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子亲征的诏令一出,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大大的鼓舞了武周府兵的军心与民意。
子民,尤其是以长安为圆心的百姓,是认可武周的说辞的。
就算酷吏横行,就算天灾不断,就算赋税徭役苛刻,但武周是好的,是终结了贞观乱世的明君。
天下之所以还是不得安宁,那都是百废待兴,只要多等等,待女帝彻底掌控了乾坤,一切都会好起来,会太平的。
中原军阀是认可李显这个人的。
这可是高宗钦定的太子,同时他的儿子也曾经被高宗钦定为皇太孙,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正统。
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系统在运营着,阴差阳错之下,这一次太子亲征所带来的效应,是令中原大地沸腾的。
武周兵刃所指,伪唐荡然无存。
李唐太子亲征,意图与兄长争夺皇位、使天下不太平的弟弟,必将伏诛正法。
东宫。
李显正在与韦氏说着此次突然被女帝任命为‘朔方节度使兼河东道大总管’、替母亲征蒲津渡,抵御伪唐伪帝逆子李唯入侵中原一事。
韦氏蹙眉,心思百转,却只是直白的叮嘱道,
“此事凶险、刀剑无眼,殿下切莫贪功冒进,就算是大败,也须以自身安危为重、活着回来。
否则……亲者痛,仇者快,什么罪名都由您来担着了。
殿下您若是真有个好歹,要让妾、照哥儿和安乐如何是好。
我们这个家,离不开您这个主心骨的,否则那些豺狼虎豹……
好不容易才回到长安,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竟要再次分离了……”
说着,韦氏似是想到了话语中的惊惶场面,拿着帕子掩面啜泣了起来。
韦氏是有些头脑的,内斗方面。
她自然瞧的出,女帝复立李显的不情不愿。
虽然她在朝中也有些旧党羽,可今日不同往日,往日的煊赫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仅有三两只投机取巧之辈愿意与她接洽。
朝中事她知道些,却不知首尾,只能多加揣摩。
想必武周在战事上是吃紧的。
都需要借李显这位旧帝的威名征兵、稳固民心。
但,这对武周来说是危害,对他们一家来说却是老天爷赐下的良机。
可武氏不是和好相与的。
韦氏记得清楚,就像是当初武氏千不甘万不愿的目送着李显登基称帝,等的不就是把他扯下来吗。
韦氏曾与女帝有过一笔交易。
韦氏想当皇后,所以她依附过女帝。
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诚意,她使武氏给自己改了名。
韦氏原名韦莲儿,自那以后她是韦香儿。
在当初是皇太后的武氏的帮助下,她本是妾室,最终却坐上了皇后宝座。
这种有悖礼法的事情,以太后的旨意昭告出去,那便是天理。
以孝治天下,皇太后都如是替自己儿子做主了,诸君可还有异议?
更何况,当时的天下,也基本是
请收藏:m.qibaxs10.cc ', '')('皇太后武氏说的算了。
韦氏本以为,李显会继续做着他的傀儡皇帝,大权由皇太后把控,而她指缝里漏出来的金沙便是她的囊中之物了。
可谁曾想,皇太后从来都不甘为后,她要的是‘帝’。
如今旧事重演,已经是女帝的武氏,她会愿意让自己本就不心仪的李显稳坐太子之位,再继承她夺走的江山吗。
韦氏不知道。
但无论他们家与女帝武氏如何博弈,重中之重都在于,李显他得活着。
此计歹毒。
女帝武氏在逼迫着他们东宫、朝廷与她武氏上下一心。
可……
若是女帝没了呢。
女帝改了国号,自此李唐才变成了武周。
若是女帝崩殂,武周又回到了李唐呢?
李显作为如今现存三位嫡子中最年长的那位,是高宗点头承认的太子,同时还有一位高宗背书过的太孙,又有谁能和他争呢?
李显在政治上没有主见,一切都以她的建议为基准,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继续效武氏之行呢?
韦氏吸取了女帝武氏的教训。
凡事过犹不及。
他日,她若是得势,她会使照哥儿登基称帝,同时给她的安乐封大长公主,韦家位极人臣即可。
如此可是会有多少人反她?
她对武氏的恨,并非是忘恩负义,而是日复一日累积起来、不可抹去的仇怨。
照哥儿是她唯一的嫡子。
(韦氏子是在701年被武则天处死的,如今695年,只有隐晦矛盾没有死亡)
武氏数次以此拿捏威胁她,最后更是以‘照’这个音,冒犯了她取的什么日月当空的新名字,直接给照哥儿改名为‘李重润’。
李重润?
不。韦氏不会承认这个屈辱的名字的。
她能云淡风轻的用香儿这个名字,因为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交易。
可照哥儿呢。
韦氏不会忘记当时通知她时武氏的轻蔑嘴脸,与拿她名字做敲打,借此暗示照哥儿性命不保的那日。
儿女,是韦氏的底线。
没过多久,李显被贬,这份仇恨被埋藏下来,可韦氏一日都不会忘记。
如今回到京城,韦氏敏锐的嗅到了朝中暗潮汹涌的风浪味道。
武由敬、武显儿,不像是个安分的。
尤其是在李显成为了太子以后,本以为江山是他们武家自留地的几人显然是乱了阵脚。
是啊,都说立李显是权宜之计,可它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成真了呢。
猖狂惯了的武家怕不怕,那些闷头跟着女帝武氏坏事做尽了的党羽怕不怕?
若是她在其中再加一把火,可是能使李显出征时,把女帝拽下来?
如此,李显在蒲津渡成也好,败也好……他都是天子。
李唯从头到尾,都不过是个笑话一样的伪帝罢了。
天下安有第二个敢弑杀兄长的太宗皇帝耶?
韦氏的一切心思,都没有与李显说。
只是在加急出征的这么两天,
请收藏:m.qibaxs10.cc ', '')('在李显出征的队伍中添了两位可以帮她办事的谋士:
张虔勖与苏味道。
张虔勖作为中央武官,如今任左监门卫中郎将,曾经参与过废李显的事情,本应深得武氏青睐,可偏生被污蔑通唐,遭到了女帝武氏的忌惮,一直在另谋新主。
韦氏深知,没有永远的敌人,使党派维系下去的唯有利益。
能得韦氏重用,那便代表张虔勖不会处于既被女帝猜忌,又得罪太子的必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