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8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行人到达议和会馆的时候,曹操派遣来的人都已经落座,看着年纪都不小,应当是“履历丰富”。

双方对视一眼,各自哼了一声,大有互相看不惯对方的意思。

周皎见他们这样,好悬才没笑出了声,只是对着坐在中间的曹昂微微颔首。

说来距离他们上次相见也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曹昂除了比当初更多了些坚毅,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曹昂也向周皎点头示意,两人碍于如今的情形,也不方便叙旧。

周皎坐下之后,对曹昂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开始吧。”

曹昂微微颔首,道:“好。”

周皎对一旁的顾邵道:“孝则,将我们的条件都念一遍。”

“是。”

顾邵应了一声,从袖中拿出一个册子展开,将其中孙策对于目前的边境划分等等一系列要求都说完,直到最后才将封王的要求说了出来。

如果前面的只是让对面的官员脸臭,那“封王”这个条件一出,对面就炸了锅,纷纷唾沫星子飞溅,引经据典证明孙策这么做是大逆不道,不合时宜。

周皎这边虽然平均年纪没有对面大,但战斗力也都不是盖的,他们其中有的亲身经历过诸葛亮当时的舆论战的盛况,有的曾经是学堂中力辩群雄的辩论高手,大多是经常在秣陵的大榜上跟人吵过架、辩过论的,看到这场面完全不怕,也一股脑地辩了起来。

周皎虽然坐在中间,但全程基本不怎么说话,偶尔喝一口茶,兴致盎然地看着两边吵架。

要论引经据典,她看的书自然是没有这群人多,周皎当然不和他们辩论,以免将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对面的曹昂也不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吵架。

“周正使,你为人臣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也不劝谏,任由孙策胡来吗!”

周皎原本安静如鸡,忽然被点到了名,不由微微挑眉,却也不含糊,道:“敢问何处大逆不道了,若论夺权篡位,吴侯从未做过,他治理江南多年,江南可曾发生过动乱?比起北方自顾不暇的样子,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大多能吃饱穿暖,这不是吴侯的功劳吗?难道非要那些莫须有的‘军功’才能评判吴侯的作为?”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