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98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金德曼乃第一次见到大唐天子,高兴之余亦是微笑开口道:陛下令余元帅率大唐雄师,劈波来到新罗,三战解新罗之危,敝国臣民将牢记天朝厚恩,陛下若有差遣新罗之处,尽管下书诏令,敝国一定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女王严重了。李世民捋须一笑,望着余长宁说道,朕这位帝婿,乃文臣出身从未领军远征,今番能够率领平壤军攻克百济,也是大出天下人所能意料,朕听闻余卿与元帅一直相处甚佳,双方合作也非常愉快,还望你们能够保持这种友好的关系,助朕平定高句丽。

金德曼飞快地瞥了余长宁一眼,喜声道:臣下遵命。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时不我待

寒暄客套后,话题自然落在了正事上面。

李世民轻轻一拍长案,加重语气道:朕围攻安市城数月,守将杨万春自持坚城兵广粮足,一直誓死抵御王师进攻,如今正值冬月休兵息战,高爱卿不如写封招降信将杨万春招降,使之投靠大唐,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建武沉吟了一番,露出了一丝苦笑之色,拱手道:启禀陛下,杨万春尽管只是一个区区的安市城城守,然其擅长韬略战法,在高句丽也算数一数二的名将,以前臣有意将之调到平壤统领禁军,只是渊盖苏文反对,而只能作罢,杨万春的父亲是在抵御隋朝进攻时阵亡沙场,所以他对中原王朝始终有着一份刻苦铭心的仇恨,将之招降的机会恐怕不是很大。

李世民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显然正在思忖当中,余长宁微笑插言道:王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试试怎么知道杨万春的用心?

李世民恍然回过神来,认同点头道:余卿说得很对,先试试再说,如果不行再另谋他法。

高建武拱手道:外臣遵旨,待下去之后外臣立即撰写招降书。

李世民微微颔首,又将话题转移到了百济事务上面来。

眼下百济全境已被大唐新罗联军攻占,其中大唐占据百济北部,而新罗占领了百济南部,这也是余长宁和金德曼事先商量好的格局划分,对于这样的结局,李世民自然感觉到比较满意,而当务之急需要处理的事情,便是与金德曼协商,邀请新罗开春之后继续与平壤军合作,北上攻掠高句丽,达到南北夹击的战略目的。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