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道:“谢陛下。
微臣参奏督察院秦科吴伦,身为臣子,肆意攻击母后皇太后与皇后娘娘,毫无人臣之礼,此乃大不敬。
身为御史,身负监察百官纠察错漏,据实禀奏上达。
吴伦秦科捕风捉影,凭空捏造,实实尸位素餐,有负君恩。
微臣以为此风不易助长,当依律惩处。”
左都御史刚要跪下,几位阁老预备劝和。
欺负他老婆还想脱身?
乾元帝道:“秦科吴伦犯上不敬,枉读圣贤,当庭责打二十大板,罢黜官职,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第208章
御史有纠察百官之责,但是,现如今大多御史存着沽名钓誉之心。
无论好事坏事,一看有利可图就参奏。
若是参倒了皇后,就是死了,那也是不畏权贵的清官,能够流传千古。
乾元帝本就忍他们很久了,二十几年,一提立太子,就叽叽歪歪什么嫡长继承制。
如今真是忍无可忍。
立太子是朝廷大事,后宫是皇帝的家眷,家里的事情也要插手,真正欺人太甚。
而且,女卫是他提议,为的就是悄悄对抗锦衣卫,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些酸腐竟然跳出来指责,这是要断自己的后路。
面上攻击皇后,其实就是他这个皇帝。
小小的五品也来欺负他?
真是忍无可忍了。
明君不杀言官,却没说过不能贬谪。
乾元帝一通发作,憋屈了两年的怨气终于出了。
几位阁老与左都御史,之所以想要劝慰,是怕陛下盛怒之下开杀戒。
大不敬判个死罪也在冤与不冤之间。
死不死的,只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如今陛下并无杀心,又何苦把两个倔老头弄回来添堵?
这俩看东西走了,他可以提拔心腹,何乐不为。
故而,闻听只是罢官,文武百官跪下齐齐称颂:“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两个想要千古流传御史还没挨板子,就在大臣的山呼中晕厥了。
女卫便在两位御史落马的代价下,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存在。
只不过,这这事挂在皇太后身上。
回头却说小花精,她并不知道朝堂因为女女卫发生了一场较量,她护着皇太后出城,一路上真是遇见了好些躲避不见的好话车架。
皇太后眼里不好,小花精却看清楚了,这些车架多是青楼与牙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