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叔且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四十四章 十三州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吴越十三州,便是钱塘十县、越州八县、湖州四县、温州四县、台州五县、明州六县、处州六县、衢州四县、婺州七县、睦洲五县、秀州四县、平江五县、福州十一县。

薛居正拿起手边的公文,递给赵德昭道:“官家的意思,县及以下官吏,仍旧按原制,之后慢慢调动,知州的话,十三州中,下辖县五个以下的,也先不动了,其余由吏部选人过去,吴越原先的知州,平调职务。”

赵德昭翻开公文,见是吏部暂拟的人选,翰林院李昉、卢多逊、李穆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除外还有定州通判贾黄中、吉州通判向敏中、保静军节度推官李肃、顺州从事刘察,岳州推官刘蒙叟、陕西路转运副使柴成务等二十多人的名字。

而其中有的名字上已是被打了叉,比如卢多逊和李昉,应当是没被薛居正看中。

想起昨夜苗守信的那番话,赵德昭不由好笑,翰林院那些人心中的小九九,却早就被政事堂知晓,不管是斤斤计较的卢多逊,还是寡言少语的李昉,一人五十大板,都被薛居正剔除了名额。

“这是第一批的名单,还有的得等到考评结束后才会再递过来,”薛居正看向赵德昭,问道:“殿下是有推荐的人选不成?”

赵德昭放下名单,点头道:“是,焰火司提点王承衍,我觉得也能一试。”

“他?不是即将同昭庆公主完婚了吗?”薛居正记得,当初吏部选人的时候,直接是将驸马人选都给排除的,谁家驸马会外派出京啊,公主不得上门找麻烦去?

“有何不可?”赵德昭笑了笑,“若老师觉得合适,这份名单上就把他名字添上,钱塘、越州就算了,让他去平江呗!”

薛居正“嘿”了一声,“胃口倒是不小,选平江,平江的赋税,可是占了吴越的一半还多,他一个武将世家的,去平江——”

薛居正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转头看向赵德昭,见他朝自己点了点头,“平江...太湖以南就是江南国...”

薛居正说着又回想起适才那封名单来,上面的人物除了一个李肃,大多是文官出身。

而这个李肃,从前可也被弹劾过嗜酒,要不是看在他兄长李穆的情面上,吏部也不会将他名字列在其中。

知州虽主要处理民政,可军政也必不可少,若遇上战事,便要安排守城出战。

“好,本相会考虑。”薛居正没有一口应下,点头在名单上添了“王承衍”的名字。

“老师,卢多逊和李昉二人怎么给划去了?李昉出使漳泉立下大功,彼时没有升官,这次总该有他一席之地,不然显得朝廷多偏心啊,”赵德昭笑嘻嘻得又道:“还有那卢多逊,吴越这次纳土归降,他也是一大功臣呐!”

薛居正闻言却是嗤道:“卢多逊此人心胸狭窄,担

请收藏:m.qibaxs10.cc ', '')('任知州,不合适。”

“可能力却也不差,知州不成,同知总行,老师若担心没人治得了他,不若就安排在王承衍手底下,他的身份,卢多逊总要掂量掂量。”

薛居正怎么听都觉得赵德昭不怀好意,不过好似的确除了王承衍,卢多逊放在谁手底下都不令人放心。

“李翰林嘛...”赵德昭思考了片刻后道:“不若就福州吧,离漳泉还近些。”

“下官未选他二人,除了他俩在翰林院闹得过分,其余便是此前弹劾赵相一事,既然殿下有了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