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零年代傻乎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秋收以后大家就没什么事情干了,村里人还要打理一下自留地,知青们是真的闲下来了,每天跟着村里人上山捡柴火也堆了小山似的一堆了,几个人一合计,他们下乡是过来支援农村建设的啊,怎么搞的自己都快变成农村人了。

经过几个晚上的头脑风暴,几人决定先从扫盲开始,村里人虽然对教育还挺重视的,但也仅限于孩子了,大部分的成年村民是不识字的,先教他们认字,在教他们新的思想。

说干就干,几人立马就派了周青山过来找队长商量。

秦爱国仔细的听完了周青山的计划,觉得非常不错,一来村里的人文化水平都是文盲级别的,教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也是好的,好歹出去人家叫签字不用按手印了;二来吧,这几个知青虽然看着还行吧,但要是闲下来去其他大队串和门,再闹出点事就不好了,下西村和红旗村的知青就是个例子,几个知青一碰头闹腾的更欢了,还是给他们找点事比较好。

当天秦爱国就叫来了村里的干部,大家一商量,也不白叫知青干活,村里每天补贴每个知青两个公分,这对几个知青来说倒是个意外之喜了。

扫盲班就在村民的支持下,顺利的展开了,几个知青就属周青山最会说话,他不仅教大家识字,还会讲些趣闻,以及城里的事情,听的大家都高兴的很,每天晚上七点,大家准是到村部报道,就连张翠芳这种识字的也被吸引过去了,当然小屁孩们也都跟着去凑热闹了。

秦韵虽然对扫盲班不感兴趣,但是她喜欢凑热闹啊,再加上杜磊会讲笑话和故事,哄的不少小孩天天想去找他玩。

随着天气转凉,秦韵和秦卫带回了两张双百分的试卷,寒假正式开始了。

村里的扫盲班也办的差不多了,大家都能认识不少字了,几个知青原以为过年回去就不需要再来了,但是没想到事与愿违,短暂的回城和家人团聚了几天,又回到了秦家村。

秦爱国眼看着这几人垂头丧气了几天,还担心他们会搞事情,没想到人家自己调节好了,和其他两个大队一对比,简直太棒了。

开春的时候,村里又分来了两个知青,其他大队都陆陆续续的分到了知青,这两个闹腾了几天,在秦爱国忍不住想出手收拾他俩的时候,被五个老知青联手按了下去,倒是也没多大影响。

秦韵对这两个新来的知青映象但是挺深的,她去知青们住的地方,有两次碰到了她俩再闹,是的,这次来的是两个女知青,矫情的不得了,不过好在识时务,知道秦韵是队长的闺女以后,态度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秦韵的内里归根结底还是个成年人,对于两人带着目的的讨好,她很快就适应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