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叔且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烫手的急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开封府衙如今的通判名为李景阳,这人是赵德昭接任开封府衙后,吏部推荐过来的人选,说是乾德二年甲子科的状元。

此人在高中状元后外放做了三年县官,政绩不错,调回京在开封府下辖陈留县又干了一年,正巧赵光义离任,吏部从诸多人选中将他调了上来,升为通判。

同赵德昭不同,李景阳沉默寡言,不喜热闹,同赵德昭共事这么久,加起来的话也不会超过五十句。

不过确实颇为能干,府衙中除了需要赵德昭亲自拿主意的事,其余的,只要李景阳在便是足够。

赵德昭回了府衙,细心叮嘱了一番,又吩咐若有举棋不定之事,可直接去六部找各位侍郎大人处置,或者去政事堂寻两位参政,李景阳俱是一一应了。

之后,赵德昭又去了内廷局、政事堂、禁军军营,将需要安排的事都安排好,眼看着天色又是不早,最后进了御街一家铺子中,铺子门口迎风招展的旗子上,绣着一个鲜红硕大的“洛”字。

半个时辰,赵德昭走出洛家商行,身后是掌柜愁苦、却又强颜欢笑的脸。

看着街道上没了赵德昭的身影,掌管才收起笑容,重重叹了一声,站在原地想了片刻后,命人取了纸笔写了信,封好后招来一身材颀长健硕的小厮,又从柜台抓了几个银锭,一并递过去道:“用最短的时间,送到当家的手中。”

“是!”小厮接过信和银锭塞进怀里,仿佛习以为常似的,直接转身便出了门去。

掌柜颇是惆怅,又连叹数声,嘀咕道:“天...要变了...”

回到府中时,王七娘将大相国寺求来的平安符郑重交给赵德昭,并千叮万嘱务必时刻贴身戴上,赵德昭自是一口应下。

这夜,夫妻二人交颈而眠,直到天边微微亮才阖眼睡着,不过一个时辰,赵德昭醒来,穿戴齐整后看着床榻上闭着眼装睡的王七娘,叹了一声,俯下身来吻在她的脸颊,柔声道:“放心,等我回来!”

晨光微熹的金陵城伴随着满城的钟声,仿佛沐浴在圣洁的佛光之中。

因为李煜礼佛,金陵城中寺庙尤其多,真的假的僧人挂单在这些寺中,只为等一个机缘同国主一见,说不定便能成为江南国的圣僧。

如此静谧的早晨,所有人都宁静安详,只不过金陵皇宫里的君臣便不一样了。

这里愁云惨淡,便是连最柔和圣洁的佛光都没法穿透,寺庙的钟声在宫墙外便消散了干净,能听到的,只有一声声不绝于耳的叹息。

昨日出使大宋为赵匡胤贺寿的使臣诸人终于回了金陵,李煜听闻人回来了,还带了几车的回礼,心下便松了一口气,想着这一关也算是过了,并且已是开始考虑给李从善封赏些什么才好。

不想入到宫中,却只见到韩德让一人,李煜心中隐有猜想,却不敢

请收藏:m.qibaxs10.cc ', '')('相信。

跪在殿中痛哭流涕的韩德让悔恨万分说自己本没事,没法将国公安全带回,又说赵匡胤如何强硬不讲理,大宋官员如何针对他们,不然为何只国公被留下,而不是其他什么人呢?

韩熙载看着韩德让这一番表演,心中想着,难道不是因为只有他们江南国是让一个国公去的吗?

国主若亲自去了,说不准便没这些事了呢?

自然,韩熙载腹诽归腹诽,对李从善被滞留在开封也觉得有些头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