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锦衣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锦衣泪——书自清(14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孟旷和郭大友率先进城,他们牵着自己的马,将盔甲和武器兜了包袱挂在马背上,戴着毡帽装作是买卖牲畜的商人,先从内关口入关城。在马市外围假意绕一圈,二人分头行动。孟旷牵马往关城西南的军衙而去,准备进行潜入埋伏。

而郭大友则往东北角的角楼行去。

孟旷将自己的马拴在军衙后门的道路旁,浑身上下只带了一只匕首,从守卫军衙的卫兵视线死角翻/墙而入,借着茫茫白雪的掩护,她一路无声无息地入了军衙。她翻进来的位置恰好是校场的一角,此时校场之上空无一人,地面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连脚印也无。她便贴着墙边往军衙正堂摸去,那里应当是李兴的居所。

整个潜入的过程异常顺利,她避开了一些在军衙内行走的下级军士,摸到了正堂,并顺利找到了正猫在炕上烤火取暖,喝酒吃肉的李兴。老家伙年过六旬,一张大盘子脸有点蒙古人的感觉,满面斑白的胡须,喝得醉醺醺的,双颊赤红,醉眼迷离。

这状态,可真是正中孟旷下怀,就怕你清醒着,眼下你倒是自己醉了。

孟旷是从窗户中窥探到正堂内的景象的,她掩好窗户,直接轻身跃上了正堂的屋顶,轻手轻脚地蹲在屋脊螭首的背阴处,举目远眺,能望见东北角的角楼,她在等待那里的信号。当然她是看不清角楼之上的人的,以她的目力也不行,因为实在离得太远了,加上有风雪遮蔽视线。她要等的是号角声,如果不慎惊动了关城守军,郭大友将抢夺角楼之上的号角吹响,发出警报。一旦接收到警报,孟旷将立刻翻下屋顶,闯入屋中劫持李兴。

另一头,郭大友牵着马来到了角楼之下。角楼是建在城墙之上的,厚重的关城城墙十分宽阔,可以跑马。有一斜坡可上城墙顶端,称作跑马道。而跑马道口,有士兵戍守,郭大友想要上去,得先过这一关。

郭大友将马缰挂在身边一根旗柱子上,呵了口气搓了搓略微冻僵的双手,立在原地像是个等待买家的闲人一般四处张望。他的注意力一直都落在守卫跑马道口的卫兵身上。那是个老兵,中等身材,满面沧桑,也不笔直地站着,就倚在墙边,腰间还挂着一个酒葫芦,明显是个酒鬼。

郭大友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先入了马市,寻了个卖酒的铺子打了一壶酒,然后提在手里,装作闲逛一般回到了旗杆边,然后打开酒壶,嗅着酒味儿,陶醉地小啜酒液,喝完后故意发出咔~的爽快之声,表示他喝到了好酒。

果不其然,他卖力的表演吸引到了那卫兵,那卫兵挪着步子向他走了过来。郭大友心知如今快到城卫换班时分了,马上就有值夜班的城卫兵换岗,这酒鬼卫兵肯定松懈,加之他在外站了也有两个时辰之久,腰间酒葫芦里恐怕早已空了,这会儿冻得手脚发麻,定要来讨酒喝暖身子。

兄弟,给口酒喝?那卫兵凑到郭大友跟前,油里油气地说道。

郭大友把酒壶往怀里一抱,摇了摇头,憨里憨气地道:这是俺花钱子买的,不能白给你。他操了一口山东口音,这对他来说并不困难,他早年间就在山东当了好些年的兵。而辽东这地界有操山东口音的人出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给你钱,你给我喝两口,甭小家子气。那老兵油子准备掏口袋了。

俺不要钱。郭大友又道。

啊?那你要甚么?

郭大友指了指那城墙之上的角楼,道:俺想上去看看去。

不行!你不能上去。老兵当即摇头拒绝。

俺就上去看看,一会子就下来了。郭大友道。

那是当兵的才能上去,让你上去我就要领军棍了。老兵道,随即他疑惑道,你老想着要上去作甚?

俺就想往远处望望,俺娘就葬在东北方的女真人土地上,她是被女真人掠走的。今天是她的忌日,俺上去给她磕个头,上个香。站得高点,娘也好看见俺,俺也能看见娘。郭大友眼里含着泪,憋着嘴角缓缓说道。

那老兵听他这么说,这一下子似乎触动了心弦。他想了想,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最后又看了看郭大友手里的酒。郭大友趁机揭开了酒壶塞子,递到老兵手里道:

这壶酒都给你,你让俺上去一下子,俺保证很快就下来。

那老兵咽了口唾沫,犹豫了一下最后道:成,你快去快回,我这壶酒喝完前你得下来。

嘿嘿,谢谢军爷!郭大友喜出望外,然后很慷慨地把酒壶给了老兵,扭身就要往城墙上走去。那老兵接过酒壶,想了想,还是跟在了郭大友身后,在他后面监督他。

二人顺着跑马道往城墙上走,那老兵酒瘾犯了,实在憋不住,便一边喝酒,一边随着郭大友上了城墙。这会儿角楼之上也有站岗的卫兵,他得打声招呼才行。谁曾想这跑马道越是爬脚越是软,眼前也发了昏,这什么酒?劲儿这么大,他一老酒鬼居然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待他爬上了跑马道最顶端的边口,猛然间天旋地转,竟然眼睛一翻,昏昏倒也。失去意识前一刻,他只看见了前方郭大友的双足立住了。

郭大友回身,将倒地的老兵拖起藏在了角楼视线死角的墙缝下,脱去他身上的制服穿在自己身上,然后大阔步就往角楼里去。彼时角楼里的站岗卫兵尚未注意到这里,他大阔步上了角楼,听到有人上楼,那士兵探头往下看,就猝不及防忽地被糊了一把□□,一吸进去登时喉头发僵,眼前发白,甚么也看不清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了。他挣扎着要去吹号角发警报,却被一只大手掐住了他的脖颈,巨力传来,意识顿时远离,很快晕了过去。

郭大友站在了角楼最显眼的地方,将怀中一只红巾取出,对着天空挥舞了一下,然后迅速收起。

彼时一直在观察东北角楼的陈当归,以其绝佳的目力看清了郭大友挥舞红巾的动作。于是他立刻带队往城内走去。他这一队人最多,除了他自己和另外九个锦衣卫精英之外,还有穗儿、黎老三和竹妍三人。一队十三人装作商旅团缓缓入城,进了马市。

随在他们身后,隔了一段距离,还有二队、三队,也在不久之后顺利入了关城。他们在马市里闲逛了一圈,然后出了马市,往关城东门行去,东门是抚顺关的正大门,直面女真人的地盘。

陈当归一直在观察郭大友的动作,看到郭大友抬起右手比了个拳头,意思是可以通行。于是他立即领队往东门行去。抵达东门内时,见他们是汉人打扮,守门卫兵拦下他们道:

通关文牒呢,因何要出关?

女真那里有亲属,军爷行个方便。陈当归笑嘻嘻,取了一块碎银塞进守门卫兵手中。

有银子好说话,那卫兵也没多想,直接就放行了。实际上在这抚顺关,汉人出关和女真人入关都是寻常事,大多数人都没有堪合通牒,因为要走私更多的货物出去贩卖,在马市这里交易并不方便,会受到监管和盘剥。卫兵对此心知肚明,拦人是遵循命令,放人则更是心照不宣,只要出得起贿赂银钱,就能出入自由。若是出不起,那就不好意思,得公事公办了。

就这样,第一队顺利出关。穗儿混在队伍之中,出关时心中砰砰直跳,但出关的顺利有些出乎她的预料。能顺利出关固然是好,但这里的守备之松懈让她也有些心间发寒。怪不得女真人已经渗透进入大明内地了,最前线的辽东守不住,内部如何还能有所指望?

如他们计划的,二队、三队,一直到第七队,所有人都按照相同的方式出了关。今日汉人出关人数显然比往常稍微多了些。东门的守门卫兵也察觉到了,但他们并不管,出关人多,代表着他们能拿的钱财就多,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当第八队和第九队人马进入马市时,距离闭市已经只剩下一刻钟的时间了,而在关城西门外的第十队人马却突然发现那后方打着李字旗号的追兵突然赶至,而西门角楼上的观察兵发现了这千号人马,于是吹响了警戒的号角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