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制造(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国家制造(重生)——千萌(14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是他们先违规的,所以他才想到用谣言的压力逼迫季椽被开除,自己好寻机上位。

谁能想到此季椽竟然就是彼季椽。

身为物理学博士,刘海洋当然知道季椽这个名字,他的论文还多次引用过季椽的论文。

如其他人一样,季椽消失五六年没有新论文了,刘海洋也以为他死了,没想到季椽那么年轻,还跑来大学当老师。

季椽你不搞科研跑去当什么老师,你对得起科研界吗?有网友如此调侃季椽,刘海洋忍不住点了个赞。

然后迅速清空博客,注销账户,关闭电脑离开网吧!

心跳得咚咚响,刘海洋捂住心口,匆匆坐上公交,车驶离网吧后才放下心。

没事的,账号是假的,网上身份也是假的,网吧是特意找的黑网吧,没有监控,应该找不到他的。

但想着网上那些企业家和官博的警告,刘海洋还是无法自欺欺人。

被发现就完了

一次很平常的造谣,没想到会得罪那么多大企业家和学术圈。要是身份被发现,大企业的封杀会导致他无法在高新科技企业找到工作。

学术圈的封杀更加可怕,他的论文将无法过审,申请的科研经费无法获批,没有这些,他就只能当一名普通打工者。

所以,回去立即收拾行李离开,绝对不能被人发现。

刘海洋回到出租屋,拧开门立即想冲回房间收拾行李,听到有人说:回来了?

刘海洋才发现陌生人的存在。其中一名老人坐在沙发上,头发花白,神色不怒自威,冷冷盯着他。他身后站着两名身穿黑西服的保镖,身形挺拔,带着军人的气质。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出任务了。老者说:为了你,我亲自跑这一趟,你知道为什么吗?

季椽!

刘海洋猜到了,但还是努力装不懂:你们是谁?为什么在我家?我要报警了!

宋洪成懒得跟他多言,挥手,他身后的部下走出来:我们是国家安全局,现怀疑你有谋害国家科学院院士的重大嫌疑,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不顾刘海洋挣扎,一把将他按在墙上拷住。

由于刘海洋删博注销账号的行为,网上又骂了一顿,但因为正主跑了,热度迅速下降,被明星八卦掩盖。

季椽也知道了朋友们在网上为他发声的事,一一回信感谢,看着朋友们回复的内容,叹了口气,感觉心累。

怎么了?宋冀宁从厨房出来,将盘子放到桌上:过来吃饭了,有事吃完饭给我解决。

季椽将手机交给他:喏,给你解决。

宋冀宁看了几眼,噗的笑起来。

手机里是朋友们的回复,都在指责季椽居然跑去当老师。

那么闲的话,就来卫星基地帮忙啊!

你想当老师的话,我们空导院有培训班,你以前也上过的,回来当老师吧!

宋冀宁摇头:我也接到他们电话了,问我是不是也当老师了,没有就去研究院帮忙。

季椽叹气:我只是想放松一下,当老师真的蛮开心的。不过,有合适的项目了吗?

嗯,找到了。宋冀宁点头:在谈,你一定会喜欢的。

吃完晚饭,两人一起靠在沙发上看电视。最近很火的一个央视节目叫《历史中的故事》,专门解密古代名君名臣的各种小故事,非常有意思,极受国民追捧。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现代历史故事。

解说是两个人,一名历史学家钟闻义,一名央视主持人卢云,以谈话的形式互动,穿插明星扮演的历史短片。

说话的是钟闻义,卢云好奇的问:哦,是指民国时期吗?

再近点。。

那是建国时期?

再近点。

卢云:钟老师,再近就不是历史啦!

如果不说的话,这件事就会掩盖在历史中了,但是我们很幸运,那件事已经过了十多年,如今文件允许解密,所以钟闻义露出神密的笑容:我有幸看到了一件差点被掩盖的历史。

画面一转,变成了黑白,两名年轻的学生提着行李走下车。

那是1987年,当时前苏联尚未解体,我国与前苏联一直有相互派遣留学生的传统。于是,有两名学生如往年那般,前往苏联留学

卧槽!这次连季椽也忍不住卧槽了:小宋哥,这可以解密的吗?

嗯,已经没必要保密了。

因为前苏联已经解体,核电磁脉冲武器,美国和欧洲都有了,而且其实欧美早猜到当年华国拐走了前苏联科研人员,所以解密也无所谓了。

当然,还是做了一点修饰。

比如当年华国已猜到苏联可能解体,所以特意找了两个留学生去偷技术的。

但是在电视里,华国只是正常的派谴留学生,然后那两名留学生,因出色的科研表现,获得了当时苏联核武研发部门的青睐,直接被带进了苏联的核武研究院。

此时,全国电视机前一片惊呼。

卧槽!

卧槽!!

这是什么见鬼的天才?

本来大家以为是讲述军人的故事,比如在前苏联遇到了什么危机,又一位英雄光荣牺牲这类故事。

谁能想到,这TM居然是两个天才留学生在苏联大展鸿图的故事。

有网友迫不及待在网上直播:有人在看今天的《历史中的故事》吗?前所未有的大瓜!

在看在看,太扯了吧,那样的天才居然派出国留学,要不是苏联解体,恐怕人就回不来了。

这话说的,天才也要学习啊,不留学怎么学到知识。我现在好想知道那两个天才的后续啊啊啊!

故事继续,播放到访谈,一名前苏联科学家在谈那两名少年:我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当时限于年龄,学识还很浅薄,但在科研上的表现充满了灵感,当时大家都很繁忙,没有人教过他们。但他们仍如海绵一般从我们的研究中抽取到知识,成为我们科研工作中可靠的伙伴

短片继续,讲述了两年后前苏联解体的种种混乱,穿插访谈,前苏联科学家当时被国家抛弃,混乱恐惧的心情。

当时,少年A挺身而出,安抚了科学家们的心情。少年B决定冒险离开基地,向我国大使馆寻求帮助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