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个豪迈不做作的炮灰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凤小明附和道:人家拆了自己的房子,然后自己补偿给自己?闲得没事做吗?

王顺夫妇脸色丕变,王老爷子则是满脸对儿子媳妇的失望,气不过的把人赶回厨房,对秦栐说道:小栐啊,你婶子也是听别人胡说八道了几句,她本来不是这样的。

四人听闻王老爷子的话,交换了个眼神。

这件事,怕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了。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回来有点儿晚了,更新晚了些

第33章

前段时间也不知怎么回事,咱们这里到处传秦氏要重新规划用地,传得是人心惶惶。王老爷子端着大茶缸子喝了一口茶,把这段时间发现的事情娓娓道来。

安林湖这地方耕地少,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海打渔为生,但这二、三十年,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其他地方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一辈看不上安林湖这个贫穷的海港,纷纷出外谋生,很多人出去后便卖了这里的地,再没打算回来。

秦爷爷是最早一批富起来的人,有了钱后,陆陆续续把安林湖的地买下来,那时候地价便宜,当地居民也是十户九空,当时的安置费在现在看来,真如春兰婶子所说是三瓜两枣。

地买下来后,安置费也一次性补偿了,秦氏便着手这片区域的基建。

由于当地还留了一些年纪大的老居民,安置费给了儿子去谋生或创业,导致老人无力购置新房。

秦爷爷还特意为了这一部分人修了楼房,以极低的租金租给这些人居住。

可就算租金低得几乎可以算免费住,也就头几年还有人缴,后来,所有人像是忘了这件事一般,住得理所当然。

春兰婶子不是唯一也不是典型。

升米恩、担米仇,不外如是。

秦家两代人奔走几十年,总算让上头看到安林湖的巨大潜力。

自打上头出了正式文件,要大力开发安林湖自贸区,这个死气沉沉的小渔村似乎一夜之间满血复活,为数不多的居民都盘算着拆迁款能有多少拿到手,玉南省本地的企业也一下子将目光投向这个地方,摩拳擦掌要拿下几块地来。

许多人都等着安林湖土地的拍卖公告发布,可左等右等黄花菜都等凉了,公告依旧没有发出来,人们再到土地资源部去打听,立刻炸了锅

尼玛,秦氏竟然早就将安林湖的地买了百分之九十多,剩下的那两块地也因为要规划建造一个科技展览馆和一所中学而不打算出让。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