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家重生后我走向人生巅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全家重生后我走向人生巅峰——小妖墨(1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灵什么灵犀?老爷子手指点着江行止,话却朝着谢云书说,跟这小子下是越来越没劲了,他从前下棋还有三分气度,现在不知跟谁学了,棋风霸道得很!

说是这么说,谢云书却能看到老人家神色里的欣慰和满意。

棋风如人风,一个人是柔肠百结还是杀伐果断,在棋路里最是藏不住。

谢云书许久没下棋,难免生疏,江行止坐在一旁不时出声指点。

老人家被杀掉一条大龙之后不乐意了:观棋不语。

江行止理直气壮:他统共也没学多久,我不语,您就太欺负他了!

老人家气瞪眼。

谢云书胳膊肘向后捣江行止:你别说了,我自己下。

江行止只得闭嘴。

乔老分别看了他俩一眼,笑对谢云书说:我家这猢狲,倒是听你的话。

谢云书额上汗都滴下来了,生怕乔老看出什么,他屁股往旁边挪了挪,稍微跟江行止拉出点距离。

谁知江行止又挨了过来,把那点距离又填上了。

还好老人家精力有限,下了两盘就去午睡。

四周终于无人,谢云书几乎是软着骨头往沙发上一瘫:

说什么姑爷进门小鸡断魂,今天我这个毛脚女婿上门,才活活断了半条命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0723:56:02~2021110823:5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信6个;菱悦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3#这支歌,应该诞生在2010年。

这个春节就在温馨又欢快的团圆氛围里,热热闹闹得过去了。

正月初八企业开工,初十中小学开学,正月十五后大学生返校、农民工返城大潮又再次涌动,春运带来的巨大人员流通,给非典提供了疯狂扩散的温床。

三月,京都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疫情从粤东省蔓延到了首都,同一时间全国大半城市都出现了零星患者,申城也不例外。

习武初七就去了申城,这天他给谢云书打电话汇报完业务情况后也提了一嘴申城的疫情:那个从京都过来确诊的,就在我们公司正对面的写字楼上班,现在那整栋楼的人全隔离了,暂时还没听说有谁又被传上了,但确诊的那个听说情况特别不好,已经病危了!

谢云书对习武那头并不担心,前世申城1700万人口,最后确诊非典的只有7个,每个确诊者都有源可溯,申城的疫情管控措施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的管理似乎一直做得很不错,多年后的新冠爆发时也是如此,不过谢云书还是不忘叮嘱习武:你们也要多小心,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有一点松懈,所有员工每天进入公司之前都必须要测量体温。

习武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们出去跑业务见客户都戴着口罩,全是一次性的,用完就丢,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都关门了,只有网络公司才舍得投入广告,咱们单间广告的价格被压低了不少。

谢云书说:嗯,这个情况很正常,总之我们按部就班,现在的大环境,是危机,也是契机。

习武兴奋地说:我知道,听你的准错不了!

春节后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个月,习武带着团队把偌大的申城跑了个遍,又拿下了大批电梯资源,云起分布在其它城市的市场人员也都收获颇丰,有投资公司估算过,云起传媒手上已经拥有了整个长三角地区20%的商业电梯空间使用权。

凭借这些合约,云起向申城某商业银行贷的款也很顺利地批下来了,整整二百万,款子打到对公账户的那天,习武抱着存折一遍遍数上面的0,最后还把存折揣被窝里睡了一夜。

圈地跑马,兵贵神速。

谢云书给习武下达的任务是在五月中旬之前,拿下整个长三甲30%的电梯,市中心的高档电梯签不下来,就去开拓下沉市场。

等到五月过后非典疫情初步控制,那时资本还会再观望一段时间,他再用最快的速度把触角伸进另外两大经济圈,南下的珠三角,北上的京津唐,哪怕进去撒泡尿圈个地盘,都要先到先占抢个先机。

因为市场是认先后顺序的,尤其是在全新领域内,先到先得是铁律,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

跟习家兄弟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对谢云书言听计从且执行力惊人,尤其习武,指哪打哪,浑身干劲,他甚至说非典算个卵,他现在就愿意去粤东和京都开拓市场,怕死当不了暴发户。

谢云书笑道:不用急,时机会来的,暴发会有的。

正是开春时节,阳光清浅如碎金,铺洒在城市宽敞洁净的石砖路上,路边的高大植株抽出了绿油油的新枝,灌木花丛修剪得整整齐齐,球状花瓣上还未汽化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方清和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骑进春江小区里。

这里跟他居住的地方只隔了两条街,都属于比较老式的小区,没人管理,自然也没保安,所以他畅通无阻地进来了。

方清和今天是来面试的,尽管他自己早已预判了面试结果。

方清和毕业于宁城大学计算机系,他读大学的时候正值互联网如日中天,丁磊张朝阳陈天桥的神话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方清和大四那年跟自己的几个室友一起搞了个软件,也找到了投资人,那时候他们踌躇满志,都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一飞冲天。

谁知好景不长,互联网泡沫来了,无数互联网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片哀鸿遍野,方清和的投资人也半道撂了摊子,伙伴们分道扬镳,方清和卷着铺盖回到老家海滨市。

创业不成难免有点心灰意冷,方清和在家里休息了差不多一年,每天打打游戏睡睡觉,爹妈看不下去了,好容易养出来个高学历的儿子不能就这么废在家里啊,催他赶紧出去找工作,方清和昨天中午随便在招聘网上发了个简历,两小时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方清和其实并没有要一蹶不振,他心里是有打算的。

学计算机的都要往大城市发展,哪怕创业不成也得去大的科技公司,只不过现在非典肆虐,IT行业最发达的粤东和京都偏偏闹得最凶,把他的计划耽搁了。

方清和往云起传媒投简历时,就是闭眼敷衍他爹妈的。

接到电话时方清和一听面试地址,当时就想拒绝了,三元里这片他太熟悉了,这里哪有什么正规写字楼啊?

谁知他妈在边上织着毛衣竖着耳朵,居然听清了那家公司名字,一拍大腿:云起传媒,哎呀这是个大公司啊!

老妈拍板:儿子你快去!这公司可有名了!

方清和还以为自己宅在家里太久以至于孤陋顾问,回头一查,才发现这是个注册还不满一年,连官网都没有的小公司。

他再把公司的招聘启事仔细看了下,才晓得公司就是招他去做官网,并且当网管维护的。

方清和嫌弃不已,他好歹是根正苗红的IT科技人士,就算是低谷期过渡一下也不能去给个小皮包公司当网管啊。

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溜达来看看,于是一大早便如约来了春江小区。

方清和熟门熟路找到12栋楼,把自行车锁在楼下靠墙的停车点,拿起车篓里装着简历和证书的透明文件袋,一步三晃走进了楼道。

大厅里暗幽幽的,没办法,整个三元里都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老房子的产权几经易手,最后都归了街道,街道办经费不足,小区里的卫生啊治安啊哪样不要钱,街道办让住户们出,住户一个个把头摇成拨浪鼓,宁可凑活着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