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数道政令下来,如今大唐就像是一架运转起来的机器。
骤然吸纳了三十五万人口,并未使它出现任何的动乱,反而辐射了更广泛的疆域。
(古代编著户籍的时候,常以‘户’统计,一大家子、有的一大家子拎出来十来个一串一串的,有的就两三个。
有户xxx万≠人口xxx万,这个需要注意一下,我看到前文有哥们评论说看到有资料提贞观1500万人口,这个应当是1500万户,一户算多少口人,这个一直都有争议。
同时,唐朝户籍统计经常遗漏边疆和非编户。非编户→奴隶、僧侣。不是百分百遗漏,但也不是百分百统计。
所以,仅武周时期的人口,就只能给3000万至5000万之间,这取决于总人口估算方式。误差在2kw,笑死。
朔丹人口参考了7-8世纪突厥汗国鼎盛时期50-80w人的资料,与契丹辽国早期核心部族20-30w人的资料。)
自诩黄金血统、至高草原统治者的乌隼部,四千二百人全灭,其奴隶扎营在闪电城外的,存留不足五千。
改了名的三姓家奴、自诩王族禁卫的灰獒部,死伤不过百,其精锐两万,普通白账民一万,奴隶两万得以保留。
大贺氏、铁林部,在雪灾之后,统计出了十二万七千人口。
白霫部夷族,奴隶仅余三万。
将密林一带视为领地,较为擅长捕猎、游击以善射毒箭著称的黑水部,统计出了精锐一万,白账民两万,奴隶两万。
很有生意歪头脑的火罗部,白账民一万,灰帐民两万八,奴隶三万二。
玄蛇部,是萨满祭祀部族,除去奴隶以外皆灰帐民,体量最小也是最畸形的,其部族中灰帐民一千二,奴隶一万八。
还有,早就闻讯,已经在路上的赤炎部,并未实际统计,但预计有三万左右的人口,同等体量的战马,是个在李唯眼中富得流油的部族。(战马=固定资产,赤炎部实际上并不富裕,只是怀揣价值。)
就算是经过了恐怖的雪灾,每一个部的体量都不是被乌隼、白霫两部玩过消消乐的青阳部能碰瓷的。
数字往往是最直观的,青阳部在这数十年到底被屠戮了多少族人,稍加比较足以得出数据。
单说史书里黄巢一天能砍杀上千人,青阳部的遭遇,换黄巢上都得砍上一个月不休息。
闻者落泪,但李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思索,这就是可被利用的资源。
——分化朔丹、汉化朔丹。
你朔丹现在的成分很复杂啊。
早早归乡、姓宇文、已经自诩祖宗本就是‘汉人势力’的青阳部,
因被朔丹王族、贵族迫害,其余部族冷眼旁观,它先天独立。
并又因为卓娜的关系,青阳部早早站队,是坚定的保皇党。
乌隼部、白霫部、灰獒部,是被
请收藏:m.qibaxs10.cc ', '')('杀怕了的,忠诚不绝对,但绝对不敢不忠诚。
想死吗?前头人的骨灰还是热乎的,还没入土做肥呢,你要加入吗?
黑水、火罗早有投靠之心,可说是趋炎附势也好、识时务者也好,他们滑跪的很快。
只是目前还在尝试跪着与大唐拉扯利益,但拉扯成功最好、不成功也行,就是争取一下,讲个价钱,别伤肝火,大家做个态度,表演表演,求您啦皇帝。
虽然都是这个心思,但相较于火罗的投机取巧之心,早早在忽里台大会上便表示出了对大唐皇子亲近、愿意归附的黑水部则显得都有些朴实憨厚了。
人家求的很简单:吃饱、喝好、别把我们当先锋敢死队,我们想当荣誉大唐人,能给上层贵族个小官儿当吗,好个面儿,就这。
铁林部因为体量最大,成分反倒是最杂的。
忘本最快的自然是以毕力格为主导的酋长势力。
而在归附的进展途中,部族中以族老血脉利益为主导三分天下。
保守派、激进派、反对派。
反对派自然是反对融入大唐,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就算是迫于形式不得不归附于大唐,也该保留大贺氏、铁林部的自治性,而非交出牧场与资产,使族人任大唐皇子拆迁。
这部分人的声音不大,体量也居中,但因为聚集了三分之二的大贺贵族与五千白账民,他们便绑定了多达两万多名奴隶的资产。
但与之抗衡的势力并不差。
激进派多是白账民与灰帐民,他们认可酋长一脉的选择,认为子孙应当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大贺氏的子弟也该择优进化,而非守在草原一辈子的听天由命。
激进派如今吹嘘的,是大唐在冬日里零死伤,甚至有数十位婴儿顺产、存活的事迹。
保守派就比较有意思了,他们聚集着剩下的贵族,以及部分敢于说话的白、灰二帐族人、甚至还有几名胆大的奴隶。
他们认为激进派也好、毕力格也好还是太过保守了。
你们这是想要投靠人家大唐皇帝的态度吗!
首先我们族人必须要改名。
姓什么大贺,贺姓不好吗?一定要保留复姓,随个同音的的‘贺’,瞅着萨满大人那个赫连不好吗?
巴图、布仁,这一听不就是外族?想不出高深的汉字,那就把名字改成贺坚固、贺完全!
其次我们族人必须要超前。
什么叫做归附,我们操着一口蒙语,跟人家语言文化不互通,咋咋呼呼的,他们大唐人能真正把我们当自己人吗!
名誉大唐人有个屁用,我们要当真正的大唐人。
前面青阳部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你们这群年轻人不思进取,整日固步自封,拿什么跟他们比较?
如此,我铁林部祖宗历来高人一等的传承,岂不是要断在你们这群不肖子孙的手里?
统统加班,为大唐建设出一份汗马功劳,再
请收藏:m.qibaxs10.cc ', '')('供着孩子去学习汉文、读汉书、将来科举入朝廷做官啊!
最后没瞧见人家大唐皇帝的态度吗?
害搁着什么帐子、什么族人、什么奴隶的,我们都要做大唐人,要靠努力劳动定身份,要靠忠诚肯干定荣誉。
我们比的是大唐户口上的白纸黑字,懂?
铁林部吵得很厉害,自诩不同派系的人,每天在工地上见面也能靠双眼睛瞪得脸红脖子粗的。
而赤炎部……
套马的汉子还在路上。
赤炎部在朔丹汗王还在的时候就不怎么愿意参与政务,养马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活儿,出事儿了马上,没事儿了上马。
没啥权利、钱财基本够花,也没啥太大的追求。
部族内自有一套评判优劣的标准,那也都是和驯马、养马相关的。
只是听说现在能给大唐人养马了,那个……买马能加钱吗?
不能也没什么,我们还能继续养马吗?
或者,让我们去中原养马也挺好的,听说朝廷有个官儿专门养马来着。
……
李唯没有急着给各位酋长、贵族分封官位,而是让他们所有人先参与了劳动。
可李唯不急,有人就很急——比如火罗部的酋长金囊达干。
“小人冒昧求见,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金囊达干对汉文的学习小有所成,毕竟要做生意,不会些词句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还会点粟特语,粟特语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语言。
(西域地区,中亚以及新疆,这个地方叫做昭武九姓诸国,太复杂的暂时不需要研究,唐代也是音译)
同时他也会点天竺(印度),天竺语言还分两种,什么南北的,他完全搞不清楚,就只能从嘴里往外蹦词,很难说长句,但这样跟信佛的做生意也足够了,毕竟他们都听得懂。
因为之前蹭过白霫部盐业的光,火罗部也搭上了古大秦(拜占庭)的商队,也学了些简单拂菻语。
就是波斯语有点糟糕,导致一直以来他都是捏着鼻子、忍着脾气,暴躁的和波斯人谈生意。
他们的语言变化有时候波斯人自己都说不清,乱七八糟的。(651年以后,波斯语受阿拉伯语影响变成了新波斯语)
做生意嘛,但凡能钻营的,金囊达干都很努力。
只是他会的词除去谈价钱以外都比较糟糕,主要和脏话、威胁相关,如今这个境地实在是不好说出口。
今日金囊达干以语调奇特的汉话向李唯致以问候,主要还是想表示个尊敬,好为自己争取到地位。
“不知康居酋长今日来求见,是有何事?”
已经不是‘我最好的朋友金囊达干’而是‘康居酋长’了。
听着称呼的变化,金囊达干咽了口唾沫。
“小人自知罪孽深重,恳请陛下给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吧。”
金囊达干的认错,只能说太公式了。
他脸上每一道褶子都是因为什么皱起
请收藏:m.qibaxs10.cc ', '')('来的,略懂心理学的李唯瞧的明明白白。
他喝了口茶水,用着略显无奈的眼神看着金囊达干,叹了口气道,
“小金,你让孤有点难办啊。”
金囊达干一惊。
还没来得及问,就见李唯朝他递过来了一份文书。
金囊达干赶忙双手俯身接过。
还没翻开的时候,金囊达干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李唯的手书。
纸质摸着不对,这是张麻纸。
虽然麻纸在草原上也十分的珍贵了,可他听说麻纸在大唐一般是用来写公文,拿来给皇帝呈递奏状的……
忐忑中,金囊达干翻开一看。
汉文他有点不认识,但旁边有蒙语的注释补充,他也就能慢慢的看懂了。
草原的识字率普遍不高,金囊达干已经属于是顶尖的文化人之一了。
这上面可没写他什么好话,全是罗列他广为人知的光辉事迹。
其中就包括了,他们火罗部重要的经济来源——放高利贷。
大唐律法中规定了借贷利息,说是月息不能超过六分,累计利息不允许超过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