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章 她赢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4章

李老死回来的是一具尸体。

死相凄惨,满目疮痍,但却不妨碍仵作辨认,其骨龄、样貌特征等等经过多重验证,就连手上练字生出的老茧都如出一辙,谁看都斩钉截铁的说,这就是李老本人。

生性多疑的武由敬、梅相乃至多位归附李党有头有脸的官员,纷纷以各种由头开棺验尸,都是不相信李老竟然会死。

可,他们满心抱负的进去,一脸怅然的出来。

做局者狂喜,心系李唐心怀抱负与忠贞的老臣旧将垂泪。

若要汇报整件事情,还要溯源到今年春日。

春日雪灾后,女帝自然要问责。

朝廷早有预备,却还是造成了如此之大的伤亡,甚至关中的米粮、薪炭到最后都没有落实到民间。

到底是谁的责任,朝堂中的诸位大臣,使出浑身解数,其能力若是放到当今,国足指定能成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

嘴仗打了一个月,胜负未定,河北道贝州闹了水患农田尽毁。

起初朝廷拨付十万石粮赈灾,可灾情没有分毫好转,灾民饿殍遍野,聚众围堵州衙。

女帝收到了密报,密报上说,是因为贝州刺史勾结豪强侵吞赈灾粮款,这才引发民变。

那自然需要派人去镇压管理。

谁去,是个问题。

这看似是个好活儿,其实不然。

郑元昌是依附酷吏历俊的,而历俊是女帝的宠臣。

一州的百姓,李唐势力的心腹大患,女帝心中自有权衡。

于是这钦差的名头,落在了李老头上。

贝州地处运河要冲,经济与军事重镇,处理好了李老势必要继续得罪人,而处理不好……那可就不是她女帝容不下人。

如今已经培养出自己班底的女帝,处理起李唐的人,再也不需要莫须有的狂砍了。

不过不急,这些往事,也会逐渐消失在史书当中。

……

持节出使朔丹的历俊,刚刚出了长安城,就在路上收到了信。

他当机立断,弃车保帅、揣摩着女帝的心思,给贝州刺史郑元昌制造了一个‘勾结宗室谋反’的罪名。

贝州刺史郑元昌勾结豪绅给他洗干净的白银到了手里,女帝瞧着碍眼的李老有了归宿,他再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与势力,说此计乃一石三鸟都不为过。

李老这边行动标准的像是个程序,如同所有人意料的那样,事情逐步发展的。

钦差到了地方,赈灾第一步,一定是开仓放粮,公开承诺严惩贪腐,以此来暂时平息民愤。

同时‘暗度陈仓’的开始查罪证。

总会有些心怀正义的基层人。

只是他们、家人、亲友都通常不会有好下场。

就比如说,这桩案子中,最无辜的小人物,贝州司马,郑元昌副手,崔涣。

崔涣冒死向李老递交了郑元昌的账册,揭露其截留粮款、贿赂酷吏的卑劣行径。

可有些时候,证据又能做什么。

请收藏:m.qibaxs10.cc ', '')('证据确凿,真凶却依旧逍遥法外的事情还少吗?

没证据仅凭借一手莫须有,就被判刑、毁掉终生的人,他无独有偶、数不胜数。

背后有靠山,四舍五入等于他靠着女帝的郑元昌丝毫不慌。

他借此制造舆情,煽动已经因为饥饿、家破人亡而陷入狂乱状的灾民,是李唐与豪绅勾结意图谋反,是李老害了贝州百姓,如今还要冤枉我这个贝州刺史。

同时酷吏党羽开始行动,纷纷赴贝州施压。

水军带节奏,把不明真相的和沉默的声音都盖过,把能说话的源头解决掉,如今网络上的这种手段都是老祖宗严选。

灾民只想要一口饭吃一个公道,他们不关心谁对谁错,他们只想讨公道、见到狗官的血。

可有剧本的,又岂止是对方?

李老敢来,就必然是做好了能让自己全须全尾回到长安的准备。

他将被酷吏折磨的普通人救出来,使他们的家人、他们本人在乡里乡亲面前字字珠玑的说出的他们的亲身遭遇。

这一刻,真诚与事实是最大的必杀技。

酷吏的手段,不是人能想象的。

像电视剧中演的,只拿鞭子抽两下,血淋淋的就是酷吏了?

呵。

若酷吏都是这般手段,那可真是佛祖保佑了。

单说他们自己研发的拿手绝活。

行刑者,拿铁刷剥皮剜肉,如排梳一样尖利的铁刺,一下一下的梳在皮肉上,数根铁针在血肉中搅动、下滑……是惨绝人寰这四个字可是能概括的吗?

绝对不能囊括分毫。

这一次愚民们终于认清了真相。

他们又一次的包围了州衙,要求着处决郑元昌。

李老自然借势,当众斩郑元昌以平民愤。

如此贝州暂时稳定,没了歹人搅和浑水,不过一月的时间,已然恢复正常。

只是。

为何一月就恢复了正常,先前如疯狗一般死缠烂打的酷吏团体为何忽然销声匿迹,这一切李老都没有深究。

他回到长安,将郑元昌的罪证直呈女帝,并解释自己为何先斩后奏,一切只因为赈灾与处置如今动荡的世道必须应以‘稳定民心为国之本’。

这话女帝自然不爱听。

而且,在女帝看来,这场酷吏集团与李老之间的博弈,明显是因为李老以鸡毛当令箭来排除异己的成果。

女帝以贝州赈灾处理不当为由,罢了他礼部尚书一职。

这当中梅相没少出力,酷吏折损一员大将与银仓,李老损了官职,这两者皆低了他梅党一等,这也太棒了。

而且女帝这迁怒的姿态,也给酷吏集团与梅党透露出了一个信号。

她要彻底掘了李唐的根,李老这个老东西可以不用留了。

朝堂,就是这么一回事,信号这种东西,要自己品。

品对了自然好处大大飞黄腾达,品错了一捧黄土,下辈子再接再厉。

果然是天要亡李唐,机会很快就在半月后

请收藏:m.qibaxs10.cc ', '')('被他们等来了。

水患又来了。(《论闪电战》的章节中提到过,武则天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宫殿、佛寺、功德庙堂等等,而疏忽对水渠的管理,所以才会闹干旱。其中没提水坝上的具体问题,只是不修缮、拨款治理,堤坝溃决是必然现象,不是瞎说。本来古代黄河一带,一直都是治理难点。)

夏季黄河进入汛期,恰逢暴雨,堤坝溃决,灾民流离失所。

这刚治理好的水患,怎么又出问题了。

李老自然是要被拎出来问责的。

夏季为农事关键期,水灾淹没农田,若赈灾不力将导致秋粮绝收,这便威胁了朝廷粮税的根基。

女帝问责李老。

李老对实际情况心知肚明。

是酷吏集团,派人连夜、多次的、明目张胆的毁了贝州一带的堤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