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3章 幸福二五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增长幅度不大。

而咱们从新国建立后,建设出成熟的工艺体系,那是咱们先辈在半岛拿命换来的机会。

对,换来的只是个机会。

绝大多数机器技术,都是需要咱们拿钱,拿物资去换。

但就算是这样,咱们也是无可奈何。

要么发展,要么死亡。

外面群狼环伺,手里没刀,身上没甲胄,肚里没食,房屋到处漏风,你拿什么保护家人?

所以,能有那个发展的机会,也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前两年的增长,也就是因为新订单刚过来,何雨柱这人又算是小心眼,把能留在南锣鼓巷的都是留在了家门口。

可是现在稳定了,想着再有那种高增长,那就有点为难人了。

何雨柱也没办法找到第二个娄晓娥出来。

当然,区里领导盯着的,也不是娄晓娥突然能爆单。

还是盯着何雨柱的农场发明那块。

话里话外意思,就是让何雨柱搞个什么爆品出来,然后区里这边尽量把厂子留在这边。

这都是何雨柱来开会前,就预想到的。

但也是他无力解决的。

关键是他能想到的很多东西,咱们已然有了。

像是摩托车,建国第二年,咱们仿老毛子的自产摩托车就出现了。

现在四九城跟沪上的摩托车品种并不少。

就算改开后大名鼎鼎的“幸福二五零”,早在六零年,也在沪上诞生了。

何雨柱要不是有小车开,都想着买一辆的。

其他电视什么的,咱们这边也都是有。

限制咱们发展的永远不是研发,而是基础制造水平低下造成的产量不大。

说白了,大部分原配件,都是高级工手搓出来的。

而技术上面,就是何雨柱的弱项。

何雨柱只能苦笑不语,反正就是先听着,然后等到领导视线注意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该表达态度表达态度,该认怂认怂。

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哪怕就是王主任在边上一脸期盼也是想不出来。

“····诸位领导,咱们研究室的钻研一直就没有停止。

现在不是咱们不能发明东西,而是形不成生产规模。

这个上面是急不来的事情。

别说工业上面了,就是养殖业。

明年咱们养猪场是准备出栏一千五百头以上,看上去数量不少。

但要是论到出口,却是没什么竞争力。

工业上面也一样,我记得沪上有款摩托车叫幸福二五零的,外观时尚,车子性能也是很好。

但每年产量就那么一点。

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

要是能把成本降下来,产量上去,那就是一款出口的好产品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