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章 天意,还是在大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现实是什么?

是,报——雁门关破!

开什么玩笑!

若非李老已死,杨再思绝对怀疑有人里应外合,想要通过内斗的方式,来瓦解武周势力的同时,把他处理掉。

毕竟他能有今日,没少踩着李家人的脊梁骨。

他必须率先出手,为自己谋取一条生路。

所以他说愿意戴罪立功,甚至以‘执戟’明示,他甚至愿意冒死去战场。

不过说是这么说,可实际上派遣文臣去战场,不过就是持节督战。

杨再思不会遭受任何的风险,反而向女帝彰显了他的忠心与坚毅,但这话说的确实漂亮也确实有了态度。

所以女帝看着杨再思,饶是绷着脸,也没有说本酝酿好了的‘拖出去砍了’,反而是给了他一次解释的机会,问,

“卿其陈之,罪安在而待朕宥?才奚恃以取信于朕?”

杨再思自然想好了狡辩之语。

可武显儿却极其罕见的打断了女帝与朝臣的对话,对着女帝请示道,

“臣谨奏圣皇。

伏望圣皇敕杨侍中会诸僚,集议雁门疑牒并伪唐之衅。

苟析理明验,则许以功赎,其或辞穷诈露,请付西市显戮。”

在武显儿看来,如今再添杀戮,或是再在这里推诿责任、粉饰太平,属实是不明智之举。

杨再思为了讨好女帝,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而若是这样的宠臣死了,那朝中必然要人心惶惶一段。

雁门关破,朝廷宠臣惨死……如何安定人心与军心,甚至本就蠢蠢欲动的世家?

她们武家,就以女帝、她爹武由敬为嫡系,武氏最亲的就四人。

可女帝没有抉择好如何安置自己的皇位,至少目前来看,他们一家不是女帝的选择,她甚至动过过继一个旁支的武氏女为自己的亲生女,都没有考虑过他们一家。

察觉到了女帝想法的武由敬想要取而代之、将皇位与社稷江山交到愚昧的武安康手中。

而她……不甘做棋子。

她自懂事起便作女帝侍从,看着女帝从皇后到皇太后、再到皇帝,一步一步,如今已经十四年。

瞧着自己从端茶送水,到拟草奏折,到跟随女帝批阅大小朝中事,到自成一党派……

她的野心一滴一滴的被权力浇灌,早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武安康愚昧,若是武由敬公开表示要争夺皇位,武安康那个蠢货告发亲爹

请收藏:m.qibaxs10.cc ', '')('‘大义灭亲’的事情都做得出,还谈继承?(原著中的武安康怒斥武由敬造反是不忠诚,认为女帝是正统,不帮亲爹,放弃自己手中的兵权)

武安康的脑子,武显儿琢磨不明白。

她虽然与大哥虚与委蛇保持着虚假的兄妹关系,但那也不过是因为……武由敬希望自己能够借着权力帮衬辅佐武安康,以平日后江山社稷,她碍于孝道礼法等级斗不过自己的爹罢了。

她恨武由敬,为什么不考虑早早就已经在朝中崭露头角的自己。

她哪里比武安康差了。

为什么不拥护她登基?

女帝之后再一位女帝登基,此乃武家开明之举,多么好的名声。

多少门阀会待价而沽,此举会他们自己家嫡女的价值水涨船高了,不再仅是联姻可用,而是可送入朝中为己所用。

且若是她武显儿继承皇位,有了子嗣,不照样是他们武家血脉,承武氏的法统。

这些愤恨,武显儿没日没夜的闲下来时都会在想。

武家四个嫡系,分四方东西南北独立的派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武显儿早就开始想,若女帝根本没有此意、若是武由敬也没有传位给她的意愿,她该怎么得到这仅半步之遥的皇位。

但她对皇位绰手可得的前提是,这天下得是武家的。

都这个时候了,女帝竟然还在迁怒,还要再动摇社稷。

姑姑!

您真的是老了!

天下之主,能者居之,您可往,我何不可往?

若雁门关一事为真,她们岂不是要一而再的错失关键时机?

武显儿不懂战事,但她懂想要坐上皇位的人,若是挑起战争以后会想什么。

如若她是那个本瞧着懦弱没出息,实际上竟然能在草原上自立为大唐皇帝的皇子……

那她敢公然发布到中原并借着商贾、死士大肆传播的《论闪电战》一定是真的,

三日破雁门关也一定是真的,

信使所言句句是真的,甚至信使的死……也应该是故意而为之的。

先以《论闪电战》扰乱视听,其中信息半真半假,就是为了让人嗤笑、轻视,以武周的傲慢大义完成自己的布局。

惊蛰之日,计谋成,于是通过类比里应外合或更深奥的奇兵战术,取得骇人的成果,使武周不敢轻举妄动。

三日破雁门关……谁敢信啊!谁不觉得是妄言!

当武周聚集所有谋士之略,在揣摩敌方到底要做什么、到底是真是假、甚至引起内讧的时候……

做局的皇子,一定会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差,趁着关将群龙无首、不知该做何事好的时候,拿下至关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以此奠定兵变的必胜之局。

可是没有人教过武显儿兵策。

女帝自己都不甚精通,更何谈让武显儿偷师。

武显儿只知雁门关乃天下第一关,是防朔丹蛮夷至关重要的地方,也是朔丹屡次

请收藏:m.qibaxs10.cc ', '')('偷袭之地。

除此之外……吐蕃地处偏远……

再……

她不懂,但是朝中一定有人懂。

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惊蛰三日破雁门关,那大唐皇子言出法随、说到做到,如今可已经是惊蛰之后第六日了!

算算从雁门关最快驶入长安的距离,这皇子怕不是以‘子时’定的‘三日破关’,如此偷了一日的时间。

实际上说什么三日破关,根本就是不足两日,何其恐怖!

所以武显儿递了梯子给杨再思,寄希望于朝中有哪些大臣,能揣摩得明白,这心机如此恐怖的皇子到底做了什么!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无异议的推诿上。

武显儿本来是不急的。

可威胁到了她这辈子的目标皇位以后,她是比女帝还要为这片中原大地究竟花落谁家而忧心。

她甚至想想知道,若大势已去,她是否还有机会结党南下,自立后周……

武显儿想的有些多,但她毕竟没说出口。

而杨再思不蠢,他虽然不知道武显儿为何要拉自己一把,但明显此时能大臣们商讨兵策,其结果是一定会好于巧舌如簧的狡辩的。

毕竟……

他心态也有点崩。

三日破雁门关。

怎么就在他负责高谈阔论的今日。

而且瞧着信使的模样,恐怕是局中人,但传递的消息却不会作假,信使没有长那份奸诈脑子的面相。

只是若《论闪电战》句句属实,他们的破局指点在哪?

杨再思有些思路。

放弃北方,死守太原,只因太原失守,长安必患。

若太原因失去了天时,无法固守……

那无论他们大周在这条渭水战线上支撑多久,都只是负隅顽抗、徒增损耗,不如保存实力南迁,图谋来日北伐。

武周一日不亡,大唐一日不得安宁。。

此消彼长、世家门阀与两朝拉锯,破釜沉舟才进得了中原的皇子,不一定耗得过他们。

只要控制得住江南道,这一富庶鱼米之乡的粮仓……

天意,还是在大周的。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