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鼻鼻观心,皆闭口不言。
然蒋永昌为官几十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萧祈需要一个众望所归的理由处置他,不然会使其他大臣寒心。
故有此一问。
审时度势便知道太后大势已去,朝堂今后将彻底属于皇上。有些机灵的臣子站出来:蒋昌永贪污公帑,私藏谋逆之物,其心可见一斑。臣认为,该杀!
萧祈:其他爱卿呢?
臣附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罪臣蒋昌永屡犯国法,某逆犯上,狂悖无道,十恶不赦。朕念及君臣之情,予以全尸。赐白绫与毒酒,择一自行了断。钦此!
天牢里,李忠盛亲自宣读完圣旨:蒋大人,皇上命奴才送您最后一程,请吧。
蒋昌永身着囚服,头发凌乱不堪,大声吼叫:我不喝!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太后的外甥!你们敢!
李忠盛给身旁太监使了个眼神:赶紧灌下去!
小太监一左一右钳制住他,另一个捏住嘴,将毒酒灌了进去。不出片刻,蒋昌永便七窍流血,中毒而亡。
李忠盛回正德殿复命。
萧祈语气淡淡:死了?
死了。李忠盛道,奴才亲自看着咽的气。
下去吧。
待李忠盛退出去,萧祈侧头看了眼认真给小人儿上色的人,问:怕吗?
苏言风停下笔,不明所以:什么?
朕杀人了。
他身上背负着无数条生命,残暴不仁也好,冷血无情也罢,萧祈从未在乎过这些。唯独眼前之人的看法,他想知道。
苏言风歪头,笑得人畜无害:不杀他,就要被杀。皇上不杀无辜之人,便没有错。臣虽没杀过人,但如果有那个必要,定不会犹豫。
弱者寻求自保,只能依附他人。苏言风不愿做弱者,所以他研习毒术,修习武功。为的不是伤害别人,而是拥有自保反击的能力。
说得好。萧祈轻挑眉梢,不愧是朕的爱妃。
皇上也不愧是臣的夫君。苏言风继续给小人上色,说话越发大胆。
萧祈轻笑一声,低头批奏表。
大约一炷香后。
皇上,能把朱笔借臣用用吗?
批示奏表需用朱笔写就,是为朱批。以显圣谕尊贵。只有皇上可以用。
萧祈一愣:你用朱笔做什么?
给画作上色。苏言风理所当然道。
萧祈,你的大作哪处用得着红色?
都没穿衣服,唯一需要上色的就只有头发。涂黑就行了。
苏言风指着某处:这里是红色的。
萧祈顺着看去,苏言风指的乃是男子胸前某处。可不是红色的。
苏言风!萧祈羞恼不已,你你能不能像个样子!
臣哪里不像样了。苏言风小声嘀咕,只是借朱笔一用,皇上不想借就算了。
萧祈:
还成他的错了。
朱笔递给他:赶紧用!
苏言风接过来:谢皇上。
于是场面就变成了这样萧祈辛辛苦苦批奏表,苏言风乐滋滋给画作上色。
又过了半个时辰,苏言风瞧着大功告成的作品,不住点头:画的真好。得裱起来。皇上能赐臣一个卷轴吗?
萧祈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希望这事赶紧结束。将李忠盛叫进来:寻个卷轴来。
这么大的。苏言风立刻举起自己的画作。
李忠盛装作什么也看到,想了想,道:贵妃不如将画作交与奴才,奴才找工匠装裱好,再呈给贵妃。
也好。苏言风从善如流,将画作给了李忠盛,有劳李公公。
李忠盛动作很快,不过一个时辰便裱好,给苏言风送了过来。
苏言风手提卷轴,打量着正德殿,一看就是想将它挂在这里。
萧祈如临大敌:不许挂!
此处乃处理国事之地,挂这东西成何体统!
皇命难为,苏言风只得歇了心,将卷轴卷起来,系好,递到萧祈跟前:那就请皇上仔细收好。
萧祈一脑袋问号:给朕做什么?
送给皇上的。这可是臣第一次送礼物。
萧祈本不想要,听到后一句,竟鬼使神差接了过来:再敢画这些东西,全烧了。
苏言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物日后害惨了他。
蒋昌永之死乃是导火索,萧祈一鼓作气,一连拔除其众多党羽。任用提拔新官员。朝堂之势顷刻发生改变,彻底没了蒋昌永一派。
同时也代表,太后彻底倒台,掀不起任何水花。
萧祈筹谋多年,终于等到了今日。
苏言风每日中午去正德殿同萧祈用膳,其余时间要么待在朝露殿,要么四处走走。身上的伤早就好了,萧祈没撵他走,苏言风也不提这事。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
领教过自己的厨艺后,苏言风彻底告别厨房。吩咐小厨房熬了些腊八粥,拎着去找萧祈。
你做的?萧祈看着碗里的粥,问。
臣做的皇上敢吃?
萧祈头一次怂了:不敢。
腊八粥熬的香甜软糯,色泽鲜艳。虽不是八珍玉食,却第一次有人陪萧祈吃这个。
萧祈余光锁着捧碗喝粥的人,不由得勾了勾唇。
用完膳,苏言风惦记着未看完的话本,自觉留在了正德殿。
民间话本,大多离不开情情爱爱。苏言风边看边嘀咕:这女子也太傻了。为了所爱之人,如此轻贱自己。殊不知越是如此,他越不将你当回事。
这些话本都是萧祈让李忠盛找来给苏言风解闷的,他并未看过。不过听到这话,也大概明白了。
若是换做你,该当如何?
君若无情我便弃。苏言风将话本扔到一旁,不再看,语气坚定,何况,臣绝不会先动心。
他得确定对方心悦自己,才会试着将心交出去。不然对方拿了他的心,却不知珍惜,随意践踏丢弃怎么办。
萧祈沉默片刻:万一他也这般想,岂不是要错过。
都在等对方先开始,左等右等也等不到,时间一久,便不会再等了。
那就看谁先动心。苏言风单手托腮,食指一下一下轻点脸颊,或者,谁先放弃。
爱妃俊美无双,定是对方先动心。萧祈执笔批奏表,缓缓道。
借皇上吉言。
傍晚时,李忠盛疾步走进来:皇上,芳华殿来人说太后病情又加重了,怕是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