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很简单:浩淼大江上,一名头戴斗笠的渔者正坐在乌蓬船头悠闲垂钓,身后一轮圆月如盘。
刚看到图画,桃源诗社的五个人立即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盏茶时间刚至,那人对着同伴们点点头,从容自信地回答道:桃源诗社赋诗一首,诗名《垂钓烟波》,大家听好了。
钓里烟波客,闲看他日愁。
何曾离隐时,此处不风流。
咏颂方罢,茅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桃源诗社这首五绝诗不仅道出了垂钓渔者的悠闲自得,更将其隐士风范寓意其中,使人仿佛看到了太公望垂钓渭水的那般隐者风范,的确乃难得的佳作。
余长静神情一黯,对哥哥低声道:这桃源诗社乃城东势力最强的诗社,光这一首《垂钓烟波》便让我们望尘莫及了。
余长宁轻轻一叹,拍了拍她的肩头以示安慰,目光又望向了厅内。
此时又一个诗社揭开了画卷,却只有孤零零一株花开正浓的桃树。
眼见这图画如此简单,那诗社的五人不禁大喜,片刻便作诗一首:飘零易感忽难收,且喜蓬莱海上游。映月今人能一顾,绯桃纷纷戏诸侯。
前三句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到了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
相传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诗句以绯桃比作美人微笑,便使得桃花多了几分艳丽生动,先以景喻人,最后又以人入景,倒也十分难得。
不消片刻,便有五个诗社揭开画卷作出了诗篇,篇篇都还算是佳作,大厅中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最后,当红衣女执事笑吟吟地望向瑜林诗社时,余长静心知已不能再等,站起朗声道:请执事揭开最后一面画卷。
女执事点头,摇曳着莲步走到画卷前面,右手伸出微微一扬,图画便展示在了众人眼前。
这图画却比前面那些都复杂了些许,画面上一个高冠戎装男子正拥着一位绝色丽人卓然而立,那男子手持方天画戟,相貌凛然威武,目光如炬直视前方,矗立于此似乎有万夫不当之勇。
绝色丽人却是神色哀怨,紧紧地靠在男子胸膛,眼眸中仿佛藏着无数的心事。
而在两人身后,又是一队策马扬鞭的铁甲骑兵,图画右侧上书英雄美人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