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皇帝让赵德昭休沐三日,但赵德昭也不过没有去上朝罢了,该做的事一样没少做。
翌日,朝廷又下了一封旨意,罢黜赵普宰相职位,改任河州刺史,立即启程任职。
赵德昭命人送了封仪程,在赵普启程离京那日送了送,也便罢了。
之后,新的任命下达,薛居正由参知政事升为宰相,又升王祐为新参知政事,沈义伦这个户部侍郎则接替王祐的位子,全面负责大宋财政事宜。
枢密院中,曹彬升任为枢密使,杨业为副使,枢密承旨倒没有让毕士安来做,不过却给他另一个任务。
杨业拿下邈川后,便留在邈川守城,一方面是稳固城中势力,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吐蕃各部前来夺城。
但城中百姓不止吐蕃人,邈川这地原也属于大唐,安史之乱后才被吐蕃占领,城中还有不少汉人居住,更有回鹘人等其余部族的百姓。
于他们而言,换谁来统领城池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安居乐业。
若是其他部族占了邈川,他们或许还要想想是不是要反抗一下,不过他们早对大宋各项政策心动,特别是行商,对于杨业占了邈川一事,面上不敢高呼,但心底还是激动了一番。
而城外,吐蕃其余部族得知大宋同回鹘联盟,大宋军队可借道甘州删丹之后,更是打消了夺城的心思。
噘厮啰此人,也不知跑到了哪儿去!
内外稳固的情况下,杨业便要回京来,镇守邈川便要重新择选人去,兵部侍郎胡会便提了毕士安此人,赵匡胤了解了一下,便点了头。
至于枢密院还缺一个枢密承旨,赵匡胤召了薛居正、曹彬以及吏部侍郎刘温叟商议之后,定下了李继隆。
李继隆是已经过世的前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凭借恩荫补供奉官。
李处耘曾经是折从阮,也就是折德扆父亲麾下,有了这层关系,这次杨业攻打邈川,他也跟着去了,算是攒了些功劳,这枢密承旨从六品的官,让他来做也是合适。
之后,各府邸的贺礼陆陆续续到了晋王府中,既然是贺礼,赵德昭便没有推辞,收了礼之后,晋王府的宴席也就开始筹备起来了。
仍旧请了四司六局,这次比之前面,不管是菜色还是布置,都更是用心。
请帖一封封发出去,住在驿馆中的韩德让也收到了赵德昭的帖子,“还有我的事?”
韩德让是不想去的,总感觉对上赵德昭这个人就没有好事,可一问之下,说李从善也被邀请了,想了想还是去吧。
毕竟到了开封之后,他们也才见过一次,还是在宫里诸人的眼睛底下,说句话都不方便。
“去备些贺礼!”韩德让吩咐了一声,便开始思索那日见到李从善后,该问他些什么的好。
此时,赵德昭正在宫中,同新晋的几位大臣面圣,说的,也正是南唐的事。
请收藏:m.qibaxs10.cc ', '')('
此前,赵匡胤在收到吴越国归降的国书之后,便让人誊写了一份,再加了一份劝降书,命人送去了金陵。
可直到现在,也不见江南国有什么回复,由此可见,就算他们押了李从善为人质,李煜仍没有想要归降的心思,或者说,还在犹豫摇摆之中。
“江南国领土也不小,朝中更有得利的将领,想来这便是他们的倚仗,想要再搏一搏吧!”曹彬说道。
“得利的将领?”赵德昭看向曹彬,“说的是林仁肇?”
“林仁肇算一个,而且,也是极力反对李煜归降的大将之一。”
“那就除了他!”赵匡胤开口道。
殿中诸人同时看向赵匡胤,不明白他口中所谓的“除了他”是哪种方式。
“李穆出使的时候见过林仁肇,让他去画院,协助画师画一副林仁肇的画像来。”赵匡胤朝薛居正吩咐道:“要快,明日送入宫里,再传李从善入宫。”
几人闻言,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怕是要利用李从善在中间做个传话的,李煜疑心重,听到此事,哪怕知道可能是离间计,但也不会重用林仁肇了。
几人退下之后,赵德昭便朝皇帝说了自己办宴席之事。
“那日会叫人把刺客带去,儿子也给韩德让发了帖子,让他认一认人。”赵德昭说道。
“照朕看,这女人身份不查也就不查了,她嘴巴硬,就让她受过刑法,看她能撑到几时。”赵匡胤“哼”了一声,对自己儿子这种大张旗鼓的试探方式很是不满。
赵德昭挠了挠脑袋,没有说话。
赵匡胤看了他一眼,又道:“朕已是拟好了封侧妃的旨,等杨业从邈川回来,这便下旨了。”
赵德昭点了点头,“是,儿子知道。”
父子二人又说了会儿话,赵德昭出宫的时候,带走了几十个内庭侍卫,赵匡胤还是不放心赵德昭将刺客带进府里去,索性拨了人,让他们好好保护自己的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