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制造(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国家制造(重生)——千萌(8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暗地里,宋冀宁也松了口气。他还是想得简单了,以为季椽跟他约好了一起上理工大学就没问题。结果季家一心想要季椽读A大,好不容易把A大招生办老师气走,没想到他又回来了,还给季椽承诺各种奖学金,师资力量,出国留学的优势等等,条件好得宋冀宁心惊胆颤,就怕季椽一个忍不住答应下来。

好在季椽对实验室的向往之心坚定,没有被区区奖学金诱惑。

蒋教授在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就打电话给季椽,他已经先一步得知季椽的成绩,打电话来,是为了确认他的志愿意向。在得到季椽肯定的答覆后,蒋教授欣慰的说:等着录取通知书吧,季椽,相信我,A市理工大学不会让你失望的!

自成绩公布后,当地媒体也蜂涌而至,把外公李润家堵得水泄不通,围着询问季椽的学习经验,拿到高考理科状元的心情,又采访季椽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等等。

季椽应付得颇为吃力,季家人却很开心,对着话筒兴奋的述说着教育孩子的心得。第二天,本地电视台就播出了对本届文理科高考状元的采访,报纸上也刊登关于文理科状元的采访和照片,并附标题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文科状元是另一个学校的一名女生,高考成绩同样很优秀,她在家中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季椽差不多,家庭基本属于放养式,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学什么,家长要做的只有全力支持,让孩子因兴趣而喜欢上学习。

这些新奇的言论让采访的记者大有感触,写出了一篇与往届勤奋努力核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论,让很多家长阅读后大为惊奇,再度引发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

这些都和季椽无关了,他并不在意高考理科状元的头衔,也不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应付过一次媒体的采访后,他就匿了,全让家人接待,自己和小宋哥跑去参加聚会。

这聚会不是同学聚会,而是他与宋冀宁所有小伙伴的聚会。包括周洋,曾志杰,季勇等乡下朋友,以及秦湛宇,钟嵘桦,刘招娣等高中朋友。

目前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分数,填报了志愿,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但基本每人都自己心里有底。比如秦湛宇和王淮等富二代早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倒是全力用民经营自选商场。而周冲等小伙伴们,有一半的人都有把握能上大学,让宋冀宁和季椽感到欣慰。

这些小伙伴不像秦湛宇等人是富二代,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他们不上大学也只有回乡下种田或者给人打工,让宋冀宁两人放不下心。

这也是宋冀宁此次召集所有伙伴的原因。

本来他和季椽是打算填完志愿后就回镇上,与小伙伴们聚一聚,但有几个小伙伴先找到他们。

这几名小伙伴是当年选择读中专的朋友,在宋冀宁等人复习高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学校安排到工厂实习了。

在目前大部份技校都无法给学生分配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中专学校还能得到工作分配,说起来待遇绝对算不错了。

但他们几人当年会和宋冀宁一起混,又岂是能受得了工厂流水线的人。而且做为刚开始补习的新工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拧螺丝,拧螺丝,一天8小时啥也不干,就站在流水线上低头拧螺丝,晚上回去累得脖子都抬不起来。

他们并非怕苦怕累,但他们无法忍受这样枯燥没有未来的生活。

也不是没有未来,厂里人对我们挺好的,甚至还保证过一两年给我们介绍个结婚对象,然后再给工厂干个十年八年,等工厂搞集资建房时能给我们分配一套。小伙伴之一的肖振不满的摊手:我们才多大啊,怎么人生就给定好了?就必须一辈子钉在这间工厂了?

这时候没有跳槽之说,确实基本上被分配到什么厂,就一辈子定在那个厂了。当然,有门路调动的另算。

但肖振这些人怎么甘心就这么定下一辈子,于是写了停薪留职申请跑出来向宋冀宁拿主意。

冀宁,你一向是我们中最有看法和主意的人,我爸妈觉得在工厂挺好,但我们想去南方闯一闯,你的看法呢?

宋冀宁考虑了一段时间,觉得估计其他落榜的小伙伴也会找上来,干脆就搞了一次大聚会。

这也是宋冀宁和季椽的两帮朋友们初次相识。

第134章*友谊

尽管大家彼此并不熟识,但宋冀宁的朋友嘛,基本上都是些性格叛逆外向的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宋冀宁待他们彼此熟识后,一一问起他们今后的计划。除几个高考分数线达标的朋友外,其他人高中毕业后都不打算复读,而是决定工作。

但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不愿意回老家种田或进工厂,纷纷请宋冀宁帮拿主意。

宋冀宁虽然有一间自选商扬,但他不可能安置那么多人,而且他也不打算搞任人唯亲,只给朋友们提了各种建议和计划,建议他们可以先到南方各处学习和了解各行业。

如果有一天你们有能力或决定自己创业时,可以来找我,只要有可行性,我会给你们投资。

没有一口气大包大揽,宋冀宁只是表达了支持朋友们外出闯荡的行为,并在之后给予每人一定的活动资金。

季椽对此不解,事后问宋冀宁:小宋哥不帮帮他们吗?

帮什么?

工作的事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南方?

宋冀宁笑:他们都二十岁的人了,难道还要我教他们怎么工作生活吗?该懂的,到社会上自己就会懂了

他说得老气横秋,仿佛长辈似的,季椽忍不住发笑:别学长辈说话,小宋哥也还是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啊!

我不一样。宋冀宁淡淡的说,语气沉稳,神色间充满自信。

季椽愣了,怔怔望着他。

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时,小宋哥看起来和学校时没什么两样,活泼又跳脱。

然而当他与季椽独处时,却露出了完全不同的神态。

尽管同龄,但朋友们还在烦恼今后的人生道路时,宋冀宁早就有了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并已经在执行中。

宋冀宁说我不一样,并非指自己当了老板或大学生,与朋友身份不同,而是源于身上的责任。

朋友们自由自在,一身轻松,高兴去哪就去哪,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也没生活压力。

他不同。

他要养缘缘的。

他还要陪缘缘读书上学一起进实验室。

秦湛宇曾私下劝他放弃大学而专心经营自选商场,宋冀宁拒绝了。

比起读书,他确实更享受赚钱,但比起赚钱,他又更怕被季椽抛下。

季椽要只是当个普通大学生,他倒是愿意全力经营公司,等季椽毕业后直接把他收进公司。

然而季椽将来肯定要进实验室的,有配木仓士兵在门口站岗的那种实验室。

宋冀宁简直没法想像自己想见缘缘时,被拦在门口审查的画面。

两头都不能放松,其实宋冀宁背负的压力很大,但他完全没让季椽察觉,而是自己做了取舍。

取舍的方式很简单,他在心里把钱和季椽做了下衡量,然后毫无疑问,季椽更重要。

没钱可以再挣,没了季椽没了季椽宋冀宁语文不好,找不出形容自己心情的词汇,但只是想象就感觉难受压抑,他可不愿真正尝试一次。

关于学习,关于创业,宋冀宁在季椽高考的这段时间里,认真的向李润请教,得到了他很多关于人生的指点,可以说一夕之间再度成长。

他暗中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几条规划,然而不管哪条规划,都包含有季椽。

尽管季椽也是男人,但从小到大在一起,他早就把养育缘缘当成自己的责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