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章 年少有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6章

时间回到秋末冬初。

朔丹。

刚刚搬了家,营帐群的人都十分的兴奋。

入了冬以后,外出的活儿少了,奴隶们围绕着串联窑倒班,倒是比青阳部那些会做手艺的工匠还要清闲。

只是他们早就已经把勤劳努力记在了心里,当推出了公开操练场与每日训练格外考评政策后,操练场便成了他们第二集中的地方。

公开操练场,是李唯在发现两座串联窑的产值均在完美预测的两万一千块砖还要再多五千块的时候决定建造的。

如今的朔丹地广人稀,辽河一带更是如此,李唯圈哪,哪就能是他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偌大的旷野只怕他没细胞发挥,根本不怕用完。

见识过现代的人挤人,只觉得鹤岗就是地广人稀的偏僻之地,内蒙新疆青海随便一片地都是世外桃源。

可实际上来古代亲眼一瞧,那才哪到哪。

有些时候,非亲眼所见,远不能对一些记载感同身受。

就说他等辽河一带雪化了以后要进军去开发的东北地区,那才是真正的待开发扛把子。

当初要是没有闯关东,被满清遗弃的东北都还是成片的无人区。

在封建时代都被记载成无人区的无人区啊……

何止是荒凉二字了得。

纯粹的荒野自然、人迹罕至……不,杳无人迹的景象,李唯完全想象不出。

等把还在东北部分地区游荡的部族统统剿灭以后,李唯得好好看看大唐时期他的大好山河。

(热知识:满清限制汉人进入东北,以壕沟等构成的防线,限制汉民越过盛京,将吉林、黑龙江划为禁地。

清廷限制部落农耕,导致边疆经济脆弱形成恶循环,使东北长期地广人稀。

例,‘边民贡貂制度’:对黑龙江下游的赫哲、费雅喀等族群实行贡貂赏乌林政策,要求定期进贡皮毛,换取朝廷赏赐迫使其维持渔猎经济模式,抑制农耕发展。

已知东北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发源地,该少数民族自己强大了以后拒绝自我发展也拒绝接受汉人发展,如是没有农耕、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苛刻,它就是史实上的无人区。

所以封建时期的东北,一直都是守着好土地、大资源,却无人、待开发。

说这么多,主要是被喷过。

:),这年头有人吹清,我害怕。

咱以史实说话。

别看见满清就和我急,和我急没用。)

……

如是因地广而毫无顾忌修筑的室内操练场,自然是宽阔、分区一应俱全的。

有负重跑圈的草场,有训练抗打击能力与闪避能力的球场,也有训练弓箭与弩的射击场地,也有自由搏击的分块小场地,甚至还游刃有余的修建出了没有座位的观赏席。

扩建也不困难,但至少这个冬日做临时用是足够了的。

今天一早不上白班的奴隶,也有很多自发的跟着军队跑

请收藏:m.qibaxs10.cc ', '')('圈的。

他们根据参与晨练或晚练的打卡天数来决定负重不负重、负多少。

以五天为基准,五天以后每天坚持完成训练的奴隶,都可以带着凭证,获得格外的肉、蛋、奶以及良等以上的格外考评分数。

坚持天数越多、负重越多,奖励也越多,甚至最后若是能完成跟士兵同样的训练,他们不仅会获得奖赏,还会获得成为士兵的资格!

他们可都看到过,士兵身上穿过的威风凛凛的盔甲,住的好似小宫殿一样的大房子。

他们小汗王手底下的士兵,不是拿去填人命的牲口,他们人人都盼着成为小汗王的士兵,

将来威风凛凛的上战场,为小汗王立下汗马功劳,

既能成为子孙的骄傲,又能偿还小汗王的恩情。

不止是奴隶为此为感到兴奋,就连铁林部的勇士、毕力格的弟弟们,也都没能抵挡住成为士兵的诱惑。

虽然他们也住上了屋子,但那是和毕力格合住,那是沾了大哥的光,那不是他们自己的啊!

经过了一整个秋日的勤勉灌输,孩子们觉得他们不能怠惰,要勤勉、要支棱起来、要成为家人的骄傲与支柱!

……

盾阵也不全是举盾的,突刺的、补刀的、偷袭的、维系补给的,根据个体差异,李唯将他们一百五十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中排枪矛,后排弓弩,灵活补给一般负责携带急救包、信号旗,出任何意外负责临时替补上阵。

除此之外,还有些特殊战术训练。

要学会埋雷引线、要会布置铁蒺藜。

要壮胆,然后才能完成反骑兵钩镰枪的战术。

举盾、通过拼接三至五米长的钩镰枪与捕网,专攻马腿以此来瓦解骑兵的冲锋阵型。

别怕,是盾阵不瓦解的核心。

心理素质这一关,李唯一直在训练。

无畏的第二前提除去麻木以外,还要有高于性命的崇高理念。

而这崇高的理念、或者说是信仰,恰好李唯给得起。

无论是如今的士兵,还是未来的头号预备役,李唯距离封圣也就只差度过这个冬天。

冬日里,浆洗衣物也同样移到了室内。

偏暖的温度,干燥的环境,一点点流通的风,北方的冬天室内,阴干一件衣服的难度,远比南方简单很多。

尤其,李唯还设计了人力风扇在雪天备用。

应用简单的物理学,小孩子都可以摇的动的风扇足以支撑起三十平米以内衣物服所需要的微风。

毛伊罕洗完了今天的衣裳,一整个下午便没事做了。

孩子们通常会把时间花在大礼堂中,听内侍大人、毕力格大人讲学。

可毛伊罕却总是想来操练场看看。

今天又是乌力吉姑姑带着这群萝卜丁。

看着小萝卜丁队伍整整齐齐喊着小口号朝着大礼堂出发,乌力吉瞧着站在原地往别处打量的毛伊罕,关心的问道,

“毛伊罕,你不去大

请收藏:m.qibaxs10.cc ', '')('礼堂吗?”

“不……我想去操练场看看。”

如果是以往,乌力吉可能以为毛伊罕这孩子有些不合群。

可经过了一整个秋天的时间相处,乌力吉知道毛伊罕这丫头是有独特的。

操练场啊……

乌力吉想起秋天里,毛伊罕随手扔那些个石头,问道,

“你很喜欢?投掷,我是说射箭这种?”

“嗯……”

毛伊罕没想到自己表现的那么明显,她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乌力吉心道果然如此。

若是还在青阳部,她一定会阻止这个傻孩子的。

可如今身份不一样,效忠的君主不一样,她的经历也不一样了。

她不能剥夺这个孩子手握武器的权利。

就像是她,主动应招了军工武器制作的职务一样。

乌力吉瞧着满脸向往又忐忑的毛伊罕,她想自己作为大人,在这时候能给予的应该是鼓励吧。

于是她鼓励又提议道,

“那要不试试?现在正好是午休时间,大人们都在休息呢。”

这么说毛伊罕就更是心动了。

本来只是看着,也只是看着,倒也没什么。

可现在一听竟然有机会上手试试……

这简直无法忍耐。

可毛伊罕正是要面子的年纪,她压住了自己的嘴角,忍着没跳起来,把两手揣在一起,扭过头挤出了一声,

“好。”

乌力吉误会了毛伊罕。

她只是以为这孩子还是有些不自信,

“孩子别怕,真要是怪罪下来,姑姑帮你顶着,我在这群大人面前还算有几分薄面。

别忘了,他们冬日里头穿的皮毛、厚衣服,大都是我带头缝出来的。”

毛伊罕当然不会拂了乌力吉的面子,她转头对着乌力吉咧开嘴大笑,

“谢谢乌力吉姑姑。”

“不用这么客气,孩子。”

两人走在去往操练场的路上,乌力吉牵着毛伊罕的手,虽然毛伊罕觉着自己已经不需要了,但她还是没拒绝。

一路上,乌力吉都在和毛伊罕说着话,

“我是听说,你就算是女孩子,可你要是有能耐,小汗王就会赏识你。

是咱们王妃讲的。”

这也不是乌力吉瞎说的。

她的手艺活了得,受到过很多次的夸赞,虽然这次的秋季表彰没有她,但是王妃单独召见了她说了缘由。

王妃说,她的很多付出在冬季、春季才会被拿出来,比如制作冬衣、比如春季才会用到的缝纫马铠、辅助制作炸药……

等到春日所有大事都过了、正式安定下来,她的功绩才会被昭告于众,而小汗王在王妃的请示下,甚至提前允诺了她女爵的勋贵身份。

女爵应当是个概括词儿,可到底是个什么爵,乌力吉都很满足。

她只想努力点,再努力点,多做点大事,就当她亲自上过阵,杀过白霫部那帮狗畜。

而听到乌力吉的话,毛伊罕的眼睛却亮了。

乌力吉姑姑虽然总把她当小孩子,可却

请收藏:m.qibaxs10.cc ', '')('不会对她说假话。

“我会用心试试的!”

“嗯,用心试试,不留遗憾。”

乌力吉同毛伊罕来到了操练场,虽然是午饭时间,可赶紧吃完、急着回来训练的人也不少。

几个士兵们留守着,维持着午间的秩序。

乌力吉走上前,

“这位军士丈。”(丈,特指年长男性,军士丈为尊称,同理的还有‘金吾丈’)

听着这级别的尊称,士兵一个激灵。

军法所在,他赶忙道,

“这位妇女你客气了,叫我们军士就好。”

“军士小哥,我这个侄女儿也想来操练场小试一下,就几下、一小会儿,不会让你们为难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