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人暂时没有再工作的想法,季椽离开这里就是为了让宋冀宁休息,而宋冀宁则打算等哄好季椽后,再带他回来。
开车护送两人的是两名警卫员,对待他们的态度极为恭敬。一路护送上车,又送上飞机,直到抵达家门,两名警卫才放松下来。
如宋洪成所言,从地下研究院出来后的季椽和宋冀宁,在科研上的成就,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已经使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科学家。是以警卫小心翼翼,生怕护送路上出现差错。
警卫下车开门,行了个军礼:报告宋博士,季博士,已经到达两位家中,是否需要我们入门检查?
不,不麻烦了,我家很安全,谢谢。季椽笑着向两名警卫道谢,两人又敬了个礼,站在门口不动,坚持要目送他们安全回到家中。
按响门铃,很快有人开门,正巧是要出门的李书兰。见到季椽愣了愣,随后满脸惊喜的叫起来:缘缘,是缘缘,还有冀宁!建国,爸,燕姐,快出来,缘缘和冀宁回来了!
季椽拥抱激动的妈妈,转头想邀请警卫进门,发现他们已迅速返回车上离开。
家中,全家人都激动的跑出来,拉着两个孩子进门。
五年不见,自然有一堆话想倾诉,外婆、李书兰、黄燕三个女人围着季椽两人打转,外婆一个劲抹眼泪:黑了,瘦了。
宋冀宁笑道:外婆,我们那里晒不到阳光,又不怎么运动,应该是白了胖了才对。
是,我也觉得缘缘胖了呢!李书兰接口,小心翼翼扶外婆坐下:妈,你身体不好,别太激动了,缘缘这不是回来了吗,先让他们吃顿饭,以后啊,慢慢看。
季椽在另一边扶住外婆:对,外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季椽家中的几位老人都到了杖朝之年,最近外婆病了几次,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季椽便决定不再离开,整日守在外婆病床前为她念书。
心情愉悦之下,外婆的病竟奇迹般痊愈了。
季椽和宋冀宁回来后就不走了,一呆就是一年,这期间黄燕恋爱了,对象也是一位商人。宋冀宁去见了对方,发现是个稳重可靠的男人,同意了妈妈的再婚。
黄燕结婚后不久,季椽接到导师李泽业的电话:季椽,最近休息够了吗?想不想找份工作?
季椽确实打算再度工作,于是感兴趣的问:老师,有什么工作?
你有兴趣来大学当老师吗?
李泽业是有私心的,从863计划归来的季椽,此时在科研界的身份已经比他还高。正好他曾任教的母校在招聘老师,于是李泽业想趁机向季椽推荐他的母校。
对,不是向母校推荐季椽,而是向季椽推荐母校。
因为此时能获得季椽青睐,反而是母校的荣幸。他日季椽的名字或传遍全国,或写入教科书时,提到曾在某某大学担任教师,母校就会知道自己有多荣幸了。
大学啊季椽倒是很怀念大学时光,也很喜欢年轻活泼的学生们,但他没当过老师,不确定自己行不行。
和宋冀宁商量后,宋冀宁表示支持,大学的校园环境也算单纯,他勉强可以放心。
想去就去吧,我找到有趣的项目再通知你。
最近宋冀宁在联系中科院,索要有高难度的研究项目。他们不打算进别人的研究院,但也不想一直荒废时间,干脆直接跟中科院要项目。
中科院提供了几个有难度的项目,两人都觉得太普通了,不是很感兴趣,因此那边还在找。
实在没有的话,要么就回863那边,要么我们自己建一所研究院吧。
宋冀宁与季椽商量过今后的道路。季椽是想回863的,但是爷爷外公外婆都上了年纪,不知什么时候就走了,季椽想在最后至少能赶回来送他们,因此863那边不能去。
那就研究院了,要是中科院没有什么好项目,我们就自己建研究院。宋冀宁拍板。
于是在宋冀宁等中科院回复的这段时间,季椽接受导师李泽业的推荐,成为西南理工大学的一名老师。
当然,因为季椽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离开,并未接受学校的正式聘请,而是当了一名外聘教师,所教课程正是《大学物理学》。
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管对季椽、宋冀宁,以及李泽业而言,大学老师不过是份普通工作。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人却认为季椽抢了自己的工作。
西南理工大学有一名博士研究生,名为刘海洋,原本想要留校当老师的,关系走了,红包给了,说好的事却黄了。问教务主任,对方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很有背景的领导向校长推荐了新老师人选。
校长对那个人很尊敬,据说他以前也在这所学校当过教授,后来升官走了,权势很大。所以他推荐的人,校长根本不敢拒绝,立即就答应了。这是教务主任从校长那问来的话。
是的,校长也没资格看季椽资料,只听李泽业说他很厉害。李泽业是学校的荣誉校友,中科院院士,他推荐的人,就算是个废材校长也不敢拒绝啊!更何况他听季椽上课确实很有水准,校长更满意了。
总之校长满意了,刘海洋就不爽了。
他特地去教室听季椽讲了几节课,感觉也就那样,不就是讲讲力学嘛,谁不会。也不知道那些学生在兴奋什么,见识浅薄。
要是他当老师,一定能把课本内容讲得很深奥,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大学物理学》。
都怪那个叫季椽的关系户,占据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
第227章造谣
大学老师的生活出乎季椽意料的愉悦。
当他向学生们讲解物理的各种公式法则,以及枯燥的原理时,学生们不会像生活中遇到的人,做出在说什么,不感兴趣好无聊,听不懂这类反应,而是认真的拿笔记下相关内容。
有时候课本上到季椽实验中用过的公式,就会发散话题,讲到实验室中的案例,有好玩有趣的,也有犯错造成的事故,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让季椽找到讲故事的快乐。
并且可以在教导中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比如让学生们喜欢上物理,劝说学生们考研,向学生们推荐他喜欢的研究院等。
其实了解后才发现卫星发射基地也蛮好考的,如果有人对航空航天感兴趣,下节课我整理一下卫星发射基地的研究生要求给你们吧,想考的人现在就要努力了。
好,谢谢老师!
学生们热情回应。
季椽老师的物理课从不死读书,而是总会教他们做些小实验,让他们能客观理解课本中的原理,因此学生们每次上他的课都特别兴奋。
遇到没有实验的课程,季椽老师也会经常说些实验室中的趣事,似乎他做过无数的实验一样,口头禅总是以前做某个实验的时候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类案例肯定是从哪看来或听来的啦,但季老师讲得很有趣大家也不在意叙述方法就是了。
就是有点儿爱吹牛。
这也是学生们对他的印象。
明明季老师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样子,没想到其实很爱吹牛。比如经常会劝学生们考研,考研当然没问题,大多数老师都希望学生考研。
然而季老师说的考研是:要考研的话,我推荐你们考空导院,那里是我见过给研究生机会最多的研究院了,而且很容易考。
xx研究院也不错,一般接的都是国家项目,可以学到很多,也很好考。
xxx研究院的院长一直抱怨招不到研究生,很缺生源,你们将来可以试试看。
没有错,季老师的考研都是直接推荐学生考研究院,并且干货满满。哪家研究院有什么招生条件,侧重哪个方向的研究,该如何报名,如何参加考试等等,他都说得头头是道。
学生们才知道原来全国有那么多研究院在招生,而且重点是季老师说很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