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讷尔苏表现得就是一副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模样,康熙自个是个极为上进的,虽说觉得实权宗室都是废物点心比较符合康熙的心意,但是转念一想,原本满人的数量比起汉人来说就少不少,因此,满人需要更多的精英才能压制那些汉人,要是连宗室都堕落了,下面的那些满人岂不是都真得过且过?

实际上,当年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就意识到八旗堕落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自来游牧民族入了中原之后,就没有不堕落的。辽国那时候占据着北方,连皇帝都表示恨不能下辈子投胎到宋国去,金国占据了北方半壁江山没有多少年,曾经将辽国打得抱头鼠窜的金人在面对蒙古人的时候,也是大败亏输。而蒙古人也是一样,到了后期,也迅速腐化堕落了。

这算是历史规律了,康熙对此还是比较忧心的,当年朱元璋还说什么胡人无百年国运,哪怕康熙其实对自己非常自信,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生出一些忧虑来。

因此,康熙重视教育,希望满人精英化,在朝堂上,用人也更倾向于满人,当然,明面上还得表示满汉一体,积极拉拢汉人中的精英分子,但是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满人真正变得更加优秀的。

康熙的儿子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就算是那些闷不吭声的小透明也是一样,他们或许有些性格上头的缺陷,或者是因为各种缘故,即便是有本事,也不体现出来,但是,他们真要说起来,都能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结果一群奋发向上的人里头混了个滥竽充数的,这就让康熙觉得有些不自在了。

不过,康熙也不是什么偏听偏信的人,他便打算再观察讷尔苏一段时间。

讷尔苏发现,比起之前在红楼的时候,清朝其实收集到的西学其实更多一些。像是在宫里头,还有专门的西学老师,以前干这个的是南怀仁,但是讷尔苏出生的时候,南怀仁就已经过世了,如今常年留在宫廷之中行走的传教士是白晋,徐日升,张诚,巴多明。康熙对这些传教士算得上是重用了,别的不说,从南怀仁开始,真正主持钦天监的,多半是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