞听不懂,也不知道两人都骂了对方什么,反正伊勒德回头看过来时脸色更难看了。
沧州军和卫所军不同,这里是完全靠着军功往上爬的地方,可以得到认可的东西就是能力,因而大部分军士其实性子也挺简单,早上还看沈辞有点眼神不善的人在目睹了沈辞在战场上的样子后都消停了,那两个参将在回营时更是满眼钦佩,还拉着沈辞问东问西,要和他就战术畅谈一夜的架势。
沈辞倒也不吝赐教,对早上的事并不在意,耐心地回答了他们所有问题,还请教了他们一些北狄人的作战方式,到了自己的营帐前才散去。
刚与两人道了别,沈辞一转头就看到裴元恺站在他的营帐旁,似是早就在等他。
沈辞走上前见了个礼,外面风还有些大,但他显然没有邀裴元恺进去说话的想法,就站在风里问道:裴总兵有什么事吗?
沈将军一直在研习北狄人的作战方式?裴元恺难得挂上了点可称温和的笑意,只可惜他对面的沈辞丝毫不领情,神情还是一贯的淡漠,今日我看过了三千营的作战,其实已经对北狄人善用弓箭的方法十分熟练,只不过确实还需要多一些实战。
沈辞嗯了一声,道:所以接下来有需要卑职的地方,裴总兵尽管派卑职和三千营去就是了。
伊勒德正面强攻不成,往往会选择从侧面突袭,过两日我们应该要转移阵地,往西走几十里。裴元恺道,那里地形更为复杂,有山陵谷地,到时需要沈将军继续负责策应。
沈辞觉得这些事没必要专门找他说,直觉裴元恺想说的话不在这里,点头道:没问题。等了许久,他没等到裴元恺再说话,有点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裴总兵还有什么吩咐?
两人之间是一个礼貌又疏离的距离,时隔两年多,裴元恺再这么近地看沈辞,发觉他的眉眼愈发像自己年轻的时候,有股桀骜的张狂,又比那时在乐州宫门前多了几分战场上的锐气,锋利的锐气,仿佛淬了血。
早就听说朝廷出了一个百年都难一遇的将才,连许自慎都败在他手上,而他不过刚刚及冠。
这是每一个武将都歆羡的天赋,注定要青史留名。
裴元恺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觉得上天有时确实很喜欢开玩笑,当年他做了一桩错事,可能这就是报应。
沈辞在看不顺眼的人面前实在没有任何耐心,尤其此人还是裴元恺,漠然道:裴总兵既然没什么事,那卑职就告退了。
说罢他躬身一礼,转身就走,谁知裴元恺却又说话了。
小辞,裴元恺唤了一声,轻叹口气,你母亲葬在何处?
师父师娘从小到大都叫他小辞,但不知为何,这个称呼从裴元恺口中叫出来,他一阵恶寒,再听到后半句话,晚饭没吃他就有点想吐,回过头看向裴元恺时,深眸里是阴狠的厉色。
当年重病的母亲抱着他跪在裴家门前,眼前的人没有多看一眼,母亲在草长莺飞的三月里死去,眼前的人毫不知情,二十年里,更是从未过问一个字,如今却道貌岸然地问那个一辈子都毁在自己手上的女人葬在何处,而这个人应该是连他母亲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或者说当年抛弃了他们后就已如挥去一颗尘埃般将他母亲忘之脑后。
沈辞很想笑,但又笑不出来,面露嘲讽,冷冷吐出四个字:关你屁事。往前走了两步,又顿住,沉声道,别那么叫我,听着恶心。
裴元恺似是想叫住他,但他已头也不回地走开,快步进了营帐,留给裴元恺被风微微吹起又落下的帐帘。
作者有话要说:小沈:都说了我要当皇后,还特么的在这做梦!!!
师父师娘:小谢只能是我们家的媳妇儿!!!
感谢在2021071217:33:02~2021071317:32: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栗子44瓶;saya2瓶;落隰渊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山谷救援
近来裘鸣发现沈辞心情不好,具体原因他略有耳闻。
那天沈辞当着裴元恺的面怒摔帐帘,把裴元恺晾在门口吹风的事,当时很多人都瞧见了,战战兢兢了一番后,裴元恺竟对此毫无反应,非常平静地就走了。
倒是沈辞,从第二天开始就冷着一张脸,对谁都爱答不理。
这肯定不是因为公事闹成这样,那就是私事,而两人之间的私事就有些难以启齿了。
当时两人说话的内容大家没听到,裘鸣和三千营这边的军士当然是站在沈辞这边的,当天晚上就去找监军赵柯告了状,对赵柯说,定然是因为裴元恺挑事,欺负了我们沈将军。
他们已经编了一出裴元恺二十年前抛妻弃子,二十年后还不知悔改,欺负儿子的大戏,赵柯听得牙疼,但走前谢如琢跟何小满的反复叮嘱犹在耳畔,主动去问沈辞出了什么事,沈辞却不愿多提。
后来裘鸣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裴家有意认回沈辞,但沈辞不愿意。
于是大家又把那出大戏编成了裴元恺二十年前抛妻弃子,二十年后悔不当初,想回来抱儿子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