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李世民行罢君臣之礼后,余长宁有些为难地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想请陛下出手相助。
李世民微笑说道:不知何事,余卿但说无妨。
余长宁深吸一口气,将昨夜思定的计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及至听完,李世民洒然笑道:好你个余长宁,竟想出这般方法争取房相的谅解,哈哈,这成人之美的和事佬朕当定了,你自行前去教坊司安排便可。
余长宁拱手笑道:多谢陛下成全,微臣实在感激不尽。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看了余长宁半响,突然拧着眉头问道:长宁,你觉得太子为人如何?
闻言,余长宁心头陡然一跳,淡淡的笑容也是凝固在了脸上,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许多大臣都已经知道天子有易诸之心,李世民问出此话,心思昭然若揭。
仿佛是看出了他的疑虑,李世民挥挥手道:你乃朕之爱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即便是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余长宁知道李世民乃千古明君,只怕自己任何谎话都是瞒不过他的眼睛,所以硬着头皮拱手如实答道:启禀陛下,身为臣子本不应该妄议储君,然而陛下信臣,所以臣不得不如实回答,臣以为太子殿下个性乖张,喜好声色,伪善假仁,实在不是明君之相,然则君王随意易储乃国之大忌,实在应该谨慎从事。
对于如此回答,李世民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一干亲信老臣都是如此回答,然而余长宁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后背顿时一阵发凉。
余长宁接着说道:不过即便谨慎从事,臣觉得陛下也应该快刀斩乱麻早日决定储君人选,毕竟放任不管并不是明智之选,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臣言尽于此,请陛下谨慎思之。
玄武门之变虽是李世民取得了成功,然而弑兄杀弟逼父的恶名却难逃史家口诛笔伐,今日余长宁当着李世民的面揭开这道伤疤,李世民既生寒意,也有几分恼怒,拍案怒声道:大胆余长宁,你这是在指责朕的不是?
余长宁有些委屈道:是陛下你让我但说无妨,还说说错了也不会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