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荣挥了挥手,让溪山军速战速决,道:不敢。我只是来遏止诸位造反的念头,护卫京师安危,至于你们裴家的罪名,就等陛下亲自来定吧。
作者有话要说:糟糕,被渣男装到了。
看了一下,反正不到十章就能完结啦~
感谢在2021080218:00:02~2021080317:54: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aya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8章夜半大乱
五月已是暮春,但乐州因位置偏北,入夏较晚,五月仍有春日的景象,不过今年干旱,五月了也只有零星几点雨,成日艳阳高照,热得比往年早,又因干燥,更让人难受。
谢如琢下午看奏本看得认真总是忘记喝水,嘴唇不出所料地有些干裂,他又总忍不住要去咬一下开裂的皮,最后弄得唇上渗出血来,疼得直抽气。
何小满强行让他灌下去一大壶水,给他边递手巾边禀报沧州的情况:白跃和温崇辉已经写了奏本回来,吴总兵也传了信,郁林已被控制,裴云丰在他们手上。溪山军围住了沧州西面,至于东面,有宛阳在,若有不对,卫央会拦住的。裴元恺还没什么动静,就算有也于事无补。
凉水浸润渗血的嘴唇还是有点疼的,谢如琢已经不想喝了,但在何小满冷漠的注视下还是喝完了,不明白为什么去年大病一场后,现在他嘴唇裂一下都会被认为身体大有问题。
何小满看他睁着湿漉漉的眼睛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亲自上前为他擦去嘴角和下巴上的水渍,道:陛下太不爱惜自己身体了,要是陛下一直听太医的话,奴婢也不会盯着陛下喝水。
谢如琢怕他要念叨个没完,赶忙应了:好好好,是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喝水。那个不是在说沧州吗?话都拐跑了。
嗯,陛下怎么看?何小满把奏本都摊开来,沧州那边都在等朝廷的安排。
裴家的这步棋谢如琢已下了许久了,从卫所改制开始,到现在也该结束了,合纵连横,以强制强,一招制敌,说简单也简单,难却也有难的地方,在长时间的布局里要耐心十足,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必须选好每一步棋的时间,否则可能满盘皆输。
前世他真正动手的时间还要再晚一些,这一世无论是卫所改制还是沧州退战,一切都提前了,局势也就有了改变,动手的时机也该提前,正巧碰上这两年的大旱,前世这对裴家本就是不小的打击,只不过相比这一世,许多地方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宋家在宋青阁失踪后萎靡不振,和吴显荣的关系也很是尴尬,因而他没有出出手,现在却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了。
也没有什么安排。谢如琢收起了前面开玩笑的神色,冷笑一声,就一个字,查。
查。
在谢如琢说出这个字两天后,沧州全境封闭,朝廷派出六部与都察院十几名官员前去沧州,连同先前去沧州的白跃等人共同在沧州各地卫所开展清查,随后朝廷又派了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带着锦衣卫前去裴家彻查。
裴家在这段时间里还算平静,谢如琢听闻裴家内部争吵过,裴云丰和一些人主张起兵,和朝廷斗到底,裴云景坚决不同意,认为走到这一步该弃车保帅,和朝廷对抗只会全军覆没。
最后不知裴云景是怎么劝裴元恺的,裴元恺竟然当真没有动,任由溪山军暂时接手了前线的兵权,待在家中配合朝廷的清查。
但谢如琢不敢掉以轻心,沧州军的实力有目共睹,且裴元恺一直对他们不错,就如同宛阳军愿意忠于宋家,沧州军对裴家的忠诚也是实打实的,朝廷能用的兵还不足以把裴家钉死在沧州。
宛阳没有宋青阁在,不管怎么说都是没了主心骨,支撑战场都略有困难,也没办法再去做别的事,除非等宋青阁回来。
不过算算日子,坪都那边也要变天了。
临阊府的战事虽然还在僵持,但对大昭并不利,过了临阊府,坪都便没有了外围屏障,江北世族慌了,怕把命搭在池州。何小满整理了信报,禀道,当年许自慎在江北被逼反,是主动找上江北几个大世族寻求帮助,那些人看当时朝廷千疮百孔,确实是要亡了,觉得帮许自慎夺得天下能捞一笔大的,这才愿意出钱出力,帮许自慎养兵,又给许自慎建了朝廷。眼下坪都很可能要不保,这笔买卖就变得不划算了,江北世族还有家底在,不想在池州送命,想弃了坪都回江北去,再不济也要迁都南移保命。
从坪都陷落到现在,已经快要四年了,当年坪都的城门被攻破,大虞不得不选择弃坪都,北迁逃命,时移世易,得了坪都的大昭如今在考虑弃都南迁。
谢如琢叹道:但许自慎肯定是不会放弃坪都的,他会死守坪都,这是他的坚守和道义。
所以江北世族心里不舒服,对许自慎愈发不满。何小满道,宋总兵传回来的信说,他们打听到华扬舲在背后给江北世族出了个主意,让他们扶持太子,架空许自慎的权力,带着太子南迁,去池州南边也好,回江北也罢,都比在坪都等死好。江北世族近来在朝堂上已放出了这样的风声,可能是快动手了。
这还是熟悉的走向,谢如琢毫不惊讶,道:这对华扬舲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许自慎这样的人最看不惯诡计多端还叛变求荣的小人,只要许自慎在,华扬舲别想在大昭的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只能做个见不得人的幕僚。可一旦江北世族扶持了太子,摆脱了许自慎,他就是大功臣,就可以大展身手。
是。何小满道,江北世族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为了帮华扬舲在朝堂上争个一官半职和许自慎乃至自己的对手吵个不停,实在是不划算,所以江北世族这么久下来也没对华扬舲有任何表示,虽然对他礼遇有加,但也就把他当一个幕僚看。
谢如琢摇摇头:多行不义必自毙。
坪都旧官素来是江北世族支持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就如同江北世族想送华扬舲去朝堂,许自慎不同意,他们就跟着不同意。但这件事太大了,他们还不敢下定决心。何小满又翻了翻扎布苏送来的信,看他们的意思,应该是想按兵不动,两边都不站,当个墙头草。到时候江北世族真的成了事,他们就跟着江北世族南迁,毕竟曾经他们也是大虞之臣,后来归顺大昭,再等大虞拿回坪都,就算不杀他们,朝堂上也留不得他们,退路还是要找一条的。但若是江北世族没成,还是许自慎占了上风,那他们就又靠着许自慎站。
中午没有睡一会,谢如琢似是有点累,闭着眼按揉了几下眉心,嗯了一声,何小满放下手中信,站到他身后帮他轻轻按着太阳穴,声音放轻:陛下,宋总兵想借坪都大乱之时出手,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
谢如琢闭目休憩了一会,再睁开眼,神色已不见了疲惫,眼神冰冷道: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正好沧州那边也在等着他。
身在坪都的宋青阁于几日后收到京中的来信,此时坪都已风声鹤唳,街上不见一个行人,调动京营的兵符被许自慎拿走,但江北世族还是挟持着太子和皇后调出了京营的兵马,京营出动,宫城内外已是山雨欲来。
当初京营兵马突进闵州后,许自慎重整了京营,又调回了一部分自己最亲信的嫡系军队回京,为的就是应对突发状况,这会自然是派上用场了。
京营还有三成的兵马没有听太子和江北世族的调令,而是跟着许自慎的嫡系军队一起守在京营,要与江北世族打一仗。
前线的许自慎自然也收到了京中将有大乱的消息,动向已成了秘密,可能没有回来,也有可能已在回来的路上,要突然出现拦截江北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