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追妻火葬场HE后,双重生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追妻火葬场HE后,双重生了——玉山狸(8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方陵扯了扯嘴角,妈,不同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叶女士点头:你说的对,但无论哪种定义,我想幸福中一定包含着陪伴。爱人的陪伴,孩子的陪伴,其乐融融才是幸福。

方陵抿了抿唇,不做声了。

方陵,外公喊你。

好,现在来。

***

那天之后,赵舜到底没能再见到方陵,因为方陵几乎天天待在医院里,根本没空出来。

而赵舜这个四人团的小宿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续将整个帝都逛了一遍。

他们爬过长城,入过故宫,也去过大广场,每一天往往都是以穿街走巷的寻猎美食为结束点。

丁大雁在这几天里拍了一大箩筐的照片,朋友圈每隔几个小时就更新一次。

帝都繁华是繁华,文化底蕴亦浓厚,但对比其他省市,它的占地面积算不得大。所以在第五天,将整个帝都逛完的小团队打算打道回府了。

赵舜其实不想回去,他想靠方陵近一点,但是丁大雁他们要回了,而且赵舜也有些惦记着想要回赵家,好好翻翻他自己的房间,看能不能找出某些决定性的证据。

思来想去,且又真的约不出方陵之后,赵舜到底还是跟着小团队一起回A市了。

飞机划过蓝天,最后平稳降落在A市的国际大机场上。

从A市去帝都时,每人只拿了一个背包。但回来时,丁大雁与游肃两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游肃甚至还在帝都那边买了个行李箱,用来装特产与纪念品。

赵舜联系了家里的司机,一车子把丁大雁他们的行李拉走,直接送到地铁口。

小少爷,这次去帝都玩得开心不?钱叔在赵家当司机三十多年了。

赵舜:挺好的。

钱叔又说:你离开的这些天,太太很想你,大少爷也不时念叨你。

赵舜挑眉,我哥?他念叨我什么?

钱叔说:好像想等你回来后,跟你一起去练个拳击。

赵舜不以为意。

拳击?

以他哥现在的水平,可赢不了他。

赵舜拿出手机给方陵发信息。

[Z]:方陵,我回到A市了。

那边没有回复,赵舜打开车窗,对着窗外的天空拍了一张照片。

[Z]:(A市的天空)

那边还是没有回复,赵舜看着手机沉思半晌,最后还是继续给方陵发信息。

[Z]:方陵,你什么时候回来A市?回来的时候能告诉我一声吗?

[老婆]:好。

车辆驶回了赵家,现在是下午四点多也没到饭点,所以赵舜一回来就直奔楼上。

背包里的衣服甚至来不及倒丢进洗衣机,赵舜就开始翻箱倒柜。

柜子里的东西一股脑扒拉出来,无论是学习用品,还是从宿舍带回来的生活用品,总之所有眼生的东西全部翻出来就是了。

挨个的找过,但并没有什么发现,赵舜眉头紧锁,嘟囔道:不可能没有才对

他直觉房间里肯定是藏了东西的,但一时半会找不着,赵舜有点着急了。

一样找不到,他将注意力投向了另一处

实体的相册!

高三那场全国竞赛是在上半个学期的十二月,按理说他们都一起去帝都了,总不至于雁过无痕。

既然电脑上找不到两人的合照,那有没有可能相片在实体相册里。

赵舜以前不是一个喜欢拍照的人,也就跟方陵在一起后,经常会揣着台单反。所以他把相册翻出来后,本以为相册会空出许多,且里面只有他孩童时的照片。

结果一打开

被塞得满满的。

再一翻,原来是电脑里的、那个我的他的文件夹里的照片都被打印出来了,不仅是普通的打印,还过塑封存。

赵舜呼吸微紧,迅速翻照片。

当初翻电脑照片时,他着急得很,许多拍摄景物的照片基本上是匆匆扫一眼,然后就划着过去。

而翻阅能拿在手里的实体照片,感觉其实是不一样的,毕竟能一张张拿在手里。

所以翻着翻着,赵舜注意到了一张被他曾忽略过的照片。

镜头拍的是雪地,一片白雪皑皑旁,有一道入境的修长背影,因为选的角度很巧妙,所以如果不仔细看,并不会注意到身侧的边缘是一些类似于长城的石砖墙。

人在长城上!

是帝都!他们真的去了帝都!

赵舜目光一缩,只觉肯定有收获,他忙继续往下翻,果不其然,他看到几张特别的照片了。

是合照!

在好汉碑前的合照!

合照有两张,地点都是好汉碑前,只是第一张两人并肩站着,方陵嘴角勾起一点,而照片里的他大概不适应镜头,一张脸绷得很紧,显得凶神恶煞的,气氛割裂得厉害,甚至有种反差的滑稽感。

第二张则好多了,赵舜看见自己揽着身旁眉眼清雅的男生,两人看着镜头在笑。

赵舜盯着照片看,看着看着,也不由勾起了嘴角。

看,他们真的去了帝都,现在有照片为证,哪怕方陵不肯拿出金奖的证书给他看,他手里一样有铁证。

赵舜美滋滋。

就在这时,房门传来敲门声,小舜,你之前定的小叶紫檀框送过来了。

赵舜动作停下,眼里冒出些疑惑。

他定了小叶紫檀框?

框?定个框架做什么?

揣着满肚子疑惑,赵舜开门去了。

门外,孙阿姨见赵舜开门,又说:框在楼下,小舜打算让他们搬去哪儿?

赵舜:我去看看。

噔噔噔的下了楼,赵舜只见玄关处站了三个搬运的男人,而地上放着一个长长的、用厚纸皮包起来的东西,赵舜脚步一转,去拿了剪刀,把外层的厚纸皮拆了。

纸皮拆掉后,里面还有一层用于保护的充气塑胶层,而在那之后,才是长框。

孙阿姨说的不错,这确实是用小叶紫檀的框架。

小叶紫檀有木中之王之称,产于印度安德拉邦,它的出材率异常低。[1]

因此也有百年寸檀,十檀九空的说法,所以小叶子檀不仅贵,很多时候还有钱都买不到。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幅小半年被定制的框架,直到赵舜高考完了才从国外运过来。

赵舜心里愈发不解,但面上不露分毫,把这个搬到我书房去吧。

那几人得令,手脚利落地将木框搬到电梯旁,乘电梯上楼。

放下东西后,赵舜在搬运工师傅递过来的手机上签名,这单子就算是签收了。

其他人离开后,赵舜才开始琢磨这个小叶紫檀的框,这玩意儿足有一米多长,窄窄的,面上还镶嵌了玻璃,明显可拆卸,像是用于裱起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